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组织中的社会知觉吕春萍20075151037教科院07心理学社会知觉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就叫做社会知觉。所以,社会知觉就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组织中的社会知觉一、组织中社会知觉的种类二、社会知觉的障碍三、如何克服社会知觉的障碍(一)自我知觉自我知觉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的感知和判断自我知觉的主要成分是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的信念的集合;自尊则是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及其带来的情绪体验。自我概念有四个部分组成: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和纯自我。自尊分为高自尊和低自尊。自尊过高的人易产生自利性偏差。•自利性偏差定义:•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判断客观事物,把不好的、错误的原因归于其他人或者外因,这种归因错误也很容易导致偏见和对对方的刻板印象,心理学上常称其为“自利性偏差”自利性偏差的表现(一)人们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方式不同(二)每个人都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三)对未来的生活事件盲目乐观(四)人们容易高估自己的观点和缺点的普遍性,同时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二)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又称对人知觉。它研究考察知觉主体如何处理有关他人信息的过程和方式,以及影响人际知觉的主要因素。人际知觉的范围包括对他人表情、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对行为原因的认知。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类:知觉者的特点、目标者的特点、以及情境的特点。知觉者的特点1、被知觉目标的熟悉性2、知觉者的态度3、知觉者的情绪4、知觉者的自我概念5、个体的认知结构知觉对象的特点1、知觉者的身体外表2、言语交流方面的特点3、非言语交流方面的特点4、知觉对象的行为情境的特点1、交往发生的社会情境2、情景线索的强度,折扣效应二、社会知觉的障碍1.第一印象•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2.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世界上最著名的“晕轮效应”案例应该就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了,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普希金为她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求职过程中巧用“晕轮效应”.doc3.选择性知觉指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只是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为知觉的内容。以自身的兴趣、背景、经验及态度选择解释他人或事项。•从齐人失斧看管理中的选择性知觉•齐国有个人家的斧头不见了,他总怀疑是领居家的儿子偷的。他不论怎么看,领居家的儿子都鬼鬼祟祟,行迹可移。后来有一天,失斧的人在自家院里挖坑时从土里把斧头挖出来了。当他再看邻居儿子的一举一动时,感到没有哪一点和先前观察的一样。失斧的人感慨地说:“幸好找到了斧头,要不然邻居的儿子一辈子都要受到怀疑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现实的管理之中,通过一份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很多的招聘负责人在面试的过程中面对与自己有共同经历、背景的候选人时,会有更高的满意度,相应候选人获得的认可度亦较高。这种被称为叫人员甄选中的“同己效应”。下述哪项不属于选择性知觉?A.从销售总监职位上提拔上来的总经理认为销售最重要B.一名面试主考认为女职员总是把家庭放在事业之上,所以他总能经常会在女性求职者中看到这种境况,无论求职者是否真的有这种想法C.凭自己多年的办案经验,老王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案子有疑点D.自家买了神龙轿车后,突然间发现街上的神龙车多起来了。4.自我实现预言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以没有确凿证据的预言为契机,唤起一种新的行动,这种行动最终使起初的预言变为现实。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一个热爱雕塑的人物。他曾经对着自己雕出的美女像神魂颠倒,痴迷不已。后来美女雕像竟化为真人,与他相爱相亲。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利皮革马翁效应案例.doc5.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刻板印象意味着,由于认定了特定群体的所有成员具有类似的特征和行为,因此根据某个人属于某个群体成员的身份,推断这个人的特点。•例如,在七十年代的电影中,当一个留着长发,蓄着胡子,戴着墨镜的人物一出现,你就会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好人,肯定是一个坏蛋;在日常中,当一个仪表堂堂,潇洒的人盗窃和杀人时,你会感到吃惊,或一个你认为十分老实的人突然干了坏事,进了班房,你往往难以接受这一现实评价刻板印象•优点:节省认知资源•缺点:准确性差,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三、克服社会知觉的障碍(一)识别和面对刻板印象(二)根据客观因素评价他人(三)避免匆忙做判断
本文标题:第一节组织中的知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0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