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家估计自己一分钟能拍掌多少次?•拍掌一分钟,看看自己估计的是否准确(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挫折与压力管理有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蛹捡起来带回家,要看看蛹是怎样羽化为蝴蝶。过了几天,蛹身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久好久,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子看着于心不忍,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因为蝴蝶在离开蛹前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由于小孩的帮助使这只蝴蝶过早地离开蛹体,所以出来以后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去了。贝克斯顿(Boxton)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感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的人。志愿者每天躺在床上睡觉,并有每天20美元的酬劳。他们可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观察窗空气调节装置扬声器记录生理数据的导线护目镜耳机麦克风手铐感觉剥夺实验实验结果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有人能坚持72小时以上。实验过程睡觉厌倦、不安制造刺激出现幻觉唱歌吹口哨自言自语?学生青春期个体的一生发展,在每个阶段都需要应对新的要求。没有压力和挫折,就没有成长婴幼儿成人结论:挫折是无处不在、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人的成长和发展就是不断适应压力和战胜挫折的过程进化论的观点:有限的资源导致竞争,而竞争就必然有压力和失败,发展最快的地区,压力也最大谈谈我们或我们身边的人所遇到的挫折,并谈谈你的感受。我遇到了怎样的挫折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没有进入理想的专业;没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等。人际关系:不受老师喜欢;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斥、讽刺;交不到能讲知心话的朋友;父母教育不当等。兴趣愿望:兴趣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因生理条件限制,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等。自尊方面:得不到老师、同学的信任,常受轻视;自感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却没有评上“优秀”;没被选为班干部;体育竞赛、学习竞赛中得不到名次等。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心理压力量表(大学生相关)1父母死亡962父母离婚623开除574刑事处罚575家属亡故536家属重病527政治性冲击518结婚509家属刑事处罚5010失恋4811大量借贷4812突出成就荣誉4713重病外伤5314严重差错事故4215开始恋爱4116行政纪律处分4017升学就业受挫3918入党入团3919免去职务3720家属行政处分3621名誉、财产损失3622退学3523好友去世3424留级3225搬家3126好友决裂3027学习困难2528家庭成员纠纷2529入学就业2430业余培训2031家庭成员外迁1932邻居纠纷1833同事纠纷1834睡眠重大改变1735暂去外地16压力是由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就是人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紧张情绪。挫折是指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干扰或阻碍,致使预定目标不能实现,与之相应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的产生需要动机行为实现目标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克服障碍无法克服无法调整挫折反应调整目标实现新目标挫折的三层含义:1.挫折情境:即阻碍个体行为的情境或者事件。2.挫折认知: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3.挫折反应:伴随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1、挫折情境•挫折情境:指使需要不能满足,目标无法实现的内外障碍和干扰的状态和条件。•外部原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出国不顺利);•内部原因:生理条件(色盲)、动机冲突、能力与期望的矛盾(考试不及格)。•A、双趋冲突(正冲突):即两个目标都是个体所追求的,但两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得到,这时人们往往处于矛盾状态,这也是一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冲突心境。•B、双避冲突(负冲突):指个体同时遇到两个可能对个人具有威胁性的、不利的事件想躲避,但条件所限,只能避开一件,接受一件,从而产生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可谓前有狼,后有虎……•C、趋避冲突(正负冲突):指同一个目标对于个体来说,可能会满足某些需要,同时又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产生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矛盾心境,如某个同学既想谈恋爱,去感受爱情,又害怕会因此影响学习等。•d、双重趋避冲突:指两个目标均有利弊,希望取两者利而避其弊。如某大四学生,成绩中上。系里拟推荐他免试攻读研究生,条件是毕业以后留系任教至少七年。他既想读研深造,又怕自己考不上;既想得到免试上研的机会,又不想做教师;既想本科毕业就去工作有收入,又怕这样失去了提高学历的机会。挫折认知是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这是产生挫折心理的主观原因,它直接导致挫折反应或挫折感。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评价不同,产生的挫折感也不同。2、挫折认知邀请同学一起吃饭被拒绝毫无挫折感,再约其他同学一起,很开心挫折感很强,自卑,抑郁,以后再也不约同学一起吃饭他肯定很讨厌我,不喜欢我,诶,太丢人了有一些挫折感,情绪稍有失望,但很快平复也许他有事,可能不方便告诉我没关系啦,再约其他同学一起吃就是了ABC3、挫折反应•挫折反应是指伴随着挫折认知,对自己的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挫折反应也可称为挫折感•情绪性反应:受到挫折后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性活动所产生的反应,多为消极性反应。•理智型反应:受挫后在理智的控制下所作出的反应,多为积极性反应。情绪性反应焦虑攻击退化退缩其他情绪反应固执直接攻击转向攻击冷漠幻想依赖性惊慌失措破罐破摔强迫症缺乏安全感多疑逃避自杀批评与埋怨优柔寡断工作效率低坐立不安焦虑•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症状:*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发作性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考试焦虑症攻击•讽刺•谩骂•拳脚相加•损害物体•自残或自杀•杀人退行•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冷漠•冷漠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后,随之产生一种漠不关心与无动于衷的态度。这种冷漠不排除个体心理上攻击与压抑之间的冲突,并且包含着个体心里的恐惧与痛苦。固着•固着指个体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所遭受的挫折,而使得心理发展产生了停顿。•受挫折后,一意孤行,重复无效的动作.理智性反应坚持目标,矢志不移降低目标改换目标改换原定目标,或者进行另外的活动以获得新的成功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毫不动摇地朝既定目标前进调整目标继续努力伸出逆境,奋起升华挫折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积极作用消极作用挫折一个屡受挫折的人,很难客观地评价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长期以往会变得保守、封闭、自卑、丧失自信,减弱成就动机水平。手足无措、无所是从。成就动机降低,产生“习得性无助”。burnout挫折可以提高人的认识水平积极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认识过程,找出不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知不足而后学,学好后再去用。如此反复,有助于个体知识结构的不断合理挫折能增强个体的承受力一个人历经艰辛,遇到的挫折比较多,那么他对挫折的承受感也随之增高,一次次挫折,可以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挫折能激发人的活力为了摆脱挫折,人们常常被驱使去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挫折是一种内驱力,生活中的强者往往为挫折所激发出强大的身心力量。★歌德因绿蒂另有所爱而初恋失败,于是写下《少年维特之烦恼》★孔子因厄运而著《春秋》★司马迁因宫刑而著《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屈原被贬而写《离骚》★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得更为直截了当:“我们无所畏惧,唯一畏惧的就是畏惧本身!”♫挫折承受力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适应、抗御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强的人能经受起得挫折的打击和压力,较少有强烈的情绪困扰,能积极改善挫折情境。挫折承受能力弱的人对挫折过分敏感,即使受到轻微的打击,也感到难以忍受,容易长期被不良情绪困扰,出现心理和行为失常。♫如何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正确认识挫折优化自身人格品质确立合理的自我归因改变不合理信念合理使用心理防御机制1、正确认识挫折•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人生在世,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挫折,不是这种不幸,就是那种厄运,没有大坎坷,也有小麻烦。一帆风顺是相对而言的。•挫折具有两重性。挫折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一面。它既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也能让人从中得到锻炼,使人奋起、成熟。这方面不好,那方面好——代偿•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我个矮,但我很灵活;•我嘴笨,但我手很巧;•我人穷,但我志不短;•文科不好,理科好;•学习不好,品德好;•身体不好,脑子好;•单位不好,领导好。----郑日昌不好中有好的成分——接纳•小气——节俭•胆小——谨慎•死板——认真•害羞——老实•危险——机会•痛苦——快乐•孤独——清净•嫉妒——恭维•破财——消灾•船小——好调头•吃一堑长一智•吃小亏占大便宜----郑日昌现在不好将来好——转化•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祸兮福所至•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永久的敌人•没有不散的阴云•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积小胜为大胜,由量变到质变昌你看到了什么?转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你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世界没有改变,而你的心态就已变!合理使用挫折防卫机制升华补偿认同抵消幽默文饰(合理化)压抑投射反向幻想否定退化移位(二)挫折防卫机制的合理运用升华最具有积极性和建设性的挫折防卫机制补偿认同抵消幽默较具有积极意义文饰反向具有掩饰性压抑幻想否定退化具有逃避性移位投射具有攻击性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心理学家对消极心态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三种心态会造成人的无力感:永远长存:将短暂的困难无限延长(时间)无所不在:某方失败,其他方面也失败(空间)问题在我:对自己能力的贬损优化自身的人格品质性情急躁的人心胸狭窄的人意志力薄弱的人自我偏颇的人挫折的应对•(1)准备:正视其必然性,认识其积极面•(2)承受:首先要挺住,然后才能解决问题•(3)归因:以便对症下药,寻找对策。•(4)应对:走出困境:•-忍耐,但防积郁成疾•-适度宣泄,但防造成伤害•-调节情绪,改变想法•-求助:向亲人、好友、心理医生等给心理补充营养首先,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是爱。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第二,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宣泄和疏导。适当的宣泄和疏导可吹散盘旋在心头的不健康的浊气。第三,善意和讲究策略的批评。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批评,势必会滋长骄傲自满的毛病,但过于苛刻的批评和伤害自尊的指责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第四,坚强的信念与理想也很重要。信念和理想犹如心理的平衡器,它能帮助人们保持平稳的心态,度过坎坷与挫折,防止偏离人生轨道。第五,宽容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宽容是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自己不和自己过不去。面对不顺心、不如意的人和事,宽容是脱离种种烦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法宝。2011年03月10日凤凰网健康论坛46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挫折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
本文标题:挫折与压力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7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