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重点段落。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这个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本段写的是________。【答案】3;溪边钓鱼【解析】【分析】第一空考查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此题按句号数一数即可。第二空考查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故答案为:3;溪边钓鱼【点评】此题第一空考查对短文中句子的把握能力。第二空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狐狸、刺猬和青蛙狐狸、刺猬和青蛙一起走路,突然看到了一块黄油。青蛙说:“一分三,大家各吃一份,”刺猬赞成,可是狐狸想独吞这块黄油,不同意。他想了一个歪点子,说:“这里有一个坑,比赛一下,看谁先跳进坑里去,又最先从坑里跳出来,谁就得到这块黄油。”刺猬听了,就绕着坑来回转,想跳进去。狐狸也朝坑边走来。只有青蛙慢慢在后爬,跟着狐狸走。狐狸走到坑边时,青蛙把他的尾巴咬住了。青蛙暗想:狐狸从坑里跳出来时,一定会向上翘尾巴。果然是这样。青蛙借着狐狸的尾巴先跳到了坑里,并且还比狐狸出来得快。狐狸失算了,但总想捞到这一块黄油。狐狸又想了一个比赛办法:“我们三个谁活的年岁最大,这黄油就是谁的.”刺猬说:“我活了一百年。”狐狸说:“我活了一千年。”青蛙难过得哭了。“为什么哭?”刺猬、狐狸一齐问。青蛙说:“我大儿子假如在世的话,有狐狸你这样大:我第二个儿子假如活着的话,有刺猬你这样大。”这样,狐狸、刺猬只能跟青蛙的孩子比,更别说青蛙自己了。狐狸、刺猬都被说住了,狐狸又失算了。狐狸一转身,又想出了一个比赛办法:谁喝酒醉得快,谁就拿这块黄油。刺猬说:“我喝一杯酒就会醉。”狐狸说:“我一闹到酒就醉了。”这时,青蛙摇晃着身子,好像喝醉了酒。刺猬、狐狸问:“你怎么了,为什么摇摇晃晃的?”“我一听别人说洒就会醉。”青蛙大声地说。刺猬、狐狸都愣住了。狐狸又失算了。黄油落到了青蛙的手。(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①狐狸、青蛙、刺猬一同发现了黄油,他们想平分黄油。________②狐狸共设计三次,想独吞黄油,但都没得逞________③刺猬也有正义感,但缺少智慧。________(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写。(3)读文中画横线句子,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填入恰当的词语。①青蛙________说:“一分三,大家各吃一份。”②青蛙________说:“我大儿子假如在世上的话,有狐狸你这样大,我第二个儿子假如活着的话,有刺猬你这样大。”③刺猬、狐狸________问:“你怎么了,为什么摇摇晃晃的?”(4)故事结尾说:“最后,黄油落到了青蛙的手里。”请你设想一下,青蛙会独享黄油吗?请说明理由。(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3.快乐阅读。朝霞与日出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绚烂的色彩。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不断地在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霞光,充满了朝气;尤其那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真没有想到,日出的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1)用横线画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2)朝霞和日出的顺序是。A.先出现朝霞,红日才慢慢升起B.红日出来以后才有朝霞(3)短文中第________自然段是写朝霞的,第________自然段是写日出的。我更喜欢第________自然段,因为________。(4)短文的题目可以用“日出”来替换吗?_____A.可以,因为短文描写的对象就是日出前后的景色。B.不可以,因为从短文的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的重点。短文中朝霞和日出的关系是平等的,它们都很重要。4.【答案】(1),:“,?,。”(2)关羽;大力士;勇猛极了(3)关羽通过与周仓比赛打蚂蚁来教育周仓。(4)做事,不仅要有力量和勇气,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智慧和谋略,只会蛮干是不会有效的。(5)聪明、善于教育。;有勇无谋但知错就改。【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5)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故答案为:(1),:“,?,。”(2)关羽、大力士、勇猛极了(3)关羽通过与周仓比赛打蚂蚁来教育周仓。(4)做事,不仅要有力量和勇气,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智慧和谋略,只会蛮干是不会有效的。(5)关羽:聪明、善于教育。周仓:有勇无谋但知错就改。【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5.【答案】(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2)春;夏;秋;冬(3)酷热;火热(4)小草(5)横线: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波浪线: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到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6)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来欢快的舞蹈。【解析】【分析】(1)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春、夏、秋、冬”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3)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6)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故答案为:(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2)春、夏、秋、冬(3)酷热、火热(4)小草(5)横线: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波浪线: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到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6)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来欢快的舞蹈。【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意思。(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3)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6)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6.【答案】(1)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2)小虾被挑逗时生气的动作;腿;钳子;胡须;眼珠子;有趣【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细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故答案为:(1)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2)小虾被挑逗时生气的动作、腿、钳子、胡须、眼珠子、有趣【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7.请认真阅读短文,然后完成(1)—(4)题。绿树赞是谁把春天的信息最早告诉人们?是布谷鸟,还是迎春花?不,都不是!是那些默默无闻地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一棵棵绿树。它们只是一根探平平淡淡的绿树。冬天刚过去,蕴藏在枯枝中的新芽,便喜气洋洋地绽开了嫩绿的笑脸,(告诫告诉)人们春天来了。它不会引起你的注意。因为它不像花朵那样绚丽多类,也不像蝴蝶那样美丽洒脱,更不像鸟儿有副清脆悦耳的嗓音儿。绿树那高大粗壮的身躯,像一把把撑天大伞,不但给大地(增强增添)了无限的生机,而且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好处。门窗、桌椅、家具……都是成材的树木做成的。绿树还能抵制狂风暴雨和洪水的(危害危险),为人类造福。我们难道不应该赞美绿树吗?(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2)照样子写词语。①例:默默无闻________________②例:平平淡淡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绿树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呢?(4)绿树有什么好处?【答案】(1)告诉;增添;危害(2)头头是道;历历在目;高高兴兴;干干净净(3)因为它不像花朵那样绚丽多姿,也不像蝴蝶那样美丽洒脱,更不像鸟儿有清脆悦耳的嗓音。(4)可以做成门窗、家具等,还能抵御狂风暴雨和洪水的危害。【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告诉:向别人陈述;通知某事,使人知道。增强:是指质量上增长。增添:是指性质上增长。危险:有可能失败、死亡或遭受损害的境况。危害:构成伤害或损害。(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①从给出的词语“默默无闻”来看,是AAB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②从给出的词语“平平淡淡”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故答案为:故答案为:(1)告诉;增添;危害(2)①头头是道;历历在目;②高高兴兴;干干净净。(3)因为它不像花朵那样绚丽多姿,也不像蝴蝶那样美丽洒脱,更不像鸟儿有清脆悦耳的嗓音。(4)可以做成门窗、家具等,还能抵御狂风暴雨和洪水的危害。【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8.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文房四宝古代人写字主要用毛笔,用毛笔离不开墨、纸和砚(yàn)台、他们把笔墨纸砚叫作“文房四宝”。以前、全国有很多地方出产这几样东西,以安徽的产品最为出名。古代的文人、画家如果得到安徽的笔墨纸现、就会高兴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安徽的“文房四宝”是:宣纸、徽墨、宣笔、歙(shè)砚。安徽泾(jīng)县是宣纸的故乡。泾县在古代属宣州管辖(xiá),所出产的纸就叫宣纸。宣纸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造出来的纸又白又光又薄、而且结实,卷、折都不怕、保存几百年也不会变色,被人们称为“纸中之王”。
本文标题:【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16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