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5课“两会”和“三农”1.写出下列简缩词的全称。(1)体改()(2)利税()(3)商检()(4)影视()(5)高工()(6)交警()(7)大赛()(8)委培()(9)调控()(10)攀比()(11)联展()(12)严打()(13)脱贫()(14)侵权()(15)亚运会()【答案】(1)体改(体制改革)(2)利税(利润和税金)(3)商检(商品检验)(4)影视(电影和电视)(5)高工(高级工程师)(6)交警(交通警察)(7)大赛(规模大的比赛)(8)委培(委托培养)(9)调控(调节与控制)(10)攀比(攀高比附)(11)联展(联合展出)(12)严打(严厉打击)(13)脱贫(摆脱贫困)(14)侵权(侵犯权利)(15)亚运会(亚洲运动会)2.找出下面一段话中可以缩略的词,并遵照习惯用法写出来。张总经理:您好!今天,我要去人民大会堂了解一下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最新动向,顺道探望曾在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工作的老朋友。然后到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给青年少年朋友赠送些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书籍。回来还要观看中国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关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报告会。华侨事务办公室:王君2015.3.10【答案】(1)张总经理→张总(2)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3)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社联(4)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大附中-2-(5)青年少年→青少年(6)数学物理化学→数理化(7)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视(8)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中宣部(9)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讲(10)华侨事务办公室→侨务办3.古往今来,有一些词可谓“简缩词”的代表,一直被广泛使用,你能说出它完整的意思吗?(1)七情六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胡说八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五大三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六亲不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五毒俱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十恶不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三姑六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五光十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四体不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五谷不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七情六欲:一般地说,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中医则认为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六欲一般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2)胡说八道:原指“胡人”到内地讲解佛经。胡,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说,胡人说讲。八道,不信佛的人认为,胡人讲解佛经是在说荒诞之言。胡人讲解佛经八圣道简作“胡说八道”。故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喻不可信。今泛指一切没有根据的说法。-3-(3)五大三粗: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4)六亲不认: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第一,据《左传》,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妈(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亲(夫的家属);第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第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5)五毒俱全: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为五毒,人的五毒是吃、喝、嫖、赌、抽。(6)十恶不赦:指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把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十恶是: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7)三姑六婆:三姑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为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8)五光十色:五光:红、黄、蓝、白、黑。十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透明。(9)四体不勤:四体,指双臂双腿。“五体投地”中五体是加上头。(10)五谷不分:五谷,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项是()①在作者笔下,钗黛这两个姑娘,常常被人________并加以评说。②中国人将办事和做戏________,而别人却很切实。③中国的经济文化状况,虽然比较起来还是落后的,但跟解放以前不可________。④在发展大牲畜中认真贯彻了牛、驴、马、骡________,全面发展的原则。A.一视同仁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量齐观B.混为一谈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量齐观C.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同日而语一视同仁D.混为一谈相提并论同日而语一视同仁【答案】C(一视同仁:指同样看待人,不分亲疏厚薄。混为一谈:指的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同日而语:意思是“相提并论”,一般放在否定句中,作“不可同日而语”,意为“不能放在同一天里比较”,说明人或事物相差很大。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重在强调看待事物时不区分其差异。)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自然界的庞大威力面前,人类很多时候是______的。敬畏,不是害怕和畏缩,而是对大自然________的一种承认和敬重。________人类已经取得的成就无比辉煌,________这并不等于人类已经能够随意主宰这个星球。如果人类以“万灵之长”自傲,蔑视自然,那么大-4-自然就会对人类“立威以警之”。A.软弱尊严一方面另一方面B.脆弱尊严虽然然而C.脆弱威严一方面另一方面D.软弱威严虽然然而【答案】B(“脆弱”较侧重于形容本体的资质,“软弱”较侧重于形容精神性格,所以第一空应填“脆弱”。第二空受后面的“承认和敬重”的制约,应选填“尊严”。最后两空涉及的句间关系应是转折关系,所以应选填“虽然/然而”。)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高考综合科考试,它________几门学科的简单相加,________要体现不同学科间的有机联系。②中国股市历次大行情的产生都与重大政策的出台________关联,以目前的情形看,股改就是推动未来行情发展的主基调。③“百年电影,百年收藏”藏品________在市场上推出就引起了巨大反响。业内人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套藏品内容之丰富,装帧之精美,真实记录了中国百年电影的发展历程,无论从其史料性,还是收藏性上来看,都具有极高的价值。”A.不是/而是不无一经B.不仅是/而且是无不一旦C不仅是/而且是无不一经D.不是/而是不无一旦【答案】A(“不是/而是”表示取舍性的并列关系,“不仅是/而且是”表示兼容性的递进关系。“不无”是动词,不是没有,多少有些;“无不”是副词,指没有一个不。“一经”指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者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表示条件关系;“一旦”则用于未然,有“要是有一天”之意,表示假设关系。)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秦腔》人物众多,世相缤纷,各色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大小事件纵横捭阖....,许多看似无关的事,又彼此环环相扣,互相渗透。②当年他写给外交部朋友的信,信封虽然不大,但是上面写的地址“外交部欧美司”六个字,字字端正,笔底生花....。③我今天闯席成了不速之客....,原本是为了李梅亭的事自己临时来跟汪先生商量,不知道你们在请客,实在是有些唐突了。④曹先生喜欢古诗古词,有点艺术家的做派,但未免胶柱鼓瑟....,给女儿取名字选字过于生僻拗口了。⑤作为一名资深评论员,他写的文章从事实出发,有理有据,语言锋利,思维深入,让-5-人无可辩驳,属于不刊之论....。⑥上台演讲的人要做到神情自若,字正腔圆,思想表达栩栩如生....,观点鲜明,条理清楚,流畅生动。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⑥【答案】B(①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句中用来形容“大小事件”,用错对象。②笔底生花: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句中用来形容字写得好,用错对象。③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④胶柱鼓瑟:比喻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⑤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⑥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句中用来形容“思想表达”,用错对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从审美到审善江岳近些年来,美在文学中已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但善似乎又被边缘化了。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善的迷失已十分严重的语境下,文学在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的可能性已显现在历史的天平上。古人常将“道德文章”连用,文以载道是源远流长的传统。如何高扬道德之善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这样的道理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熟知并非真知,我们恰恰常在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上陷入迷津。试以春晚著名小品《不差钱》为例,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典范,它博得了许多人喝彩。《不差钱》艺术地浓缩了中国当下诸多负面文化滋生的生活图景:小沈阳拿红包合谋欺骗顾客,红包文化、面子文化、关系文化、吃喝文化、模仿文化等浸透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博得了一阵阵笑声。但这笑声与其说是喜剧的不如说是悲剧的。善的迷失已使人浑然不觉地陷入到“愚乐”状态。在当前严重的道德滑坡状况下,小品缺乏对负面文化自觉的艺术否定,因而有毒;但它艺术地浓缩了真实的生活,提供了一部当下严重道德滑坡状况的形象教材,引人警醒。当“搞笑”作为诗意贫乏的代用品风行天下,许多以营利为目的的“三俗”快餐产品涌现,推动物欲、肉欲泛滥之时,《不差钱》让我们意识到“盲人骑瞎马”的善的迷失,这有警示意义。近年来相继发生了“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牛肉膏”等一系列危及民生国计的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防盗防毒,防不胜防,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被一点点吞噬,这一切表明,善的迷失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增强文学中的善,也就是增强文学建构人心的力量,文学是人学,这应是当下道德文化-6-建设的重要一环。提出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意味着文学发展的新一轮的否定之否定。近些年来热闹的文学争论中,由于思维与实践的惯性,往往导致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反复发作和折腾,走不出从一种片面到另一种片面的怪圈。这里所谓简单的否定即倒洗澡水时总是将小孩子连同脏水一齐倒掉,以艺术自身价值的美排斥艺术社会价值的善;所谓简单的肯定即捡小孩子时又将倒掉的脏水连同小孩子一道捡回,以艺术社会价值的善排斥艺术自身价值的美。在人类文艺史上,美与善的纠葛由来已久。入乎侧重审美自律的“内”与出乎侧重社会历史他律的“外”的矛盾运动是生生不息、历久常新的。如从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来看,它在我国古代有着“厚人伦、美教化”,注重善的社会价值的传统,至魏晋南北朝,重心则逐步向内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词语的规范应用 第5课 “两会”和“三农”课时作业 粤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74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