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考命题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组一对点练]1.(2020·菱湖中学高三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6分)除夜宿石头驿[注]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答:解析: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第一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答案:①刻画出一位羁旅思乡者的形象。②除夕之夜,诗人远离故乡,滞留驿舍,无人问候,只有寒灯为伴,孤独凄凉。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赠内人①张祜禁门②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③。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④救飞蛾。【注】①内人:大内(皇宫)中人,指宫女。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②禁门:宫门。③窠:巢穴。④红焰:指灯芯。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宫女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2解析:诗的第二句写“内人”仰首凝望鹭窠的动作,飞鸟尚可自由飞出宫禁,也有温暖巢穴,自己何时才能走出宫门,重回故乡!凝望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憧憬。诗歌的三、四两句中“内人”拔玉钗、救飞蛾的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地,当她看到飞蛾扑火时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便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对自我命运的哀怜。本题可据此回答。答案:一位凄凉孤寂、青春虚度又善良美貌的宫女。“媚眼”表现少女的美貌,身在禁宫,与世隔绝。“惟看”体现出女子的孤寂、凄凉,只有枝头的一窝栖止的飞鸟才可以陪伴她。“斜拔”“剔开”“救”一系列的动作体现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飞蛾扑火死去。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6分)旅舍书事瞿佑过却春光独掩门,浇愁漫有酒盈樽。孤灯听雨心多感,一剑横空气尚存。射虎何年随李广,闻鸡中夜舞刘琨。平生家国萦怀抱,湿尽青山总泪痕。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答: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胸怀大志但却报国无门的诗人形象。[题组二综合练]1.(2020·杭州高级中学高三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生查子·独游西岩①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1)本词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词人形象。(2分)解析:这是一道分析形象的题目,这是一个人物形象,要使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点,还要点明形象的意义,即词人寄托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词的注释对作者的介绍和对词整体内容的理解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上阕前两句写出词人对青山一片痴情,“偃蹇”有3高耸、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随人俯仰,这或许是词人想象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后两句是写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岁暮寒冬,青山劝词人常到山中溪边来往,相互为伴,以御寒风,“寒”既指自然界也指政治上的寒。下阕开篇写山中明月,结尾两句写词人身只影单,住在山中溪畔,唯有流水中浮动着的月影相陪,这是多么难得的伴侣,多么难得的友情!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进而把握词中人物形象的特征。答案:孤独失意、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忧愁苦闷)、傲岸高洁(2)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作具体分析。(6分)答: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抒情方式的题目,题干中已经有明确的提示,在这首词中“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让我们结合词意具体分析,首先要交代全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词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长夜无眠,独咏《离骚》,这是一幅凄清、幽独而又含有晶莹色泽的图画。清楚这些,再知人论世,关注词人写作背景,进而很容易弄清楚本词的抒情方式。答案:作者使用拟人的手法,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在溪边住下,对我深切关怀;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更是视“我”如知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作者借景抒情,将情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西岩的作者孤寂、忧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2.(2020·镇海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遣悲怀①元稹谢公②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③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②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③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1)首联运用了________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速读题干,明确答题范围“首联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即“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这属于运用典故抒情。答案:用典对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2)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答:4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沽酒拔金钗”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野蔬充膳”“落叶添薪”表现其安于贫苦。鉴赏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①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②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诗歌,不可臆造。③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答案: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3.(2020·宁波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法曲献仙音·咏铁马①同云臣赋[清]陈维崧赤兔无成,乌骓不逝,屈作小廊檐马。碎珮琮琤,丛铃戛②,依稀客窗闲话。更乌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几悲咤。想多年、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流落到而今,踠③霜蹄、寄人篱下。潦倒馀生,尽闲身、蛛丝同挂。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注】①铁马:又称“檐马”“风铎”,悬于檐间的铁片,风吹则相击发声,是现代风铃的前身。②琮琤、戛:象声词。③踠:曲。(1)词的下片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作对比,突出了铁马的悲惨处境。(2分)答案:铁马往日的经历(“战场猛气,矜蹴踏”)当前的境况★(2)词的上片描写出铁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作分析。(6分)答: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词,要抓住被咏之物的形象——赤兔无成、乌骓不逝、乌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的铁马,又要联想到这类人,进行由物及人的引申,同时要揣摩其中蕴含的情感。答案: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遭遇不幸、屈居檐下,任乌鹊相触、霜欺雨打的铁马形象。作者把檐下随风摆动的铁马看成“无成”的赤兔、“不逝”的乌骓,创业无成,抱恨无穷,不幸屈居檐下,乌鹊可以任意触犯,霜雪可以任意欺凌,风雨可以任意吹打。表现了作者的悲愤和无奈。5
本文标题:(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4 1 高考命题点一 鉴赏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74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