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3单元 收入与分配 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1-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近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呼声日益高涨,成为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B.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多层次状况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D.劳动者处于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解析:选B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应选B项。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2.农民王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农民李某则将承包的30亩土地转包给了韩某,每年从韩某处获得转包金。对农民王某和李某收入认识正确的是()A.王某属于按劳分配,李某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B.王某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李某属于按劳分配C.王某属于按劳分配,李某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D.王某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李某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解析:选C农村土地归村集体所有,农村经济属于集体经济,王某从本村承包土地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土地经营权流转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土地要素)收入,故选C项。3.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②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③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④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A①②③观点分别从激励作用、保护和尊重合法收入、调动积极性等角度正确分析了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的意义,应选。④观点与合理收入差距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应排除。4.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2-①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建立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④调动人们投资与消费的积极性,促进个人收入稳步增长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B本题考查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的意义,①③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5.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为此政府应当()①促进经济发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②更加重视公平,消除居民收入差距③打破行业垄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④取缔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A本题考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①③符合题意;②中的“消除居民收入差距”表述错误;④中的“取缔过高收入”说法错误。6.《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下列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③效率与公平是矛盾的,无法兼得④社会公平应建立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B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是可以兼得的,③表述错误。①②④都是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正确理解。7.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高管“高薪”的质疑和不满(如图)。为此,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3-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C.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D.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解析:选B收入差距拉大不公平,限薪缩小收入差距,强调注重公平的重要性,故选B项;A、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8.针对上题反映的现象,我国在分配上应该()①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②适当增加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③在初次分配中也要重视公平④逐步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D②与材料反映的问题无关,可排除含②的选项。9.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但是另一方面,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有人将这一现状概括为“国富民穷”。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共建和谐社会,政府正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这说明()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B.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C.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D.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解析:选D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与人民群众收入增长应协调,是分配政策问题,因此选D项。10.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①引导社会资金投向②激发小微企业市场活力③扩大国家税收来源④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成本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国家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有利于减少它们的借款成本,激发小微企业市场活力,从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体现的是减税,没有扩大税收来源;④错误,免征印花税,有利于减少它们的融资成本。-4-11.漫画中经营者的行为()①严重触犯了我国税法的尊严②不懂得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点③不利于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④是用欺骗方法获得税收优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经营者的偷税漏税行为触犯了我国税法的尊严,不利于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①③正确;②与漫画主旨不符;④说的是骗税行为,而漫画反映的是偷税漏税行为,应排除。12.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除了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外,还新增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支出的专项附加扣除。根据材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税收具有固定性②税收具有强制性③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④个税起征点越高越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A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提高了起征点,并对其他方面做出规定,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①正确;材料没体现税收的强制性,②排除;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③正确;个税起征点并非越高越好,而应选择在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处,兼顾效率与公平,④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J省近三年的GDP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年份GDP(亿元)城镇人均(元)农村人均(元)2016916015505.425467.0820171086317961.456196.07201811950195777680材料二J省政府提出,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深入实施-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等,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J省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20分)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在分析材料一的表格时,既要看到J省GDP、城镇人均、农村人均都在逐年增加,又要看到城市与农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材料二反映了政府重视“三农”工作。第(2)问,知识范围是“收入与分配”,要求回答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的措施。答案:(1)经济信息:材料一反映了近三年来J省GDP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大幅增长,但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材料二反映了J省政府重视“三农”工作,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2)措施: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规范和推动农村土地流转。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切实维护农民权益。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的投入,实现社会公平。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我国近五年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2018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2018年全国财政支出21万亿元,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10.9%,增强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当前财政状况出现好转,各级政府仍要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1)简要说明我国减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10分)(2)请分析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如何聚力增效的。(16分)解析:本题以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载体,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财政的作用。第(1)问要注意用全面的观点阐释,一方面,推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会遇到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向好,又为我国财政收入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2)问要注意运用财政的作用并结合材料信息予以分析。答案:(1)①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推行结构性减税的财政政策,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会遇到一定的压力。②经济发展水平对-6-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随着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向好,这又为我国财政收入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①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推动社会公平。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和脱贫的投入,为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保障。③发挥财政资金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的作用。④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发挥财政资金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3单元 收入与分配 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9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