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环顾我们身边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不断翻新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事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19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B.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700喷气客机圆满完成航线运行C.我市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素质教育成果展D.2018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达2135亿2.2.2018年10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上海成立长三角总部和上海总站。双方将围绕重大文化项目、服务长三角、版权运营、体育产业、影视剧译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这是基于()①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②文化发展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③文化是增强地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④文化是对一定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这表明①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③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④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4.2019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听取意见和建议。指出,文艺创作要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这是因为()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中国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5.对鸡、牛和草三种事物如何归类?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①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③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6.有关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产生重大影响的电影,都曾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些经典电影包括:《地道战》、《地雷战》、《青松林》、《艳阳天》、《金光大道》、《鸡毛信》、《在烈火中永生》、《上甘岭》等等。由此可以看出()A.人创造了人文化,文化也创造人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优秀文化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7.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美国电视剧有75%的资金来源于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是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在保障观众持续观看相关文艺作品的同时,让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达到企业品牌和产品宣传的效果。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①广告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广告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被动的、无目的的④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有时是强制的、有形的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8.2017年11月19日,为期一个月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圆满闭幕。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各类活动350多项。艺术节展演共45台剧目,荷兰舞蹈剧场现代舞《狩猎我心》等15部剧目出票率均达到100%。来自俄罗斯、捷克、以色列、卡塔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多部作品广受欢迎。这体现出()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②要尊重中华文化的多样性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①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③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④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④10.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上述材料体现了()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大众传媒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④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①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举办冬季奥运会,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这体现出()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13、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据之所以要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嵌在学生脑子里,是因为这()①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②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在增强民族精神品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④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民族情感最集中的表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一个小儿醒目的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5、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以果木炭火烤制。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这体现了中华文化()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③具有鲜明的区域性④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000年历史。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化哲思。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由此可知()A.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B.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7、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①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的差异性消失②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③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④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8、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座让中国人民世代铭记的历史丰碑。长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更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一精神()①是激励中华民族紧密团结的巨大物质力量②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③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局体现④是对伟大的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和生动诠释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9、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下列选项与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远亲不如近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和平思想相一致的是()①亲仁善邻,国之宝也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③居安思危,改易更化④亲望亲好,邻望邻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下图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展示,从左至右依次为:距今5000多年的凌家滩遗址玉龙、玉人,距今5000多年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泥塑女神头像,距今4500年左右的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骨杆玉簪,夏代后期二里头文化青铜酒器。用一句话表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展示,最恰当的是()A.勤劳勇敢,不畏强暴B.中华瑰宝,民族骄傲C.民族之魂,生生不息D.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直以来,我校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置校园环境,做到步步有景,处处有人,用规范而隆重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开学典礼、入团仪式,隆重而热烈,给学生以启迪。创新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进而建设优良的学风、校风。坚持开展“每周常规评比”活动,各学部严格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校通过对德智体美劳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各种表彰,激励他们不断追求进步,为平坝第一高级中学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我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合理性。(8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牛女渡河,民间乞巧。”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是一个包括爱情、劳动、游戏、祈祷等活动的节日。2018年七夕节期间,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这一中华传统节日以其古老的美好意涵和现代趣味,重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一典型文化重构现象的发生受多重因素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传入中国,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加之商家的推动,过洋节成了一件很时髦的事。而诞生于农耕社会的传统节日由于其习俗与现代生活不合拍,受到了冷落。面对这种现状,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大家认为,以各种民俗仪式为基石的传统节日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人对风调雨顺、家庭团圆、天下太平的美好期盼,对天地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祖宗先贤的缅怀与尊崇,对亲情的倾注,对乡情的依恋,对爱国之情的执著,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主导价值观念和理想诉求。因此,应当寻找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时代精神的契合点,让传统节日活在当下。为此,全社会做了很多努力,如,清明节等纳入国家假日体系;春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启动“中国节日志”项目,对我国现存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节日进行研究、记录和整理。通过各方努力,包括七夕节在内的很多传统节日在今天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有人说,传统节日才是能触及人们精神深处的节日。结合材料,谈谈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12分)23、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享誉全球。保留和继承中国味道,让中国味道满园飘香,是发展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美食节目《中国味道?寻找传家菜》以“寻找传家菜”为核心主旨,透过美食向观众呈现一个个普通人身上的人情温暖和技艺传承。节目通过展示
本文标题: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4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