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三忠诚集中教育暨创建富民型党组织实施意见
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三忠诚”“三心三践行”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推进“发展型”党组织向“富民型”党组织升级,进一步保持党的纯洁性,为全县经济社会“稳中求快、提速转型”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决定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三忠诚”和“三心三践行”教育活动。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全国和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党的纯洁性,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振奋精神,-2-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稳中求快、提速转型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三忠诚”集中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内涵(一)忠诚于祖国,热爱家乡。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把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宿感具化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积极投身水城县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建设事业,进一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汇聚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奉献家乡中体现对祖国的忠诚。(二)忠诚于党,服务群众。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贯彻党章,坚持在锤炼党性中坚定党性,在坚定党性中保持党的纯洁性。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群众当作亲人,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在锤炼党性、践行宗旨、服务群众中体现对党的忠诚。(三)忠诚于人民,推动发展。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把推动发展作为忠诚于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岗位实际,认真履行职责,努力为水城县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为全县各族人民谋求更大福祉,让-3-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在推动发展、增比进位、创先争优中体现对人民的忠诚。三、“三心三践行”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内涵(一)忠心为党,践行入党誓言。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忠诚于党,牢记入党誓言,以共产党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基本原则,树立崇高理想,践行光荣使命,讲政治,顾大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不计得失,时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教育全县党员干部统一思想,开创“全党抓经济”新局面,树立良好作风,践行入党誓言。(二)一心为公,践行发展使命。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对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认识,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花更大的力气,下更大的功夫,想更多的点子,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大力弘扬“团结协作、抢抓争上,攻坚克难、与时俱进”的“水城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找准差距和不足,看准机遇和优势,瞄准关键和突破口,干字当头、敢字为先、拼字求胜,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只争朝夕、突破陈-4-规、真抓实干,以精气神的大提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在“五个六盘水”建设大潮中展示水城力量,争创光辉业绩,践行发展使命。(三)全心为民,践行富民宗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群众当作亲人,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改善民生,践行富民宗旨。四、工作重点开展“三忠诚”和“三心三践行”教育活动,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必须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始终,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各单位本职工作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整合,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围绕党性增强抓党员意识教育。教育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树立强烈的党员意识,时刻对照共产党员的标准查找差距,不断完善和提高。积极行使党员权利,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5-做党性坚强、践行宗旨、组织放心、群众信任的党员干部,推动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常温党史历程,增强爱党意识。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定期为职工上党史教育课,常温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重点领会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政策、党的优良作风,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对党的先进性认识,增强爱党、兴党、建党意识。——常温党的章程,增强宗旨意识。各单位要切实将《党章》作为“三忠诚”和“三心三践行”主题教育活动的必学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贯彻党章、践行党章,用党章指导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党员意识。——常温延安精神,增强奋斗意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包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是我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各级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开设专题党课、播放专题影片等方式,时时加强对延安精神的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前辈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勤政为民,勇挑重担,不计得失,时刻为水城发展贡献力量。——常温入党誓词,增强奉献意识。全县各支部要-6-在“七·一”期间,集中组织党员开展一次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同志时时牢记入党誓言,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永远忠于誓言,让入党誓言永不褪色、永不淡忘、永不背叛,真正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常温“窑洞对”,增强民主意识。延安时期,黄炎培与毛泽东在杨家岭的窑洞中,就跳出“历史周期率”进行了一次著名对话,被世人称为堪与千古“隆中对”媲美的延安“窑洞对”,毛泽东提出了防止“三种危险”的具体措施。各级党组织要积极采取上党课、召开民主生活会、演讲比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增强党员干部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群众意识。——常温红色经典,增强使命意识。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唱红歌活动、征文活动,全面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发展使命的意识,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读一本红色经典书籍,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报送一篇征文文章。——常温雷锋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迅速掀起“天天学雷锋、人人当雷锋”活动热潮,常温雷锋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全意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好服务-7-人民的勤务员。——常温苦难岁月,增强兴业意识。各单位要采取上专题党课、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国近代史上内忧外患、落后挨打、民不聊生的苦难岁月和历史,引导树立居安思危、饱暖思饥寒的危机意识,增强各级党员干部抢抓机遇,创业兴业的意识。——常温三大作风,增强求实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各级党组织要采取开展大讨论、集中研讨等方式,认真学习“三大作风”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增强广大党员同志的求实意识和作风。——常温党纪国法,增强律己意识。要把党纪国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一项重点,时时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员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各类法律法规,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进行教育,到监狱进行警示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律己意识。(二)围绕提速转型抓形势教育。教育党员干部认清发展形势,找准优势,分析不足,理清思路,高标准完成本职工作,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在全县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抢抓争上,-8-增比进位”的竞争格局。——扎实抓好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县有关重要精神,进一步统一发展思想,增强发展意识,完善发展措施,体现发展成效。特别要把国发2号文件和2012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政治、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主人翁意识,主动思考,主动出击,主动对接,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在推进水城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中施展才华、奉献青春、实现价值、体现忠诚。——经常性地开展形势报告。围绕水城县发展实际,积极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我县作政策解读、形势分析、经济预测等专题报告;充分利用“周末大讲堂”、“水城学习论坛”等平台,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邀请党员领导干部作发展形势报告,努力实现形势教育的经常化、规范化、深度化;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紧扣发展主题,每年为所在单位党员干部作形势报告2次以上;其他班子成员也要结合分管工作实际,每年为党员干部作形势报告1次以上。——深入开展“思路与发展”大讨论。围绕“贯彻-9-国发2号文件,水城怎么办?”、“一年一个样,我们怎么干”、“建设水城县,我该怎么办?”、“五年将水城建设成现代化中等城市,我们怎么干?”等主题,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思路与发展”大讨论。要通过开展主题论坛、演讲比赛、专题访谈、征文活动、座谈会等形式,深化和拓展大讨论的载体。通过大讨论,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一次思想洗礼,进一步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不断提高认识,推动发展。(三)围绕增强执行力抓履职教育。教育党员干部主动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增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做庸、懒、散等不良作风的坚决抵制者,彻底摆脱“纸上谈兵”的漂浮行为,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确保计划合理、措施具体、执行到位,确保上级政策、精神在全县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强化执行力。强化执行意识和执行理念,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上,不争论、不折腾、不懈怠,切实增强履职尽责的自觉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上级出台的政策措施和相关部署,善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本地本单位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结合实际将上一级的规划、部署转化为本地本单位的具体任务和奋斗目标,据以制定切实可-10-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认真组织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各项工作有条有理、有声有色、有始有终。——强化落实力。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梳理细化岗位职责、管理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奖惩措施,促进职责落实、考核落实和任务落实,真正做到目标明、责任清、考核严、落实好。特别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履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员干部工作职责任务进行分解,制定科学的落实方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从工作任务的完成数量、质量、效率、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评,排定座次,进行奖惩。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凭指标评价工作,凭业绩考核干部,充分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干部积极进取、埋头苦干、争创佳绩。——强化担当力。要把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作为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质和职业素养来要求、来落实,促进党员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甘落后、不甘平庸,敢做“弄潮儿”,敢当“出头鸟”,敢于迎接挑战,敢于突破陈规,时刻保持一种求真务实的作风,一种干事创业的激情,一种攻坚克难的勇气。杜绝得过且过、碌碌无为、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不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做事、但求不出事的“太平官”。要有“为官避事平生耻”-11-的境界和觉悟,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冲得上去,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于担当。——强化创新力。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长效机制,认真抓好好《关于开展第一
本文标题:三忠诚集中教育暨创建富民型党组织实施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5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