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题组一基础小题]1.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催生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笑不露齿,行不摆裙”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矜持因素,被时下“想唱就唱,我最闪亮”的观念所取代,当代青年更倾向于张扬个性,展示自我。这表明()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D.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答案B解析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催生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正确;A材料未体现;C应该是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D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这一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传统民族节日自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后,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有人说,这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民族情感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不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答案A解析题目表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故A项入选。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表述错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影响作用。D项表述错误,社会意识受社会规律的制约。3.近年来,税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要求,打出了一系列减税“组合拳”,以税收“减”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有()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C.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D.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2-答案A解析税制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A正确;税制改革不属于上层建筑,B不选;C、D与题意不符。4.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答案B解析政治体制改革属于上层建筑改革,排除A、C;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B正确,D错误。5.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这种做法的哲学依据在于()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政府工作成效的标准③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D解析政府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这种做法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①④正确;②不属于哲学依据,排除;③说法错误,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6.2019年我国将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有望继续上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①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④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答案A解析③表述错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上层建筑无关,故④不选。通过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具体的做法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故①②入选。[题组二高考小题]-3-7.(2018·天津高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③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④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关系的调整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正确;党中央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②正确;③说法错误,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④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8.(2018·江苏高考)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段讲话蕴含的哲理是()A.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B.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D.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题干材料“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可引申为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A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经济基础,C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生产力,D不符合题意。9.(2018·海南高考)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面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这一论述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社会意识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先进的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③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同步性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融合,没有确定的界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理念的原因。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这说明社会意识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先进的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说法错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有明确的界限的。10.(2018·海南高考)2016年2月,国务院移动客户端正式上线。通过客户端人们发现:大量的公文和数据变成了明快易读的图表说明;“政策红包你抢到了吗”“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的生活”——这样的政策信息更接地气;“我向总理说句话”起到了汇民意、聚民智的作用。国务院移动客户端上线得到网民的热议和好评,从中得到的启示有()①实践只要符合群众愿望,就能获得成功②通过网络听取群众意见,才能作出正确决策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就会得到人民群众支持④与时俱进地贯彻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群众、群众路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设问要求“启示”。国务院移动客户端上线得到网民的热议和好评,说明这一做法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做到了与时俱进,维护了群众利益。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支持,③④正确;①说法太绝对;材料不涉及正确决策,②排除。11.(2018·浙江高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确定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这表明()①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最主要内容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③适合先进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推动社会进步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同时说明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推动社会进步,②③④正确;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说法不科学。12.(2017·全国卷Ⅲ)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5-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互联网思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推动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故②④正确;①错误,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③错误,衡量一种社会意识先进与否,要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故选C。13.(2017·全国卷Ⅲ)“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④符合题意,从“放”到“少放”或“不放”这种年俗的变化,是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说明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①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而是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逐渐发生变化。③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也可能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14.(2017·江苏高考)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答案B解析①③正确,题干材料表达的是领导干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启示我们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②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5.(2016·江苏高考)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故A项错误。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改革的性质,故D项错误。“确权”主要是明确农村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和使用权,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不是上层建筑的调整,C项正确,B项错误。16.(2015·全国卷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本文标题:(新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训练检测(含解析)(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81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