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
-1-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②2017年我国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③2016年8月6日,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开幕④2017年6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庆祝建党96周年演唱会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C【解析】习近平主席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是政治现象,①不选;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现象,②不选;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开幕、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庆祝建党96周年演唱会是文化现象,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2.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红船精神”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新时期之所以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是原因A.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B.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答案】A【解析】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新时期之所以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是因为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A适合题意,排除B;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C是错误的;文化作为-2-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D是错误的。3.下列关于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②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③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日显突出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重要的物质力量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的知识。本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没有表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故①入选;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重要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故④入选。②③说法正确不能入选,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4.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3-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以我国悬棺文化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现实文化现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①项本身错误,精神文化能否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看它是否正确反映社会的经济、政治;从悬棺岩画中可以看到各种实践活动的场景,说明了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依赖一定的社会实践,故②项正确;③项错误,文化的价值要因时而变;④项正确,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悬棺文化的魅力是通过考古发现展现出来的,所以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3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的特点、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相关考点。5.犹太人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每一个犹太家庭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在上面滴一点蜂蜜,然后让小孩去吻。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高水准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有了文化教育,人的文化素养就会提高④文化素养具有后天形成性和可塑性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②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排除。③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根据题目,犹太人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通过在书上涂抹蜂蜜让孩子爱上读书说明了高水准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惧来的,文化素养具有后天形成性和可塑性。故①④入选。本题选A。考点:文化素养6.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此举是基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④优秀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4-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符合题意,“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说明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②不合题意,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③符合题意,文化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④不合题意,说法也不正确,优秀文化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故正确答案是B。【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2、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3、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7.“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诗词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挽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表明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故①②符合题意;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③;题干没有提转化为物质力量,故④与题干无关。故选A。【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5-(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影响人们的交住行为和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因素有: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是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8.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要求,各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协定坚持了发达估计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分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③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④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①说法错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②不符合题意,材料表述的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都应当承担责任,没有强调主次;③④符合题意,协定坚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表明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故本题答案选D。-6-9.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①正确且符合题意;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表明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践应从客观情况出发,不能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②说法错误;应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10.脸是人体最奇妙的部分,虽然只有眼、嘴、鼻等几个器官,但大小、组合方式、位置的不同,却能变化出千姿百态的脸。研究人员在达∙芬奇的画中,发现他创造美丽的公式:脸宽是鼻宽的四倍,前额的高度、鼻子的长度以及下颚骨的高度都相等。这表明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③绘画创作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④绘画创作要从艺术原则出发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题中材料“研究人员在达∙芬奇的画中,发现他创造美丽的公式:脸宽是鼻宽的四倍,前额的高度、鼻子的长度以及下颚骨高度都相等”,既说明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也说明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绘画创作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①③两项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④项中“绘画创作要从艺术原则出发”的表述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排除;故本题-7-答案是C项。11.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C错误;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当今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A错误;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本文标题: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9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