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在这一背景下,士、庶民把自己的宗族称之为“家”,效忠于“家”。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宗法制的强化B.为地方分裂割据埋下伏笔C.促进了民众的国家认同D.扩大了“家天下”的影响2.夏商周三代时,姓用以别婚姻,同姓不婚;氏用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汉时两者逐渐合而为一。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地域界限的打破B.贫富差距的缩小C.等级结构的改变D.宗族意识的消除3.汉武帝时期,所设刺史品秩仅600石,但因代表中央,故能以卑临尊,监察品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见,刺史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B.导致了尊卑失序C.削弱了丞相权力D.解决了封国问题4.万历初年,北京市场上,除了鸡、鹅、羊、猪之外,鱼是一种稀罕之物。20年后,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而且蛤蜊、银鱼之类也非常丰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商业繁荣后南北货物广泛流通B.饮食的地域性差异逐渐消除C.北方市场的水产品供应量充足D.南方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北方5.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王官”日益转向了“学在私门”。这一变化()A.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B.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C.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D.加速了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6.宋理宗宝祜四年(1256年)《登科录》记载了进士中榜的情况。其中,601名进士中,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官僚家庭出身的只有184人。这反映了当时()12A.门第观念的淡化B.社会控制程度有所松弛C.社会阶层的流动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7.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出()A.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B.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C.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D.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8.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评论说、元代南戏剧本“句句是本色語(指民间用语),无今人时文气”。据此可知,元代南戏剧本()A.适应了市民文化需要B.缺乏语言艺术的创新C.继承了宋词艺术特色D.多是民间艺人所创作9.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这一变化反映了()A.对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需要B.非首都功能的疏散承载作用C.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D.大运河的修建决定了都城布局10.宋仁宗嘉佑四年,一度废止茶叶专卖,改行“通商”办法,商人直接向茶农购买茶叶,进行运销。这表明()A.商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B.商人经商环境有所改善C.民间经商方式不受限制D.商业服务设施更加完善11.北魏租调制是与均田制配套的措施,政府依靠三长整理户籍,以一夫一妇为户口单位征课租调,规定每年向政府纳帛1匹、粟2石。这说明当时()A.土地兼并得到有效遏制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按照户籍人口征收赋税D.征税标准达到历史低点12.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13.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商部,这改变了中国几千年重农抑商的传统;清政府还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商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这些措施表明清政府()A.国家的机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3C.开展“实业救国”维护专制统治D.为工商业者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14.1852年当太平军围攻长沙时,失意举人左宗棠前往谒见太平天国领导人,进献攻守建国之策,但未受重视;容闳(中国第一个留美人士)曾向太平天国领导人提出过组织良好军队、设立海军学校、建立有效能政府、颁定教育制度等建议或良策,但都未受重视。这说明当时太平天国领导人()A.重视革命的农民阶级本性B.对进步思想持排斥态度C.不能接受先进理论的指导D.严防清政府的文化围攻15.1896年《中英滇缅续约》第五款,“孟连、江洪不得割让与他国”。一年后《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于是英国来相诘责。这表明()A.英法意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B.英国视江洪为其势力范围C.英法在江洪进行激烈的争夺D.法国无意在江洪攫取权益16.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是依据()A.《南京条约》附件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17.1941年初,日本《对华长期作战计划》称:“在作战方面为使华北方面出现划时期的治安新面貌,准备从华中方面调来第十七师团及第三十三师团主力。”这说明()A.日军无力维持对华北战场的攻势B.敌后战场的战略意义不容低估C.日军试图阻止中国军队人缅甸作战D.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18.1922年李大钊加入国民党时,曾向孙中山声明自己不能退出共产党,孙中山明确表示说:“这不要紧,你尽管一面作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这说明孙中山()A.认可中国共产党是参与世界革命并独立存在的团体B.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弱小还不足以影响到其地位C.开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D.欣赏中国共产党员的个人能力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19.某年鄂东银行发行的贰串文券,正面印着马克思像,背面印有“打倒帝国主义!„„拥护工农兵苏维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农民银行!”等口号。据此推测,该文券发行于()A.1927~1936年B.1924~1927年C.1937~1945年D.1945~1949年20.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多个院系开设了航空、无线电、通讯、军事工程等课程,34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及军事知识之用。西南联大的这些做法()A.适应了战时的需要B.增强了军事战斗力C.提高了人民的素质D.推动社会观念变化21.《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指出,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A.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B.国家政体的变化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关系的变革22.1962年1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三自一包”的经济建设方针。“三自”即允许农民耕种自留地,自办私人小作坊,在自由市场上出售产品;“一包”即农民承包政府规定的农业生产指标,要求保证完成。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旨在()A.改变人民公社体制B.促成经济体制改革C.全面纠正右倾错误D.调整国民经济结构23.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外商重返中国,到1983年底,中外合资企业达到190家。这表明()A.国有企业改制取得初步成效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C.社会经济中市场的因素增强D.对外开放以引进外资为主体24.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25.在罗马,拟定遗嘱是罗马市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若遗嘱监护或遗嘱中关于继承的规定不符合法律,将会导致遗嘱无效,因而必须使二者有效以保障遗嘱之效力。这反映了罗马法()A.灵活性与原则性结合B.遗嘱继承权优先原则C.确立了社会行为规范D.重视法律的权威效力26.他认为,“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真理,或公正和45正确的永恒标准。”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7.16世纪,“财富历史性地集中到西班牙一边”,以致有人说“哪个国家同西班牙人做买卖越多,哪个国家的白银就越多”。这一现象足以说明()A.西班牙贸易引发了价格革命B.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C.西班牙的财富没有转化资本D.西班牙成为欧洲贸易中心28.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1837~1901),英国《每日邮报》在一篇报道中写道:“我们一直在各个地方为各种各样的野蛮人做着这样那样的好事。”该报道()A.证明英国极力推广工业文明B.肯定了英国政治体制的优越C.批判了阶级矛盾激化的现状D.将殖民侵略美化成传播文明29.17世纪,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这些公司的活动()A.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B.推动了自由贸易体制的建立C.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30.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中被修正情况的统计,材料中数据的变化表明英国()时间被修正总数年平均数1867-1869年17项5.7项1880-1885年11项1.8项1896-1900年1项0.2项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B.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D.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31.18世纪中期以后,在英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中,土地税所占的比例呈现了一种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结构的变化B.农业生产的衰退C.对外贸易的发展D.税收政策的调整32.1919年,在禁酒运动的影响下,美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禁止酒类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但在1933年12月废除了此前的修正案,授予各州管理酒类的优先权,实质上取消了禁酒。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657A.维护社会秩序稳定B.刺激生产和消费C.回归自由放任政策D.强化各州自主权33.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34.有学者指出:“笼统地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未必妥当。就十月革命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政权这一点而言,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就十月革命后面临的社会改造任务而言,则仍然是民主主义的,而非社会主义的。”该学者意在强调俄国十月革命()A.并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B.超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D.未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35.巴黎公社曾发表公告,宣布“选民无财产限制”,选举中央委员时实行“每二万居民或余数超过一万者,得推选委员一名”,使各区人口数与代表名额比例合理,并且还规定了从地方到中央参与管理的程序。巴黎公社此举()A.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B.完善了资产阶级的代议制C.运用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D.践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原则36.右图是发表于1941年12月29日的漫画《活力少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画家将罗斯福和丘吉尔同框,用漫画的形式提前祝福反法西斯战争中新的世界组织和安全机制的诞生。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大西洋宪章》翌日发表B.《联合国家宣言》即将签署C.《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草签D.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拟定完成6837.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20世纪40-70年代,美国“白领工人”总数从1508万增加到5105万。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升级B.
本文标题: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7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