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春秋战国时期,()①社会发生巨变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④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2.确切地说,()A、文化革命运动B、社会变革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D、学术交流运动3.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下列人物中宣扬“心外无物”的思想家是()A.荀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4.()A、儒家‘民重君轻“思想的影响B、抗清斗争的高涨C、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D、商品经济的发展5.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中国由分裂到统一6.()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C、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D、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7.19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D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8.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2-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对后来的工农联盟最能构成威胁的措施是()A、把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B、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D、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10.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主张的分歧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差异11.下列关于17世纪荷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B.掌握世界商业霸权C.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D.成为日不落的世界殖民帝国12.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揭示了()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整过程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13.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关注民生,恢复生产。这一施政的理念主要来源()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14.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法国人引领了时代潮流,涌现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杰出思想家。这场运动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文学革命15.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发明者主要来自于()A.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B.具有专业知识的科学家C.具有先进理念的政治经济学家D.具有一定实力的农场主16.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的最重大影响是()A.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B.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C.对金钱的贪欲,使抢掠、欺诈成为商人在海外贸易时的惯用手段D.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7.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3-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C、苏俄当时生产力水平所致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18.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商品经济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9.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只抓农业不抓工业20.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方面提倡“米运动”,主观目的是为了缓解粮食困难的压力,客观结果却造成粮食大量减产。主要原因是什么:()A.违背自然规律B.没有考虑农民利益C.改革重点不在农业D.农业集体化的阻碍第II卷(材料题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理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好的政府”。材料二-4-材料三请回答:(1)村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的思想?(3分)为应对经济危机,材料二中的人物提出了什么新的经济理论?(3分)(2)材料三中的人物是哪一党派的?他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宣誓就职的?他上台后采取的哪些措施体现了材料二的经济理论?(8分)(3)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成功,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政府应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发-5-挥怎样的作用?(6分)22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1500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1500年以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材料三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后人类经济活动的新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6分(2)材料二认为“世界历史首次开创”以哪一历史事件为起点?这一时期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主要得益于哪些新的发明?(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6分)-6-(4)21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什么?(2分)-7-历史答案1A2C3D4D5B6B7B8A9B10C11D12D13C14C15A16B17C18C19B20A(1)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即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2)党派:民主党。状况:美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而当时的胡佛政府继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尽迟得不到解决。措施: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和实行社会救济。(3)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答案:(1)变化:世界市场锥形的形成(世界逐渐连成整体)。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6分)(2)起点:工业革命。发明:蒸汽轮船、蒸汽机车。(6分)(3)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两极格局的瓦解:跨国公司和各私国际组织的推动。(6分)(4)事例:加入世贸组织。(2分
本文标题: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75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