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
-1-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8题,每题2分,共76分。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2.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A.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B.确立了贵族特权政治C.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D.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3.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4.汉高祖六年刘邦封刘交为楚王,统辖薛郡、东海、彭城共三郡三十六县,是西汉初年势力较大的一个藩国。由此可知汉初在地方上实行()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5.从汉至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如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6.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B.唐朝门下省具有审议的职能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D.唐朝制度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7.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2-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A.推恩令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8.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提到:“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喻显贵)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由此可知该制度()A.打破了贵族特权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官员素养D.实现了社会平等9.下图反映了明朝内阁制度建立及演变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六部已无任何权力B.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C.内阁严重制约皇权D.内阁的权势和地位日趋提高10.故宫中某机构遗址有这样的文字说明:“……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职(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11.史书描述某一工具:“甃石(砌石)以截溪流,置车于中,轮郭上系竹筒数十,溪流自为激运,以次汲输于田,不假人力,而灌溉沾足。”这一工具是()A.B.C.D.12.关于古代农业,《孟子•梁惠王》有“深耕易耨”之说;《礼记•月令》有(季夏之月)“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之说;《荀子•王制》也记载有“修堤渠,通沟浍……使民有所-3-耘艾”。这反映出当时()A.铁犁牛耕得到推广B.注重精耕细作C.小农经济形成D.国君重视农业生产13.如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自给自足B.土地私有C.铁犁牛耕D.男耕女织14.《北齐书》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A.西周B.秦朝C.南北朝D.明朝15.下图为邮票《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部分)。钧瓷属北方青瓷系统,产于河南禹县神垕镇,因纪念夏禹大会诸侯的古钧台而得名。由于钧瓷的高超艺术造诣,北宋徽宗年间,指定它为御用品。由此可知,钧窑属于()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16.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此种情形反映了当时()A.坊市界限未被打破B.宋朝已放弃抑商政策C.政府放宽市场管理D.政府不再征收商业税17.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B.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C.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D.区域长途贩运业兴盛18.《吕氏春秋•上农》中记载:“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抑商”的主要原因是()A.“事末”不利于国家安全B.“重农”便于对百姓管理C.“事末”会阻碍粮食生产D.“重农”可维系安土重迁-4-19.明代后期的江南一带,以前“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这一现象反映了()A.士、农、工、商结构被彻底打破B.自然经济已经逐渐瓦解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D.政府实行工商立国政策20.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一种无法远航的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此规定是为了()A.禁绝商人下海贸易B.规范船只制作标准C.减轻百姓造船负担D.限制沿海对外贸易21.“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首相成为政府首脑。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A.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B.党内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C.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D.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22.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工业资产阶级主导了政府C.议会开始限制王权D.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23.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56个“衰败选区”的议席被取消,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A.工业革命的发展B.资产阶级的积极争取C.国王权力的削弱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4.1788年,在纽约批准宪法大会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宣称,在“自由的共和国”“人民的意志构成政府的根本原则”。《1787年宪法》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三权独立平等与相互制约B.大法官除犯罪终身任职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D.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25.萨姆·亚当斯曾打趣地说:“我跨进这座楼房时吓得绊倒在门槛上了。在我面前出现的是一个强大的全国性政府,而不再是一个各式各样州权的薄弱联盟。”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美国实行了()A.联邦制B.三权分立C.总统制D.民主共和制-5-26.由于特朗普与国会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问题上分歧严重,无法就拔款法案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局部关门35天,创下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最长“停摆”纪录。这一事件表明()A.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B.总统与国会维护的是不同阶级的利益C.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D.三权分立制度导致行政效率低下27.恩格斯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剪裁’的。”这实际上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突出特点是()A.具有专制主义色彩B.具有民主主义色彩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D.议会掌握着立法权28.英国在1867年扩大选举权后,仍旧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获得选举权。而德意志在帝国成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这显示出德国()A.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B.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C.政治民主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D.议会实际上成为国家权力中心29.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行业项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1953年农轻重比重(%)52.829.617.61957年农轻重比重(%)43.529.227.3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30.“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这首诗反映了建国后我国()A.农业改造轰轰烈烈开展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得到积极支持C.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31.1953年至1955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金约占30%,职工福利金约占5%-15%,企业公积金占10%-30%,资本家红利占25%。这一措施表明()A.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代购代销制度B.工人阶级获得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权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已经完成D.这类企业已带有明显社会主义性质-6-32.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形势下,提出国内主要矛盾的会议是()A.一届人大B.中共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33.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长篇通讯《春到上塘》中写到:“上塘镇,街面上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跑了五个生产队的二十多户人家,除了一户外,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上塘经济发展是由于()A.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B.农村合作社深入开展C.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34.1985-1987年,我国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数从120种下调至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从188种下调至23种,计划供应出口的商品数种70种下调至36种。这一调整表明()A.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B.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35.从1994年起,国务院把国有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均实行33%的税率。这一改革()A.标志着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B.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构建C.表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D.体现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36.“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2000年即迅速增长到1000多万人,到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其中,改革开放初期省际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向()A.广东省B.海南省C.四川省D.安徽省3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下图所示A地的举措是()A.创办经济特区B.确定为开放城市C.建立特别行政区D.开发与开放浦东38.经过了以深圳特区建设为代表的第一轮对外开放浪潮,1989年,邓小平说:“现在国际上担心我们会收,我们就要做几件事情,表明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而且要进一步地-7-改革开放。”这说明开发、开放浦东()A.是中国产业更新换代的标志B.开发了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C.成为新时期政治经济风向标D.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试点二、材料解析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39.(12分)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始终伴随着国家的发展。然而,“制无美恶,期于适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仪贪巴、苴之富,因取巴,执王以归,置巴、蜀及汉中郡,分其地(三十)一县。——《华阳国志》材料二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省。在行省以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摘编自人民版教材必修一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四“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
本文标题: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4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