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政治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1天津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思想政治学科试卷一、最佳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假设某国A商品的价格为120元,同期全社会商品数量减少10%,货币流通速度减缓4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变动对A商品需求的影响可表示为A.B.C.D.【答案】D【解析】【详解】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国A商品的价格为120元,同期全社会商品数量减少10%,货币流通速度减缓40%,则此时M商品的价格为120(1-10%)÷(1+40%)=80元,可见,M商品价格在下降,而一般来讲,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化,因此,对M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图A表示的是价格上涨,需求增加,这与“一般来讲,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化”相矛盾,同时,也与题意不符,排除;图B表示的是价格上涨,需求减少,这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图C价格不变,需求增加,这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图D表示的是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与题干主旨一致,故D符合题意。故选D。2.2018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础上,建立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种调剂A.有利于完善初次分配,促进劳动报酬增长B.表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有利于再分配调节,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2D.目的是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属于再分配,同时,也与劳动报酬增长无关,故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人民生活,没体现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故排除B;材料强调在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础上,建立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有利于再分配调节,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这种调剂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水平,故D错误。故选C。3.习近平曾多次强调,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这一观点的经济学依据是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②参与经济全球化就能有效应对经济风险③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④经济全球化为全球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强调各国互联互通才能够共同进步,相互封闭则会导致各国的退步,可见,这一观点的经济学依据是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为全球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故①④正确;②选项的说法太绝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国家间加强经贸联系,不要封闭,可见,这与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无关,③排除。故选B。4.乡村振兴要充分尊重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自主选择地位。宣传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最合适的标语是A.巩固基层政权,提升乡村治理水平B.提高村委行政水平,共建祥和文明社区C.提高村民素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D.深入推进村民自治,调动农民的主动性3【答案】D【解析】【详解】我国的基层政权包括农村基层政权和城市基层政权两部分,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在农村,是指乡、民族乡、镇一级;在城市,是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一级,可见,乡村振兴与巩固我国的基层政权无关,排除A;村委会是我国基层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因此,“提高村委行政水平”的说法错误,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在乡村振兴中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与“提高村民素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无直接联系,排除C;深入推进村民自治,调动农民的主动性能够更好的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导作用,与材料主旨一致,故D符合题意。故选D。5.针对下图漫画《如此“群”山》中的现象,需要A.简政放权,积极推进政务公开B.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C.减负增能,求真务实服务人民D.提高党性,阻断干部利益追求【答案】C【解析】【详解】漫画强调,很多基层干部工作任务过于繁重,不堪重负,导致他们无法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可见,这需要减负增能,求真务实服务人民,故C正确;简政放权指精简政府机构,把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政务公开主要的要求是使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对于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进行公开,并对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进行查询、监督,可见材料没体现,故A排除;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可见,材料没体现,B排除;干部利益追求有合法的有非法的,因此D中“阻断干部利益追求”的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6.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做好新时代的立法工作,要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4领导,确保立法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因为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保证②依法治国是中共的基本执政方式③法律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④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因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保证,终稿共产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题肢①和④说法正确。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基本执政方式,题肢②说法错误;题肢③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本题选择B选项。7.中国农科院潜心研究的“宿主蛋白调控流感病毒复制周期机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研究新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了潜在靶点。这体现了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世界观体现方法论③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农科院通过潜心研究,对“宿主蛋白调控流感病毒复制周期机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说明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故①正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故②错误;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直接经验(即亲身实践),二是间接经验,故③错误;材料中,为研究新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了潜在靶点,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④正确。故选B。【点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理解认识误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5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识的途径等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8.习近平指出,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需要①坚持系统优化方法,注重内部结构有序性②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③摒弃旧的工作思路,树立革命的批判精神④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脱贫攻坚时,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这说明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需要坚持系统优化方法,注重内部结构有序性,故①正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故②错误;③选项中“摒弃旧的工作思路”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中,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这说明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需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故④正确。故6选D。【点睛】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较:区别:(1)含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2)理论依据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依据是事物矛盾的特殊性。(3)哲学范畴的类属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联系: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了解实际,认识符合客观实际。9.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修宪体现了①生产关系应当适应生产力的状况②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③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④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对上层建筑的调整,没体现调整生产关系,排除①;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我国进行的了修宪,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故②正确;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因此,材料中的修宪是对上层建筑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状况,故③正确;应该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④错误。故选C。【点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本矛盾基本规律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提醒:(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等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1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最主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A.奋斗精神B.梦想精神C.团结精神D.创造精神【答案】A【解析】【详解】题中对联的大意是: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的百二秦关都归于楚;苦心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可见,这主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故A符合题意;梦想精神主要强调心怀梦想,不懈追求,可见,材料没体现,B排除;团结精神主要强调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可见,C材料没体现,排除;创造精神主要强调辛勤劳作、发明创造,可见,材料没体现,D排除。故选A。11.针对漫画《霸座》反映的不文明行为,政府部门应该8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道德修养②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时代新风③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依法依规惩戒④继承弘扬传统美德,内化规则意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漫画《霸座》行为是公民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是对其他人合法权益的侵犯,因此,针对漫画《霸座》反映的不文明行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道德修养,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依法依规惩戒,故①③正确;材料与理想信念无关,②排除;继承弘扬传统美德,内化规则意识的主体是个人,与题意不符,④排除。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材料一: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标题: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政治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2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