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小题强化练(八)
-1-小题强化练(八)(建议用时:20分钟)1.西周时期,士是最下层贵族,但到了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当中的许多成员,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得到传播。这一现象()A.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B.反映了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C.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D.加剧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2.(2019·威海二模)《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这是由于()A.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B.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C.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D.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3.(2019·江阴二模)宋代“职”“官”分离,另有“差遣”负责具体事务。朝廷通过授予“职”来体现文官的特殊地位,其多为进士出身,如太宗时期入龙图阁者,“一经此职,遂为名流”。据此可知宋代()A.国家机关行政效率提高B.中枢权力机构不断完善C.科举制度功能得以加强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4.明清时期,湖州蚕农有一种独特的植桑技术。他们为了使桑树长得更好,在桑树长到七八尺时,便将桑树顶枝剪断,使桑树不再长高,而是横向发展,长出更好、更多的桑叶。材料可反映出当时湖州()A.纺织业生产的技术发达B.发展丝织业的条件较优越C.种桑养蚕技术全国领先D.丝织业商品化的趋势明显5.对于洋务运动,有提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也有提出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引进了机器和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对这一分歧解释合理的是()A.忽视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B.对洋务派追求目标认识不同C.研究洋务运动的视角不同D.对洋务运动难以客观的评价-2-6.(2019·聊城三模)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交,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A.改变旧式价值观念B.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C.推动传统社会转型D.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7.(2019·滨州三模)1937年的一份调查显示,贵州省各县主要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差最高达到25倍。最低也有3倍,平均为7-15倍。这种悬殊的农产品价格差主要体现了()A.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B.工业原料的强劲需求C.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D.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8.这是1960年1月某杂志刊登的《引洮河水上山》,展现了当时甘肃为了解决干旱问题,在高山上修建水渠引水的场景。这可以用来说明我国()A.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稳步中前进B.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C.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D.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村活力9.罗马法规定傍河的公路被洪水冲毁或因其他原因崩坍时,则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即可无偿地被征用,在修筑水渠时得征购所通过的土地,并就地以合理价格征用修渠所需要的材料。这表明罗马法()A.严重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B.体现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C.注重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D.不承认公民对土地的所有权10.(2019·无锡三模)下表是1850—1870年国际贸易统计表(单位:亿马克)。年份世界贸易总额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5014533.8152112.8187037491.8454234据此表可知()A.工业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B.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3-C.欧美经济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D.英国贸易增速居首位11.列宁说:“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这反映出列宁()A.主张采用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国家B.已经认识到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性C.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信心D.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12.(2019·德州高三期中)199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7.2万亿美元,欧盟为8万亿美元。但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储备中,美元占到61.5%,欧洲货币一共占20.1%。这反映出()A.欧盟各国应该使用统一货币B.布雷顿森林体系维系了美元的中心地位C.德国经济在欧盟中位列第一D.欧洲货币国际地位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称小题强化练(八)1.解析:选B。“他们当中的许多成员,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得到传播”反映的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不同阶级发表不同的政治主张,反映了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故选B项。2.解析:选B。根据材料“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可知,汉代流行隶书,小篆已是“古字”,故民间不识,故选B项,排除C项;根据材料“《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可知,王朝更替文化延续,排除A项;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排除D项。3.解析:选C。在宋代,文官被朝廷授予“职”来显示其特殊地位,而文官大多为进士出身,说明通过科举制功能加强,故选C项;宋代的“‘职’‘官’分离,另有‘差遣’负责具体事务”,据此可知其行政效率有所降低,排除A项;题干并没有详细地介绍其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情况,排除B项;在秦朝就已经完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转变,排除D项。4.解析:选B。根据材料“他们为了使桑树长得更好,在桑树长到七八尺时,便将桑树顶枝剪断,使桑树不再长高,而是横向发展,长出更好、更多的桑叶”可知,湖州植桑技术发达,为丝织业提供更好的原料,故选B项。5.解析:选C。材料中呈现的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实则因为研究角度不同,故结论不同,第一种观点从洋务运动的目的出发,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所以“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第二种观点则从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客观影响出发,认为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和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故选C项。-4-6.解析:选C。据材料“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废除促进旧式价值观念的变化,新型学生投入社会运动等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故选C项。7.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统一的价格是统一市场形成的直观标志。悬殊的农产品价格差表明,当时贵州的农业仍被锁闭在地方小市场中,价格的波动主要取决于当地作物的丰歉,国际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故C项正确。8.解析:选B。1960年处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引水上山抗旱生产,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故选B项;工业化稳步前进不符合经济困难的史实和材料主旨,排除A项;生产关系改革与水利建设无关,且20世纪60年代农村生产关系并没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项;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村活力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时间错误,排除D项。9.解析:选B。题干提及傍河的公路被洪水冲毁或因其他原因崩坍时可以无偿征用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这体现了私人利益要服从公共利益,故选B项;题干中提及“就地以合理价格征用修渠所需要的材料”,体现了补偿性质,排除A项;题干没有明确土地或材料属于贵族还是平民,排除C项;题干提及无偿征用土地的特殊情况——公路冲毁或坍塌,且“征用”一词也就实际说明土地所有权是私人的,排除D项。10.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其在1850—1870年的国际贸易中占比最大,遥遥领先于法、德、美,所以说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故选B项。11.解析:选B。据材料“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可知,列宁认为需要开展工业化将苏俄从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基础,故B项正确。12.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美国,但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储备中,欧洲货币所占比例远低于美元,这反映出欧洲货币国际地位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称,故D项正确。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小题强化练(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2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