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①本试卷共4页,答题卡1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并张贴条形码;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共63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63分)1.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一变化反映了()A.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B.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C.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2.有学者指出,春秋时期各国执政都是出身于特定的世卿家族,国君基本上无权任命执政,而战国宰相等高官多是由本国国君任命,宰相或者由国君最亲近的子弟姻亲担任,或者由出身寒微的士人担任。这反映了()A.血缘宗法制度完全被破坏B.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建立C.各国出于富国强兵的需要D.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3.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A.孔子B.韩非子C.老子D.墨子4.《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5.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A.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B.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C.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D.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2形成6.古人认为:为人君父不懂《春秋》,会蒙受罪魁祸首的恶名;为人臣子不懂《春秋》,会因为篡狱而留下死罪的名声。这反映古代中国()A.以儒家规范作为衡量是非得失的准则B.把《春秋》作为判断善恶曲直的标准C.将克己复礼作为评定社会道德的标尺D.用文献经典作为维护身份等级的手段7.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A.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B.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C.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D.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8.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C.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D.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9.汉武帝令御史大夫调查文帝陵园被盗一案,时任御史大夫的张汤想依照律法追查丞相庄青翟明知故纵之罪,丞相对此非常忧虑,据此可知张汤()A.佐助丞相,协理朝政B.奉诏督办,并无实权C.职在监察,典正法度D.以卑临尊,架空相权10.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A.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B.儒法对立现象严重C.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D.以法治国趋势出现11.孔子形象在历史文献中有很多介绍。《论语·述而》认为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史记·孔子世家》形容“东门有人(孔子),其顙(额头)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其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三字经》颂孔子“其生之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上述历史文献()A.真实再现了孔子全3貌B.准确概括了孔子的圣人特征C.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达成共识12.“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被司马迁归本黄老、被刘向看作名儒。被今人称作是展现儒法之争的著作《盐铁论》认为:文学与贤良代表儒家,大夫与御史代表法家。东汉王充在《论衡·程材》中用“法家”一词指代法令或法律专家。据此可推知,法家()A.与儒家对立而失势B.思想内容较庞杂C.因提倡法治而闻名D.在先秦并未出现13.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最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的观点是()A.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B.越名教而任自然C.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D.存天理,灭人欲14.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C.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D.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15.下图为南宋画家林椿所作《果熟来禽图》。图中小鸟的动态用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勤,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显示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追求细节表现的真实性。据此可知,此画()A.具有写意画的特征B.开风俗画创作先河C.受到理学思潮影响D.体现世俗化的趋势16.下表是不同学者对王阳明心学的认识。观点出处“王守仁之学尤为明代理学里的重镇。到他手里,理学才达顶点,以后便渐漸地衰落了。”钱穆《阳明学述要》“张载立(理学),朱熹集大成,王(阳明)使之瓦解。……王(阳明)的中心范畴(心)则是潜藏着某种近代趋向的理学末端。”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4“阳明之学出于陆氏,与朱子异道而同归。乃反对之者,辄斥之为异端,目之为空谈,朱王之间,成为水火。盖两家门户之见,非定论也。”孙毓修《王阳明》据此可知,王阳明心学()A.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B.形成了统一的道德规范C.具有近代民权意识特征D.“扬弃”了程朱理学思想17.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A.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B.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C.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D.削弱了“五经”在科考中的地位18.明代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常借《中庸》“率性之谓道”这一句中的“率性”二字论道,推出自然情欲论。《明儒学案》中徐抛谓:“圣贤教来学,率性而已。”据此可知,他们都()A.受到世人普遍的赞誉B.继承程朱理学的思想C.提倡个性自由与独立D.务实而不尚空谈之学19.《全元诗》收入了近五千余位元代诗人流传至今的十三万首诗,这些诗人的族属有汉、蒙古、吐蕃、大食、回回等数十个民族,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双语诗”。这主要反映了()A.唐朝诗学的持续发展B.疆域辽阔文化更繁荣C.元代的历史文化特征D.元代的诗坛相当兴盛20.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C.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D.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21.明代李时珍撰成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是我国名园的集锦和缩影,还吸收了西欧园林建筑的风格。这些成就()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5C.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D.促进了向近代社会转型22.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提高宰相权力,顾炎武提出扩大地方权力,“寓分封于郡县”,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A.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威胁B.限制专权回应了时代诉求C.反君主制的民主思想出现D.主流统治思想的嬗变趋势23.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内涵是()A.主张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B.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C.批判存天理灭人欲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24.清代盛行的小说《镜花缘》中描绘的女儿国,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此小说()A.再现了当时的历史事实B.比历史著作可信度更高C.反映出时代环境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可以作为研究清代进步思想的资料25.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融诗词、戏剧、绘画、园林、建筑、医药、饮食、茶道、服饰、年节、礼俗、佛道、巫术等为一炉,被誉为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其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反映了()A.皇帝好恶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B.读者猎奇心成为文学创作动力C.文学家担负起承古萌新的使命D.古典文学呈现世俗化发展趋势26.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1字体在《史记》中有过详实记载B.图2字体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C.图3字体整齐稳定,平衡对称D.图4、5字体唐朝才开始出现627.近代绘画大师陈衡恪形容中国古代某一画派“不但把意思趣味放在画里,而且把书法也放进去”。这一画派()A.属于市民文化B.对研究当时风土人情有重要价值C.属于山水画派D.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28.1868年,上海首次出现自行车;建国以后,中国自行车自主品牌逐渐增多;截止2017年国内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累计投入了2300万辆共享单车。材料反映出()A.中国制造水平和能力领先世界B.交通事业发展适应了社会需要C.大众心态从保守逐渐走向开放D.环保观念深入了百姓日常生活29.有西方学者通过估算发现,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这表明当时()A.中国是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B.荷兰垄断了东西方海上贸易C.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D.西欧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30.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宣布停止炮击金门。据此可知()A.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中国和平统一B.中美达成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共识C.中国运用“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D.美国外交政策决定两岸关系走向31.近70年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互利共赢的重要准则。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己被国际社会共同认可B.能够解决各种国际争端C.成为中国智慧重要构成D.成为中美关系破冰关键32.被赞誉为在分权制衡基础上开创全新现代宪政体制里程碑的法律文件是()A.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1871年德意帝国宪法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33.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国王不经选举产生,掌握着国家的行政大权7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C.法国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享有有立法权D.德国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议会产生对皇帝负责34.有学者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由清初建立起来“天朝”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全然被废除。各通商口岸需要实行一种新制度。尽管《南京条约》在文字上,对这种制度未作过多的具体规定,但从精神上理解,应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该学者认为,《南京条约》()A.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为以后列强扩大战争埋下伏笔35.京师同文馆和相继兴建的一批洋务学堂,完全从洋务实践需要出发设立具有“实效”的课程,形成了不同于旧学的新学课程体系。这说明()
本文标题: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6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