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1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共90分)1.下图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B.a、c是分裂间期C.b、d是分裂期D.c段结束,染色体含量增加一倍2.下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③D.④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细胞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增强B.细胞分化,细胞遗传物质不变,蛋白质种类变化C.细胞癌变,基因发生突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易分散转移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稳态的维持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进行着旺盛的生理生化活动B.这个阶段只占细胞周期的一小部分时间C.间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D.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5.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所有细胞都处在细胞周期中B.分裂期所占的时间通常超过细胞周期的一半C.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周期中的细胞,细胞周期会被阻断在分裂间期D.染色体经间期复制而数量加倍,经分裂期平均分到2个子细胞6.下列与有丝分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数目加倍B.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C.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赤道板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细胞膜流动性密切相关7.植物体细胞进入有丝分裂中期有16个着丝点,则该植物细胞在下一时期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数依次是()A.16、32、32B.32、32、32C.32、0、32D.16、0、328.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结果是()A.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增加一倍B.DNA含量增加了一倍,染色体数不变C.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DNA含量和染色体数均不变9.下列有关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B.细胞分化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C.癌变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过程D.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10.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B.细胞分化使细胞类型和细胞数目增多C.上皮细胞与早期胚胎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它们的全能性高低应该相同D.水稻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B.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改变的结果C.从分子水平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蛋白质种类、数量和功能改变的结果D.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12.将胡萝卜根细胞取出,将其放在适当培养基中培养,最后发育成植株。该过程不涉及()A.受精作用B.细胞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的全能性13.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也能培养成可育的植株②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③用烟草的单个组织细胞培养成可育的植株.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4.下列哪一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①细胞无限分裂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③畸形改变④酶活性降低⑤色素沉着⑥易分散转移⑦呼吸速度减慢⑧膜透性改变.A.①③⑥B.①②⑤⑦C.②④⑤⑦⑧D.②④⑥⑧15.人的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时,会导致老年人头发发白。主要原因是A.细胞内水分减少B.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C.细胞膜通透性降低D.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16.在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时,为避免其自花传粉,孟德尔采取的措施是()①花蕾期,不去雄蕊;②花蕾期,去雄蕊;③去雄后,套上纸袋;④去雄后,不套纸袋;⑤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去雌蕊的柱头上;⑥待花成熟时,拿开纸袋任其在自然状况下传粉受精.A.②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17.下列有关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试验材料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豌豆是异花传粉植物B.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C.豌豆有利于进行人工杂交试验D.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有易于区分的性状18.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B.解释实验现象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D.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19.下列一对亲本杂交的实验中,能判定紫花和白花显隐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3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20.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卷毛B.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兔的长毛与短毛21.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A.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子B.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D.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子22.下列基因型中,表示纯合子的是()A.yyrrB.YyRrC.yyRrD.YYRr23.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24.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B.纯合子的双亲不一定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全是杂合子D.纯合子杂交后代全是纯合子25.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26.下列不符合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一起进入同一配子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7.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28.一对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产下了4只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表现型是()A.全部是黑色B.黑白各一半C.黑白之比为3:1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29.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儿子,那么第二胎还是白化病儿子的几率是()A.B.C.D.30.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31.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植株数量的比例3: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4A.GG×ggB.GG×GgC.Gg×GgD.gg×gg32.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A.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基因,在每胎生育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C.基因不能自由组合,产生了误差D.单眼皮基因与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33.白化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育出患有白化病女孩的几率为()A.B.C.D.34.自然状态下,豌豆是一种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量之比为()A.4∶4∶1B.3∶2∶1C.3∶5∶1D.1∶2∶135.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四种,比例为1:1:1:1,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36.遗传因子组合为YyRr的亲本自交,其子代的性状表现、遗传因子组合形式分别是()A.4种、9种B.3种、16种C.4种、8种D.3种、9种37.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某植株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3:1,则该未知植株的基因型为()A.AaBBB.Aabb或aaBbC.aaBbD.Aabb38.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①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②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39.用纯种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种子杂交得F1,将F1自交得F2的种子3200粒。这些种子中应该有绿色皱粒()A.1600粒B.200粒C.400粒D.1200粒40.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不能产生的配子是()A.YRB.YrC.yRD.YY41.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必需的。从理论上计算,基因型为AaBb的夫妇所生的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A.9/16B.1/16C.3/16D.4/1642.水稻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抗病(E)对感病(e)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HhEe的水稻与“某水稻”杂交,子代高杆抗病:矮杆抗病:高杆感病:矮杆感病=3:3:1:1,则“某水稻”的基因型为()A.HhEeB.hhEeC.hhEED.hhee43.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5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C.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44.假定三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杂交组合AaBBDd×AaBbdd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A.B.C.D.45.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重组现象”(F2中出现两种新类型)提出的假设是A.生物性状是基因控制的,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不相同B.F1全部为显性性状,F2中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C.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D.若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且比例为1:1: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46.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2)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两种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3)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棕色。若取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
本文标题: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3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