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5月检测试题(含解析)
-1-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5月检测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2016年我国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2.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答案】1.D2.A【解析】【1题详解】读图,2015年后,我国劳动力人口增长率是负值,人口变化的特点是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故D正确。人口政策调整后,出生率提高,少儿人口比重可能上升,故A错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总人口数量会增加,故B错误。2015年后,15~64岁人口比重为负值,说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故C错误。【2题详解】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新增人口不能转化成劳动力,我国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2-业发展,故D正确。十年内,少儿没有成为劳动力,“用工荒”问题没有得到缓解;少儿人口增加,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缓解,不是解决。故A、B、C错误。【点睛】2015年后,我国已经实行2孩政策,人口出生率必然上升,人口总量也增加,少儿人口比重可能增加。政策实行后,10年内,新增少儿不能转化成劳动力人口。下图为四个国家某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是A.甲国B.乙国C.丙国D.丁国4.与丙国相比,乙国A.城市化进程慢B.就业压力较大C.福利制度完善D.出现逆城市化【答案】3.C4.B【解析】【3题详解】读图,图中左侧纵轴表示出生率,从下向上增大。下面横轴表示死亡率,从右向左增大。右侧和上面的轴表示自然增长率,向右、向上增大。根据图中数值判断,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选C。【4题详解】根据图示分析,乙国人口增长模式是过渡型,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就业压力较大,福利制度欠完善,也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属于发达国家,福利完善,一些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选B。-3-积分落户是指总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人员可在申请地办理常住户口的人口调控制度。下图为2010年北京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对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影响北京市提高“积分落户”门槛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丰富程度B.人口受教育水平C.对外开放程度D.科技发展水平6.北京外来人口占比前三位省份的共同特征有()①靠近北京②沿海省份③人口较多④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5.A6.C【解析】【5题详解】“积分落户”门槛其本质是区域环境人口容量问题,影响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选A。【6题详解】北京外来人口占比前三位省份是河北、河南、山东,河南是内陆省份,三地的共同特征有靠近北京、交通便利、人口较多,选C。下图为1961~2015年上海市热岛强度变化示意图。热岛强度是表示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4-用城市和郊区的气温差值表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1961~2015年上海市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为()A.持续增强B.持续减弱C.波动上升D.波动下降8.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缓解上海热岛效应的是()A.扩大城区湿地面积B.加强建设通风廊道C.增加市区人口数量D.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答案】7.C8.C【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61~2015年上海市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为波动上升,选C。【8题详解】增加市区人口数量,会导致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热岛效应增强,选C。下图为江苏省“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城市人口和总人口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A.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B.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5-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D.非农产业产值所占比重10.图示时期,江苏省()A.城市人口比总人口增长速度慢B.非城市人口总数逐步增加C.2015年城市人口比重超过70%D.十二五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答案】9.C10.D【解析】【9题详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10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江苏省城市人口比总人口增长速度快;非城市人口总数逐步减少;2015年总人口为8000万人,其70%为5600,图示显示当年城市人口并未达到5600万人,因此当年城市人口比重未超过70%;十二五期间,曲线上升较缓,说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减缓,选D。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正式通车,位于贵州西部的世界第一高铁桥——沪昆高铁北盘江特大桥(下图)也将同步投入使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建设北盘江高铁大桥遇到的主要困难有()A.地形崎岖B.夏季伏旱高温C.技术工人不足D.信息不通畅12.北盘江高铁大桥建成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A.推动水能资源开发B.促进传统文化保护C.加快矿产资源外运D.提高区域开发程度【答案】11.A1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运输建设的因素和交通运输的影响。联系当地的地理知识可以分析影响交通线路的最主要因素。要知道高铁是属于客运专线,不是运输货物。-6-【11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西南地区地势崎岖,影响交通运输的建设。选择A。【12题详解】北盘江高铁大桥建成,改善交通运输,提高区域开发程度,促进经济发展,D对;高铁属于客运对水能资源的开发、传统文化保护、矿产资源外运没有直接影响,ABC错。下图为安徽省铜陵市和黄山市三大产业结构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铜陵市较小B.黄山市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C.第二产业比重黄山市较大D.第三产业为铜陵市的支柱产业14.造成铜陵市和黄山市产业结构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资源禀赋B.人口结构C.城市化水平D.科技实力【答案】13.A14.A【解析】【13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铜陵市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75:21;黄山市的一二三产业比重为8:51:41,故A正确。【14题详解】安徽铜陵有丰富的铜矿,因此,工业成为其支柱产业。黄山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其第三产业相对发达,故A正确。下表为四个城市某年份主要道路指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6题。-7-注:国家建设标准:道路面积率为15-20%,人均道路面积为7-15Km2,干支路比例为1:1.30。15.该年份()A.南京道路面积率最大B.成都交通最为通畅C.沈阳干支路比例最小D.武汉干路密度最大16.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有()A.所有车辆实行单双号出行B.提高个人小汽车使用量C.拆除城市主干道绿化带D.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和改造【答案】15.D16.B【解析】【15题详解】根据表1信息,南京道路面积率最大,A对;图中显示的指标为建设指标,并不是实际出行状况,B错;沈阳干支路比例最大,武汉干路密度最小,选A。【16题详解】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和改造,合理规划道路,鼓励公交出行,对私人汽车及大部分小汽车实行限行;城市主干道绿化带具有吸烟滞尘等作用,不能拆除,选D。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17.与成都相比,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A.排污B.运输C.灌溉D.养殖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庆和成都的服务功能相同B.成都的城市等级高于重庆C.遂宁与广安的服务范围相同D.重庆的服务范围包含涪陵【答案】17.B18.D【解析】【17题详解】与成都相比,重庆位于长江边上,紧邻“黄金水道”,因此,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运输。【18题详解】重庆是直辖市,其等级高于成都,服务功能与成都不尽相同;遂宁与广安的服务范围不相同,重庆的服务范围包含涪陵。读下图漫画,完成下列各题。-9-19.漫画反映的突出地理问题是()A.气候变暖B.环境恶化C.粮食问题D.资源紧缺20.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丰富程度B.科技发展水平C.经济发达程度D.居民消费水平【答案】19.D20.D【解析】试题分析:【19题详解】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及植被破坏有关;环境恶化主要体现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漫画显示人口增多、人口众多,需要的资源量越来越大,而图中的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反映的突出地理问题是资源紧缺,故选项D正确。【20题详解】根据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可知,资源越丰富,养活的人口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越高,发现或者创造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发达,创造的资源或者财富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水平越高,消耗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所以居民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故选项D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与环境问题、人口的合理容量。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城郊农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植野菜,但种植野菜产量不高。之后,他们在自家地上建起塑料大棚,结果产量大增。现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已成为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将野菜移栽到塑料大棚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条件B.地形条件C.土壤条件D.水源条件22.在市场上野菜的价格曾一度高于猪肉的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A.市场距离的远近B.市场需求的变化C.交通运输的发展D.政府政策的优惠-10-【答案】21.A22.B【解析】【21题详解】大棚可以造成温室效应,使得大棚内的温度升高,为植物营造一个适合生长的热量条件,故大棚改造的自然条件是热量条件。故选A。【22题详解】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据材料知,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说明市场需求量大。故选B。下图为三个地区的农业资料,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3.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混合农业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C.③水稻种植业D.三地均为商品化农业24.有关三个地区农业生产的相关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B.②生产规模大,但单产低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D.③地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大力发展种植业【答案】23.A24.C【解析】【23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①地种植业比重约45%、畜牧业比重约55%,商品率高约90%,应该是混合农业,A正确;②地种植业比重约85%、畜牧业比重约15%,商品率低,约20%,应该是季风水田农业,即水稻种植业;③地种植业比重约10%、畜牧业比重约90%,商品率高约85%,应该是-11-大牧场放牧业,BCD均错误。故选A。【24题详解】据上题分析可知,①是混合农业,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A错误;②是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单产高,B错误;③是大牧场放牧业,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C正确D错误。故选C。下图为“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比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5.下列企业属于工业部门①的是()A.家具厂B.制糖厂C.水泥厂D.微电子26.工业部门从④→②→①的发展趋势,反映了()A.原料对工业的影响在增强B.政策对工业的影响在减弱C.劳动力数量对工业的影响在增强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的影响在增强【答案】25.D26.D【解析】【25题详解】根据图示影响①工业的投入构成中,科技比重最高,故判断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故答案选D。【26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④的劳动力投入比重最大,①的技术投入的比重最大,由④到①的变化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比重不断下降,劳动力素质或技术投入比重不断上升,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影
本文标题: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5月检测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37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