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内蒙古赤峰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B.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答案】A【解析】【分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位于脊髓里的低级中枢,其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节,脊髓从胸部折断后的病人,处于脊髓下部的神经中枢还完好如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只是脊髓的传导功能被破坏,使低级的神经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还完整,因此膝跳反射存在;而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的,因此针刺足部无感觉。【详解】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内,但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当脊髓从胸部折断后,神经冲动无法传到大脑,所以只有膝跳反射能完成,针刺足部无感觉.故选A。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②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④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⑤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⑥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答案】D【解析】2【详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故①正确,②错误,A、B、C错误。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点,故③正确,④错误。根据酶的专一性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⑤正确。酶在生物体外也可以起到催化作用,⑥错误。故选D。点睛:酶的化学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而不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酶在体内和体外都可以发挥作用,而激素只能在细胞条件下发挥作用。3.血细胞、肌细胞、淋巴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体液、体液、血浆和组织液、淋巴B.血液、组织液、淋巴、血浆和组织液、淋巴液和组织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和组织液、淋巴液和组织液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血浆、淋巴【答案】C【解析】【详解】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人体的血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里面与血浆接触,外面与组织液接触,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与淋巴液直接接触,外与组织液直接接触,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明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4.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B.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3D.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一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二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三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①是H2O,②是O2。A正确;图中(一)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来自葡萄糖和水,C错;呼吸作用有光无光均能进行,D错。故本题选A。5.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外液B.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②是血浆,③是淋巴,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①⑤共同组成体液。【详解】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所以②是血浆、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汇入血浆,所以③是淋巴;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所以①是细胞外液。所以图中①~⑤的名称依次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正确。故选:C。46.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用番茄、苹果等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B.脂肪鉴定中,必须要借助于显微镜C.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用于溶解组织中的脂肪D.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g/mL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答案】D【解析】【分析】鉴定还原糖时,应选择富含还原糖,且白色或接近于白色的生物组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方法有二:一是向待测的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二是制作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此方法制片的流程是:①取最理想的子叶薄片→②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③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用50﹪酒精洗去浮色→④用吸水纸吸去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其反应原理是:具有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络合物。【详解】A、番茄的果肉有颜色,会对颜色反应的观察产生干扰,不适宜用作检测可溶性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苹果富含还原糖,且果肉为白色或接近于白色,是检测可溶性还原性糖的较为适宜的实验材料,A错误;B、脂肪鉴定中,可以向待测组织样液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此方法不需要使用显微镜;如果将种子的子叶切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颜色反应,则需用到光学显微镜,B错误;C、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用于洗去浮色,C错误;D、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g/mL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D正确。故选D。7.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5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B.①与③之间通过囊泡进行转化C.观察活细胞中的④不需要染色D.②④都具双层膜,都能进行能量交换【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①是高尔基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内质网,④是叶绿体,⑤是核糖体。【详解】A、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故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有①②③⑤,A错误;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通过囊泡转移,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C、④为叶绿体,因含有叶绿素含量多于类胡萝卜素而呈绿色,所以观察活细胞中的④不需要染色,C正确;D、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④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两者均与能量转换有关,二者均为双层膜,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叶绿体观察方法和细胞器的功能等知识,需要学生牢记基础知识。8.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B.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部分变成热能散失,用于维持体温D.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是通过呼气【答案】D【解析】【详解】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A正确;B.人体体温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大部分能量变成热能散失,用于维持体温,C正确;6D.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9.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植物甲和植物乙的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成分相对含量为100%)中相应成分作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不同种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B.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C.植物甲对水分子和Mg2+的吸收量不成比例,吸收水的量大于吸收Mg2+的量D.植物乙根细胞膜上SiO42-的载体比植物甲根细胞膜上Mg2+的载体多【答案】D【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植物甲吸收水分的相对速度比吸收Mg2+多,造成培养液中Mg2+浓度上升,植物乙吸收水分的相对速度比吸收SiO42-多,造成培养液中SiO42-浓度上升。2、植物甲吸收的SiO42-多,对Mg2+吸收量少,而植物乙吸收的Mg2+多,对SiO42-吸收量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详解】据图分析,植物甲和植物乙分别对Mg2+和SiO42-的吸收量不同,A、B正确;由于比较的是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原培养液中相应成分百分含量之比,因此,若比值大于100%,说明培养液中此成分的百分含量较之前含量增大,植物对水的相对吸收量大于对该成分的相对吸收量。分析图可知,植物甲对水分子的吸收相对量大于对Mg2+的吸收相对量,C正确;根据题意和柱形图可知,植物乙根细胞吸收SiO42-更少,故细胞膜上SiO42-的载体比植物甲根细胞膜上Mg2+的载体少,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为核心,考查植物细胞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的知识,分析7题图获取正确信息、明确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和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0.下列有关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则一定是脊髓出现了问题C.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进行有效的调节D.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无法形成各种感觉,无法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答案】D【解析】【详解】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但不是人脑特有的,A错误;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能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故若该人因外伤使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尿床的情况,则可能是大脑皮层出现了问题,B错误;若某人下丘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进行有效的调节,C错误;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无法形成各种感觉,无法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D正确。11.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C.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共产生16个DNA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1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共得到24=16个DNA分子,其中只有两个DNA是15N/14N,其余14个DNA均是14N/14N。【详解】1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共得到24=16个DNA分8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这16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的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其余14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有14N。由此可见,16个DNA分子都含有14N(比例是100%),含有15N的DNA分子数为2(占1/8)。根据有关公式可求出该DNA分子中含40个A,复制4次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24-1)×40=600个,综上所述,B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类有关DNA复制计算类的题目,可通过画简要的图示来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规律(或公式),这也是解答此类问题的通用方法。12.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答案】D【解析】【详解】“作答试题”行为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所以中枢一定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区,而作答试题主要是看字、写字而
本文标题:内蒙古赤峰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3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