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3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也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大项目,管道干线起于黑龙江省黑河市,2016年6月,黑河段穿江工程动工。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B.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C.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D.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2.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A.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C.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D.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解析:第1题,俄罗斯境内天然气管道向北弯曲段,途经恰扬金气田,利于补充气源。第2题,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可以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但是对俄罗斯的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影响不大;可以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但是不可能消除我国的大气污染。答案:1.C2.D读我国各省(区、市)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3~4题。23.甲、乙、丙依次是()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D.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4.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原因是()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B.能源地区分布不均C.人均能源不足D.西部能源总量大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甲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应为水电丰富区;乙位于内蒙古、山西和陕西,应为火电丰富区;丙主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应为电力短缺区。第4题,能源地区分布不均是我国建设大型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重要原因。答案:3.C4.B(2019·温州模拟)与南水北调中线配套的“引江济汉”工程每年向汉江输送31亿m3的水量,江汉油田地处江汉平原,本部设在湖北省潜江市广华镇。据此完成5~6题。35.“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利于()①缓解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小而导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②缩短天门至武汉段的水运里程,提高运输效率③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④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确保中线供水稳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对“引江济汉”工程选线影响不大的是()A.取水是否对生态造成不利影响B.绕开江汉油田,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C.无须依靠泵站提水,节省能源消耗D.利用原有湖泊,减少土石方开采量解析:第5题,“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利于缓解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少而导致的饮水安全问题;利于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第6题,对“引江济汉”工程选线影响不大的是利用原有湖泊,减少土石方开采量。工程选线主要考虑取水是否对生态造成不利影响,要绕开江汉油田,避免巨大经济损失,要考虑地势,顺地势引水,无需依靠泵站提水,节省能源消耗。答案:5.B6.D(2019·聊城模拟)河西走廊酒泉附近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可利用量达26670兆瓦,是我国获批建立的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17年6月,酒泉至湘潭±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投运,每年可向湖南输送400亿千瓦时电量。据此回答7~9题。47.酒泉至湘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A.两端降水自西向东递减B.东端土壤结构疏松C.两端资源型产业潜力大D.东端城市化进程慢8.酒泉风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策略是()A.参与西北电网建设,提高电能跨区域调配能力B.关闭区域内火电站等,尽量减少其他电源数量C.对风电基地风能资源进行拆分建设,扩大开发范围D.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扶持零配件装备企业9.酒泉风电基地以及酒泉至湘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影响是()A.降低输电线路沿线土地的经济价值B.运行增加噪音、电磁辐射等污染C.湖南省变为煤电东输长三角的主要省区D.改变了我国人口流动大方向解析:第7题,酒泉风力资源丰富,而湖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据此可知酒泉至湘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两端资源型产业潜力大。第8题,酒泉风电基地参与西北电网建设,提高电能跨区域调配能力,对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第9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运行会增加噪音,并产生电磁辐射等污染。答案:7.C8.A9.B郑国渠系公元前246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124km,可灌溉田地2.8万余顷。读下图,回答10~11题。10.该线路选取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①地势高低5②工程量大小③建成后的灌溉面积④沿线城镇的数量和规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下列对该工程所产生效益的分析,正确的是()A.增大了洛水枯水期的流量B.提高了农田泥沙的淤积速度C.改善了沿线城市的生态环境D.补充了地下水解析:第10题,郑国渠选建在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地带,可最大限度地减小工程量和控制灌溉面积;地势西高东低,渠水可实现全线自流。第11题,该工程的修建主要是为了灌溉农田,沿线城市数量很小;洛水枯水期在冬季,冬季泾水流量也很小,故该工程对洛水枯水期流量影响很小;该工程的修建减轻了水土流失,降低了农田泥沙的淤积速度,但补充了地下水。答案:10.A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9·郑州质检)中俄原油管道途经我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止于大庆。下图为中俄原油管道路径和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说出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6分)(2)简述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8分)(3)分析中俄原油管道终点选择在大庆的主要原因。(8分)解析:(1)根据中俄原油管道经过地区的地理环境等可判断出,修建过程中会遇到气候寒冷、地形复杂、冻土广布等障碍。(2)可从对沿线植被、土壤、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等6的影响方面入手分析。(3)可从大庆的地理位置优势、工业基础优势等方面分析。答案:(1)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地势起伏大(多山),地形复杂;冻土广布;丛林密布,河流较多,沼泽湿地广布。(2)破坏沿线植被;造成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冻土层;施工扬尘造成短期内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在运营过程中,输油管道破裂会造成原油泄漏,严重污染土壤、水体等。(3)距离俄罗斯泰纳线较近,可以缩短管道长度,减少工程量与投资;大庆石油工业基础雄厚,石油加工能力强,石油需求量大;大庆有输油管道通向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大庆距离我国东北主要的石油消费市场较近。13.(2019·乌鲁木齐适应性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一水穿秦岭,天河润关中。2016年11月2日,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开始浇筑。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其调水工程包括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秦岭输水隧洞(见下图)。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年调水15亿m3。(1)分析说明秦岭对图中汉江和渭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8分)(2)简析输水线路以隧洞为主的好处及工程建设遇到的自然障碍。(8分)(3)简述该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8分)解析:(1)主要通过分析秦岭对其南北两侧气候的影响,进而分析气候对河流年径流量、结冰期等水文特征的影响。(2)读图可知,隧洞近似直线,可缩短调水路程;隧洞在地下,可以少占用耕地和林地,并减少调水途中生产活动带来的二次污染,减少水分蒸发。由图可知,调水隧洞穿越秦岭山地和多条河流,需要克服地质、地形和河流等障碍,工程量巨大。(3)可从有利和不利两大方面分析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有利影响一般包括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不利影响主要是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答案:(1)受秦岭影响,汉江流域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渭河流域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径流量较7小;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加剧河流结冰。(2)好处:缩短运输距离;少占耕地和林地;减少二次污染,保护水质;减少蒸发,保护水资源。障碍:穿越秦岭,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穿越河流多,工程量大。(3)补充城市供水水源和农业灌溉水源;形成湿地,调节小气候,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若不合理灌溉,易引发土壤盐渍化。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 第3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28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