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答案】A【解析】【分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详解】A、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A正确;B、两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B错误;C、两杂合子杂交后代也有纯合子,如Aa×Aa→AA、Aa、aa,C错误;D、杂合子测交后代也有纯合子,如Aa×aa→Aa、aa,D错误。故选A。2.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Aa1A∶1a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子代中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A.①B.②C.③D.①②【答案】A【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①过程。【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3.豌豆是两性花,用它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杂交时,须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父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答案】C-2-【解析】【分析】豌豆是两性花,是自花授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详解】A、豌豆在杂交时需要进行人工授粉,在花蕾期应该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处理,A正确;B、豌豆是两性花,是自花授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因此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B正确;C、杂交时,在开花前应该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处理,不需要除去父本的雌蕊,C错误;D、人工授粉后,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异花传粉,D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豌豆的特点,明确用豌豆进行杂交时需要人工异花授粉,因此还需要识记人工异花授粉的过程,尤其要求注意其中“去雄”步骤的具体操作及注意点。4.关于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每对基因的遗传不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答案】B【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孟德尔的两对性对性状试验中,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C、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每一对基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正确;D、假设F1为AaBb,其能产生4种雄配子、4种雌配子、雌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均相同,故F2中有16种组合,基因型为A-B-、aaB-、A-bb、aabb,所以基因型9种、表现型4种,D正确。-3-故选B。5.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显性纯合子(AA)和杂合子(Aa)均表现为显性性状,A正确;B、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因此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B正确;C、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错误;D、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显性纯合子(AA)和杂合子(Aa)均表现为显性性状,D正确.故选:C.6.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答案】C【解析】【分析】三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按照先拆后合的办法处理。【详解】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Cc,子一代的配子种类是:2×2×2=8种,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为:3×3×3=27种。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7.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下面哪一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A.WwDd×wwddB.WWDd×WWddC.WwDd×wwDDD.WwDd×WWD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白色球状基因型为W_dd;A中白色球状(W_dd)=1/2×1/2=1/4B中白色球状(W_dd)=1×1/2=1/2C中白色球状(W_dd)=1/2×0=0D中白色球状(W_dd)=1×0=0考点:两对相对性状后代表现型的计算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充分理解每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多对等位基因之间它们遵循自由组合。8.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2种;13:3B.3种,12:3:1C.3种,10:3:3D.4种,9:3:3: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WwYy的个体自交,在不考虑基因之间的关系时,子代有WY:Wyy:wwY:wwyy=9:3:3:1,由于W抑制Y和y基因的表达,因此WY和Wyy表现型都是白色,因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黄:绿=12:3:1,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9.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5-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3/4B.1/4C.3/16D.1/16【答案】B【解析】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纯合体有4个,与亲本相同的占1/4。10..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A.第一次分裂中期B.第一次分裂后期C.第二次分裂中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B【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考点定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1.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A.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数目不同B.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的时期不同C.细胞中染色体复制的时期不同D.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期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卵巢过程变形期无变形期性细胞数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细胞质的分配均等分裂不均等的分裂-6-相同点成熟期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详解】A、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A正确;B、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时期相同,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C、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过程,染色体复制的时期相同,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错误;D、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期相同,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A。1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详解】A、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母方,A错误;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B正确;C、染色体属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的载体,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C正确。D、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使精子与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后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D正确;故选A。1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是发生在-7-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B.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详解】1、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2、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选A。14.下图表示某精子,图中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图的是()A.B.C.D.【答案】B【解析】观察图中精子甲中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而B图中移向同一极的非同源染色体只有一种来源,因此B图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图。【考点定位】减数分裂15.四分体存在于A.初级精(卵)母细胞的各时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8-C.有丝分裂各时期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D.减数第一次及第二次分裂的前期【答案】B【解析】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可知,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的出现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16.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蝇容易饲养,产生的后代多,适合做遗传学实验材料B.白眼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C.果蝇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D.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全部表现为红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果蝇容易饲养,产生的后代多,适合做遗传学实验材料,A正确;白眼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果蝇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C正确;白眼雌性(XwXw)与野生型雄性(XWY)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XwY),红眼全部雌性(XWXw),D错误。考点:减数分裂【名师点睛】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在摩尔根的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说明野生型相对于突变型是显性性状;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7.已知果蝇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答案】B【解析】-9-【详解】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后代白眼都是雄性,红眼有雄性也有雌性,无法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A错误;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后代白眼都是雄性,红眼都是雌性,可以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B正确;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后代白眼有雌性也有雄性,红眼有雌性也有雄性,C错误;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后代都是白眼,有雄性也有雌性,D错误【考点定位】伴性遗传18.白化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色盲,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A.1/2B.1/8C.3/8D.1/4【答案】A【解析】依题意可知:该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若只研究白化病,则他们的子女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2aa,正常的概率也是1/2;若只研究色盲,则他们的子女患色盲的概率是1/4XbY,正常的概率是1-1/4=3/4;综上所述,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aa×3/4+1/4XbY×1/2=1/2,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名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56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