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六天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温故知新【知识点1】原电池1.原电池概念: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的装置。2.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负极:________电极(填“活泼”“不活泼”),________电子的极,发生________反应。正极:________电极(填“活泼”“不活泼”),________电子的极,发生________反应。电子流向:电子在外电路沿导线从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极。3.Cu-Zn-稀H2SO4原电池:负极材料是________;负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正极材料是________;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电池总反应为________。4.正、负极的判断方法:负极正极根据反应判断发生________反应发生________反应根据电极材料判断活泼性________的金属活泼性________的金属或石墨根据电流或电子流向判断电子________的电极或电流________的电极电子________的电极或电流________的电极【知识点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具有________的两个电极,较活泼金属作________极,发生________反应。较不活泼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如石墨等)作正极,发生________反应。2.有________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形成________(或在溶液中接触)。4.原电池反应是________反应。【知识点3】化学电源1.定义:化学电源俗称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的装置。2.分类:化学电源有________(不能充电,不能反复使用)、________(可充电,可多次重复使用)和________电池。________用过之后不能复原,________充电后能继续使用。3.常见化学电池有________干电池、________电池、________电池、________电池、2________电池、________电池等。4.氢氧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氢气在________极发生__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氧气在正极发生__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基础演练1.如图是土豆电池的示意图。土豆电池工作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B.Cu作正极,Cu片质量减少C.电子由Fe经导线流向Cu片D.实现了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2.如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Zn片是正极B.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增加D.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增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C.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D.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34.常温下,甲、乙两烧杯盛有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将纯锌片和纯铜片分别按图示方式插入其中,以下有关实验现象或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甲杯溶液的c(H+)减小,乙杯溶液的c(H+)变大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5.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锌锰干电池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内部含有电解质B.锌是负极,碳棒是正极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锌锰干电池属一次电池6.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7.一种镁盐水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丝绒为负极B.镁极上产生大量H2C.电子由镁极沿导线流向钢丝绒极4D.反应片刻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8.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中电极a是正极B.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通过导线流向电极aC.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D.该电池的总反应:2H2+O2===2H2O素养提升(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9.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①SO2+2H2O+I2===H2SO4+2HI2+I2③2H2SO4===2SO2+O2+2H2O(1)整个过程中SO2、I2的作用是________。(2)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发生反应②,已知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在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________;(3)已知拆开1molH—I键需要消耗298kJ能量,形成1molH—H键能够释放436kJ能量,形成1molI—I键能够释放151kJ能量,则在反应②中,分解0.2molHI时会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kJ能量。(4)实验室用Zn和硫酸制H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5a.加入浓硝酸b.加入少量CuSO4固体c.用粗锌代替纯锌d.加热e.把锌粒弄成锌粉f.用98.3%的浓硫酸(5)氢气可用于制燃料电池,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化合物陶瓷作电解质,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A极:2H2+2O2--4e-===2H2O,B极:O2+4e-===2O2-,则A极是电池的________极;电子从该极________(填“流入”或“流出”)。答案:第六天【温故知新】【知识点1】1.化学能电能2.活泼失去氧化不活泼得到还原负正3.锌Zn-2e-===Zn2+氧化反应铜2H++2e-===H2↑还原反应Zn+2H+===Zn2++H2↑4.氧化还原强弱流出流入流入流出【知识点2】1.活泼性不同负氧化还原2.电解质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知识点3】1.电池能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2.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一次电池二次电池3.锌锰银锌纽扣铅蓄锂氢氧燃料甲醇-空气燃料4.负氧化2H2+4OH--4e-===4H2O还原O2+4e-+2H2O===4OH-【基础演练】1.C解析:A.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A错误;B.Cu作正极,Cu片质量不变,故B错误;C.外电路电子由Fe经导线流向Cu片,故C正确;D.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故D错误;答案选C。2.C解析:该原电池中,锌作负极,失电子,逐渐溶解;铜作正极,得电子,质量增加,A、D项错误,C项正确。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B项错误。故选C。63.D解析: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B项错误;充电电池理论上是可以无限制的反复放电、充电,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电池不断充电,会使得充电效率降低,电池会消耗,如电池里面的极板活性物质使用一定时间后,可能不活化,又如铅电池在放电后,会在两极形成晶体,充电时晶体会消失,但是不会完全消失,每次都会沉淀一些,尤其当电池放电时,晶体沉积更多,C项错误;电池不用时需取出妥善放置,D项正确。故选D。4.D解析:甲中形成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失电子,铜作正极,H+在铜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甲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A错误;乙中不构成原电池,铜片不是电极,B错误;甲中铜片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乙中锌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两烧杯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均减小,溶液的pH值都增大,C错误;甲能形成原电池,乙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D正确;正确选项为D。5.C解析: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选C。6.B解析: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通路。故选B。7.C解析:A.镁的金属性强于铁,故镁为负极,钢丝绒为正极,选项A错误;B.镁极上镁失去电子产生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氢氧化镁,选项B错误;C.镁为负极,钢丝绒为正极,电子由负极镁极沿导线流向正极钢丝绒极,选项C正确;D.反应片刻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氢氧化镁,选项D错误。答案选C。8.AB解析:A.该电池中电极a,氢气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故A错误;B.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即从电极a通过导线流向电极b,故B错误;C.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故C正确;D.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和燃烧相同,所以该电池的总反应:2H2+O2===2H2O,故D正确。故选AB。【素养提升】9.(1)催化作用(或催化剂或加快反应速率)(2)0.1mol/(L·min)(3)吸收0.9(4)a、f(5)负极流出解析:(1)由题干提供的反应过程看出,SO2、I2参加了反应但没有消耗,所以整个过程中SO2、I2的作用是催化剂;(2)由图示知2min内,氢气的物质的量由0变为0.1mol,v(H2)=Δc(H2)/t=0.1mol1L2min=0.05mol/(L·min),由方程式2+I2得v(HI)=2v(H2)=0.05mol/(L·min)×2=0.1mol/(L·min);(3)由方程式2+I2得,分解0.2mol的HI时,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298×0.2=59.6kJ,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436×0.1+151×0.1=58.7kJ,吸收的能量大于释放的能量,所以该反应吸收能量,大小为59.6-58.7=0.9kJ;(4)a.浓硝酸属于强氧化性酸,与锌反应不生成氢气,故a不可7行;b.加入少量CuSO4固体,锌置换出铜,构成了原电池,反应加快,故b可行;c.用粗锌代替纯锌,杂质与锌构成了原电池的两极,形成原电池,反应加快,故c可行;d.温度升高,反应加快,故d可行;e.把锌粒弄成锌粉,增大了接触面积,反应加快,故e可行;f.98.3%的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不生成氢气,故f不可行;故答案为:a、f;(5)由电极反应得,A极失去电子,是电池的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出。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暑假作业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六天 化学能与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5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