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攸县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B.蛋白质的鉴定可用斐林试剂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降低D.“由F2出现了3:1性状分离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演绎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的鉴定试剂是双缩脲试剂;还原糖的鉴定试剂是斐林试剂;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详解】吡罗红可以把RNA染色红色,不能染染色体,A错误;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B错误;四种色素中,溶解度从高到低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C正确;“由F2出现了3:1性状分离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假说内容,D错误。故选C。2.在家鼠的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家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1均为黑色。F1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2,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3∶4,则F2白色个体中杂合子比例为A.1/3B.2/3C.1/4D.1/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家鼠的黑色与白色性状是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设一对等位基因是A与a,另一对等位基因为B与b,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3:4,明显是9:3:3:1的变形,则F1的基因型为AaBb,说明黑色为A_B_,浅黄色为A_bb或者aaB_,白色为aaB_和aabb或A_bb和aabb。-2-【详解】据分析可知,F2中白色个体共4份,其中纯合子为aaBB和aabb,或者AAbb和aabb,占4份中的2份,即1/2,D正确。3.下列有关“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假说内容B.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和“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的假说内容基本相同C.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及孟德尔实验采用的方法,识记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解释(提出的假说),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A错误;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和“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的假说内容基本相同,B正确;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基因是后来由约翰逊提出的,D错误。【点睛】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4.用纯种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种子杂交得F1,将F1自交得F2的种子3200粒。这些种子中应该有绿色皱粒()A.1600粒B.200粒C.400粒D.1200粒【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基因型为YyRr,F1自交得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熟练掌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二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是解题的关键。【详解】假设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其F1基因型为YyRr,F1自交得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因而绿色皱粒有3200×1/16=200粒。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3-故选B。5.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必需的。从理论上计算,基因型为AaBb的夫妇所生的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A.9/16B.1/16C.3/16D.4/16【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因此只有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时(A_B_),视觉才正常,其余情况下视觉均异常。据此答题。【详解】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上述分析可知,基因型均为AaBb的双亲所生后代为:A_B_(正常):A_bb(异常):aaB_(异常):aabb(异常)=9:3:3:1,由此可见,视觉正常(A_B_)的可能性是9/16,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子代各种基因型及比例,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6.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株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下列哪项不是产生这一结果所必需的A.人工授粉后,都要对母本进行“套袋”B.必需对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必需在开花前,对母本进行“去雄”【答案】B【解析】【分析】豌豆是两性花,是自花授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因此人工授粉时应该先在花蕾期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待花粉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进行套袋,防止再次异花授粉。【详解】人工授粉后,母本要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这是实现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的条件之一,A不符合题意;具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无论正交和反交,F2表现型相同,比例均为9:3:3:1,B符合题意;F1-4-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是F2中出现9:3:3:1的保证,C不符合题意;对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首先要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待花粉成熟时对母本授以父本的花粉,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豌豆杂交实验,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7.白化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育出患有白化病女孩的几率为()A.1/2B.1/4C.1/6D.1/1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能生出白化病女儿,说明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据此答题。【详解】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a,正常的基因是A,正常夫妇的基因型为A_,由于正常夫妇有一个患病的女儿aa,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Aa,由于Aa×Aa→1AA:2Aa:1aa,所以该正常的儿子的基因型为1/3AA、2/3Aa,患白化病的女人的基因型为aa,所以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后代是患病女孩的概率为2/3×1/2×1/2=1/6。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8.水稻有非糯性和糯性两种,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有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资阳农科所的技术人员打算利用水稻这一性状进行一些遗传研究,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可以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可能出现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B.可以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颜色以及比例,验证基因分离定律C.非糯性基因和糯性基因是通过直接控制淀粉的合成来控制水稻这一性状的D.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合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纯种的非糯稻和糯稻杂交,得到F1,则F1的基因型为Aa,能产生A和a两种基因型的配子,且比例是1:1;已知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黑色,所以F1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随机选择多个视野,两种颜色的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1:1。【详解】可以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产生的F1都是杂合体,杂合体减数分裂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根据“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有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可知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可能出现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A正确;可以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产生的F1都是杂合体,杂合体减数分裂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颜色以及比例,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B正确;非糯性基因和糯性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的,属于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间接途径,C错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合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D正确。故选C。9.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大脉翅(D)与小脉翅(d)是两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灰身大脉翅的雌蝇和灰身小脉翅的雄蝇杂交,F1中47只为灰身大脉翅,49只为灰身小脉翅,17只为黑身大脉翅,15只为黑身小脉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Dd和BbddB.亲本雌蝇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4种C.F1中体色和翅型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3:1和1:1D.F1中表现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答案】D【解析】【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可把两对性状分开考虑,根据灰身果蝇进行杂交,后代中灰身:黑身=3:1,可知亲本对应性状的基因型均为Bb;大翅脉与小翅脉杂交后代中大翅脉:小翅脉=1:1,可知亲本对应性状的基因型为:Dd和dd。-6-【详解】由题中数据可知子代中灰身:黑身=(47+49):(17+15)=3: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Bb和Bb;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Dd和dd,所以亲本灰身大翅脉雌蝇基因型是BbDd,灰身小翅脉雄蝇基因型是Bbdd,A正确;由A项可知亲本灰身大翅脉雌蝇基因型是BbDd,其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BD、Bd、bD、bd共4种类型,B正确;由题中数据可知F1中灰身:黑身=(47+49):(17+15)=3:1;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C正确;由亲本基因型可知F1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Dd,Bbdd。10.某植物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花的颜色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某实验小组用高茎红花和矮茎红花作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矮茎红花:高茎黄花:矮茎黄花=3:3:1:1。让F1中高茎红花植株相互受粉,F2的表现型比例是()A.24:8:3:1B.25:5:5:1C.15:5:3:1D.9:3:3:1【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F1:高茎:矮茎=(3+1):(3+1)=1:1,说明亲本基因型为Aa×aa,红花:黄花=(3+3):(1+1)=3:1,说明亲本基因型为Bb×Bb,综上分析,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F1中高茎红花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1:2,产生雌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均为AB:Ab:aB:ab=(1/3×1/2+2/3×1/4):(2/3×1/4):(1/3×1/2+2/3×1/4):(2/3×1/4)=2:1:2:1,F1中高茎红花植株相互受粉,后代中aabb所占比例为1/6×1/6=1/36,A-bb所占比例为(1/6×1/6)+(1/6×1/6)+(1/6×1/6)=3/36,aaB-所占比例为(2/6×2/6)+(1/6×2/6)+(2/6×1/6)=8/36,所以A-B-所占比例为1-1/36-3/36-8/36=24/36,故F2的表现型比例是24:8:3:1,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
本文标题: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1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