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亳州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B.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2.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3.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5.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B.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迅速而准确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D.激素的分泌量不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6.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2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7.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不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均为自身免疫病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8.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变的B.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D.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9.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重复几次此过程后,再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疗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减毒处理的蛇毒是抗原B.“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C.“抗蛇毒血清”刺激患者T细胞产生抗蛇毒的细胞免疫D.重复注射的目的是增加马的免疫系统对蛇毒的反应10.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11.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机体产热不变B.体重快速增加C.进食量明显减少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12.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中产生维生素D3(VD3),活化的VD3可促进肠道吸收钙离子。3对于因缺乏VD3引起缺钙的人群来说,为缓解缺钙这一状况,下列做法不应选择的是()A.适量进行日光浴B.增加室外活动C.补充适量鱼肝油D.补充胡萝卜素13.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氧会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没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14.当外界温度高于动物体温时,下列不利于动物散热的是()A.马出汗B.猴子在水里玩耍C.犬伸出舌加速喘息D.牛排尿量减少15.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而没有运动区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6.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B.神经调节,正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正反馈调节1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腺)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D.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18.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A.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B.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制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C.将枝条下端削成相同的斜面,是为了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物质的面积4D.该实验记录的因变量可以是枝条生根的平均数量或枝条生根的平均长度19.科学家进行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顶芽分泌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B.赤霉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C.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D.侧芽生长速度不同是因为侧芽内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20.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发现及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21.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22.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5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23.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田螺B.小球藻C.大肠杆菌D.草鱼24.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25.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二、非选择题(5题,共50分)26.(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6分)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2)Na+可与____________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_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_____。(2分)27.(除特殊说明,每空1分,共6分)某科研小组给实验小鼠接种致病菌E建立了细菌性腹泻病模型,并用某复方草药对其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草药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提高IgG等抗体的分泌量。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致病菌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第一道屏障是__________。(2)双缩脲试剂是由_____NaOH和_____CuSO4构成,该试剂能与上述腹泻病模型小鼠的血清样本产生紫色反应,该现象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血清中含有抗致病菌E6的IgG,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8.(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8分)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能力。(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________(“单向的”或“双向的”);食物链中不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分)。29.[除第(1)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5分]生产果汁时,用果胶酶处理果泥可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果胶是植物_____以及______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2)现有一种新分离出来的果胶酶,为探究其最适温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试管16支,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泥、果胶酶、缓冲液,混匀,平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5℃、10℃、40℃下保温相同时间,然后,测定各试管中的出汁量并计算各组出汁量平均值。该实验温度设置的不足之处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3)某同学取5组试管(A~E)分别加入等量的同种果泥,在A、B、C、D4个实验组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缓冲液和不同量的同种果胶酶,然后,补充蒸馏水使4组试管内液体体积相同;E组加入蒸馏水使试管中液体体积与实验组相同。将5组试管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后,测定各组的出汁量。通过A~D组实验可比较不同实验组出汁量的差异。本实验中,若要检测加入酶的量等于0而其他条件均与实验组相同时的出汁量,E组设计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用三种不同的果胶酶进行三组实验,各组实验除酶的来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测定各组的出汁量,据此计算各组果胶酶活性的平均值并进行比较。这一实验的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30.(前3个空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5分)绿藻A是某种单细胞绿藻,能够合成物质W。某小组为探究氮营养缺乏对绿藻A增殖及物质W累计的影响,将等量的绿藻A分别接种在氮营养缺乏(实验组)和氮营养正常(对照组)的两瓶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强下培养。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和物质W的含量,结果如图。(1)从图甲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___型。(2)绿藻A属于_________(“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若要使绿藻A在黑暗条件下增殖,需要为其提供_______(填“葡萄糖”或“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8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