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2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第二部分自然地理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48考点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圈的组成(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ꎮ(2)大气主要成分及作用成分作用氮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氧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ꎬ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ꎬ其原因是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ꎬ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圈的结构———垂直分层(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的差异ꎮ(2)垂直分层分层气温垂直变化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的关系C高层大气80千米~500千米有若干电离层ꎬ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B平流层随海拔增加而增加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ꎬ臭氧层具有保护作用A对流层随海拔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ꎬ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逆温现象(1)含义在对流层ꎬ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ꎬ大约每升高100米ꎬ气温降低0.6℃ꎮ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ꎬ离地面愈远ꎬ受热愈少ꎬ气温就愈低ꎮ但在一定条件下ꎬ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ꎬ称为逆温现象ꎮ(2)辐射逆温的发展过程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黎明ꎬ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弱ꎬ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ꎬ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ꎬ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小ꎬ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ꎮ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ꎬ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ꎮ(3)逆温的影响①出现多雾和晴朗天气ꎮ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ꎬ它使能见度降低ꎬ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ꎬ甚至引发交通事故ꎮ②加剧大气污染ꎮ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ꎬ空气垂直对流受阻ꎬ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ꎬ从而危害人体健康ꎮ考点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ꎬ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ꎬ大气的受热过程如下图: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ꎬ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ꎬ全球变暖(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ꎬ提高生产效益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ꎬ利用烟雾防霜冻ꎻ温室内增加二氧化碳不仅可以增强光合作用ꎬ还可以提高温度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减缓土壤水分蒸发ꎬ还能增加昼夜温差ꎬ有利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23 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ꎮ(3)解释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晴天的气温日较差较阴天大ꎬ是因为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ꎬ温度高ꎬ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ꎬ温度低ꎻ海拔高的山区太阳辐射强ꎬ原因是空气稀薄ꎬ大气的削弱作用弱ꎻ地面得到太阳辐射能的多寡与大气削弱作用相关ꎻ大气散射作用与某些自然现象相关ꎬ如朝霞和夕阳的形成、“晨昏蒙影”等ꎮ 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ꎮ地势—地势高ꎬ大气稀薄天气—晴朗的天气→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慢→昼夜温差小→比热容小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快→昼夜温差大→ 火山喷发可能会影响气候变化ꎮ1815年ꎬ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不仅导致超过10万人丧生ꎬ更造成严重气候灾难ꎮ火山喷发次年ꎬ北半球许多地区遭遇了“无夏之年”ꎬ亚洲、欧洲、美洲多地在6月至8月出现霜冻、降雪ꎬ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ꎮ学者根据当时监测资料分析后发现ꎬ在1816年ꎬ全球气候温下降了0.4℃至0.7℃ꎮ素养设问 请解释火山喷发造成气候变冷的原因?参考答案 火山喷发使大气中悬浮颗粒增多ꎬ能见度下降ꎬ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ꎬ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ꎮ尝试命题 考点三热力环流与风 1.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空气水平流动ꎮ(2)热力环流中的三大关系:①温压关系②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ꎬ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ꎮ③等压面的凹凸关系:高压处上凸ꎬ低压处下凹ꎮ(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图示海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ꎬ降水增多山谷风影响: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ꎬ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ꎬ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ꎬ易造成大气污染城市热岛环流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ꎬ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24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生活现象:观察以下两张图片ꎬ思考问题ꎮ素养设问 制冷空调为什么安装在房间的高处ꎬ而暖气要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参考答案 冷却的空气密度大ꎬ质量较重ꎬ容易下沉ꎻ空气受热密度小ꎬ容易上升ꎮ因此制冷空调安装在房间的高处ꎬ而暖气装在低处都是为了加快室内空气环流运动ꎮ尝试命题 2.风(1)影响风的三个力三种力力的方向对风向影响对风速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ꎬ由高压指向低压决定风向影响风速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影响风向(北右南左)不影响风速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影响风向减小风速 (2)各种风的受力作用分析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风受力作用受力作用分析风向理想状态受一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与等压线垂直ꎬ由高压指向低压高空风受两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ꎬ背风而立ꎬ气压左低右高近地面风受三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ꎬ背风而立ꎬ气压左前低ꎬ右后高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50方法1 利用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太阳辐射与气温日较差的方法 1.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辐射多寡的方法(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昼夜温差大小的方法(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ꎮ(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ꎬ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ꎮ(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ꎬ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ꎮ (2017天津南开区一模ꎬ14)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及地形的相关知识ꎬ解释青藏地区“一年无四季ꎬ一日见四季”的原因ꎮ(8分)方法应用 解析 首先明确“一年无四季ꎬ一日见四季”的含义ꎬ然后从纬度、地形、海拔以及大气热力作用(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角度分析即可ꎮ答案 “一年无四季”指气温年较差小ꎮ原因:冬季由于所处纬度较低ꎬ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ꎮ同时ꎬ青藏地区北部边缘有东西向的高大山脉ꎬ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入侵ꎬ所以气温下降不剧烈ꎻ夏季由于海拔高ꎬ空气稀薄ꎬ大气逆辐射弱ꎬ风速较大热量散失快ꎬ所以夏季气温不高ꎮ(4分)“一日见四季”指气温日较差大ꎮ原因:白天太阳辐射强烈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ꎬ地表升温快ꎻ夜晚ꎬ由于空气稀薄ꎬ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ꎬ地表散热快ꎬ气温低ꎮ(4分) 1-1 读图ꎬ根据大气热力作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下列问题ꎮ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25 (1)地面的主要热源是 (填字母)ꎬ名称是 ꎮ(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填字母)ꎬ名称是 ꎮ(3)大气产生保温作用的直接因素是 (填字母)ꎬ名称是 ꎮ(4)简要回答在其他天气条件相同的情况下ꎬ阴天昼夜温差比晴天小的原因ꎮ 答案 (1)A 太阳辐射(2)B 地面辐射(3)C 大气逆辐射(4)阴天多云ꎬ则白天时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反射)作用强ꎬ温度比晴天低ꎻ晚上大气逆辐射强ꎬ温度高于晴天ꎬ故昼夜温差小解析 (1)太阳辐射先使地面增温ꎬA为太阳辐射ꎮ(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ꎬ地面辐射是由地面射向大气ꎬ因此B为地面辐射ꎮ(3)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ꎬ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ꎬ因而具有保温作用ꎮC由大气射向地面ꎬ为大气逆辐射ꎮ(4)阴天时多云ꎬ则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ꎬ温度比晴天低ꎻ晚上大气逆辐射强ꎬ温度高于晴天ꎬ因此昼夜温差小ꎮ方法2 风向与风力的判断方法 1.风向的判定方法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ꎬ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ꎬ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ꎬ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ꎮ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ꎬ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近地面风向可依此角度偏转ꎬ若为高空ꎬ则偏转90°)ꎬ画出实线箭头ꎬ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ꎮ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ꎮ2.风力的判读方法(1)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ꎬ因此ꎬ同一幅图中ꎬ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ꎮ如下图中ꎬ风力①处大于②处ꎮ(2)在不同地图中ꎬ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ꎬ比例尺越大ꎬ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密集ꎬ则风力越大ꎮ(3)不同地图上ꎬ若图幅相同ꎬ但等压距、比例尺均不同ꎬ要比较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大小ꎬ来确定风力ꎮ如下图A、B处风力的大小是ABꎮ 2016年1月24日ꎬ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ꎮ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ꎮ读图回答下题ꎮ(2016江苏单科ꎬ5ꎬ2分)此时我国(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方法应用 (1)风力:昆明附近等压线比三亚附近密集→昆明附近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昆明附近风力大ꎮ(2)风向:北京与上海附近等压线走向相同ꎬ且气压均为西高东低→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相同→风向一致ꎮ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逐项分析:A项ꎬ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横断山区不受高压脊控制ꎮB项ꎬ寒潮会给北方地区带来降温天气ꎬ但降雪需要足够的水汽ꎮC项ꎬ三亚与昆明相比ꎬ昆明附近等压线更密集ꎬ所以风力更大ꎮD项ꎬ结合等压线的分布ꎬ可以判断此时上海和北京都盛行西北风ꎬ风向基本相同ꎮ答案 D 2-1 下图是2016年4月11日8时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ꎮ该日( ) A.乙地比丁地风力强B.乙、丁两地为偏南风C.丙地比丁地风力强D.甲、乙两地大风降温 答案 A解析 图示乙地等压线较丁地稠密ꎬ水平气压梯度力乙地大于丁地ꎬ则风力乙地大于丁地ꎬ故A正确ꎮ依据风压关系ꎬ可判断乙地为东北风、丁地为偏南风ꎬ故B错误ꎮ丙地为低压中心而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ꎬ而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ꎬ则丙地风力小于丁地ꎬ故C错误ꎮ甲地位于高压中心而以下沉气流为主ꎬ风力不强ꎬ同时天气晴朗而降温不明显ꎬ故D错误ꎮ26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52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高低(1)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ꎮ如上图中PE=PFꎮ(2)垂直方向上ꎬ海拔越高气压越低ꎮ如上图中PAPCꎬPBPDꎮ(3)水平方向上ꎬ高压区等压面凸起ꎬ低压区等压面下凹ꎮ如上图中PCPDꎬPBPAꎮ综合各点气压大小顺序为PBPAPCPDꎮ2.判断气温高低近地面等压面凸起ꎬ说明气温低ꎻ近地面等压面下凹ꎬ说明气温高ꎮ再按照气温垂直递减确定高空气温的差异ꎮ如上图中气温高低顺序为TATBTC
本文标题:(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师用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6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