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16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160考点1内环境的组成与理化性质 一、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的组成(1)体液与内环境(2)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2.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的成分与功能成分水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含量约90%7%~9%1%少量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组织液与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与作用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细胞外液渗透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内环境的pH之所以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HCO-3、HPO2-4有关。(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内环境的作用(1)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细胞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相同吗?提示:三者不同。细胞液指植物细胞液泡中存在的液体;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等;细胞外液是机体中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还有脑脊液等。(2)呼吸道与消化道内的液体属于内环境吗? 提示: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部位,其内的液体属于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3)“水泡”和“血泡”的成分相同吗?提示:二者不同。水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血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还含有血细胞。考点2内环境的稳态 一、内环境的稳态1.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稳态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3.稳态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稳态遭破坏原因(1)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2)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二、人体血浆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2.维持机制(1)(2) (1)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为何必须使用生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后果?提示: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及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是人体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从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2)有人说“正常机体中内环境的各种成分保持恒定值”,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不正确。正常机体中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并不是保持恒定值,而是在一个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161 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比较与相互转化(生命观念)1.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的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主要来源a.消化道吸收;b.组织液;c.淋巴a.血浆;b.细胞内液a.组织液;b.消化道吸收生活在其中的细胞各种血细胞绝大多数体细胞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三者之间的关系 2.内环境三种成分的转化及转化异常(1)转化关系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大部分渗回组织液←淋巴↑左右锁骨下静脉小部分渗入毛细淋巴管(2)转化异常———组织水肿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引发原因如图所示: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 ↓ 组织水肿 ↑ 过敏反应淋巴循环受阻}→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2018福建三明一中第二次月考,48)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B.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C.乙酰胆碱和激素可存在于C中D.D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和糖原等物质思路导引 依据—内环境三种成分的转化关系判断→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分析作答解析 图中A是淋巴,B是细胞内液,C是组织液,D是血浆,其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A正确;解旋酶用于DNA复制时DNA双螺旋的解开,可存在于细胞内液,B正确;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和激素可存在于组织液中,C正确;血浆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等,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中,D错误。答案 D错因分析 细胞内或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1-1 (2019山东青岛期初调研,21)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和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组织液和组织液B.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⑤中蛋白质含量比②和④中多,所以⑤的渗透压高于②和④D.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⑤的pH会明显下降1-1答案 B 图中①表示血管壁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③表示组织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为组织液,A错误。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则水分进入②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因此其在成分上比组织液和淋巴含有的蛋白质多,但血浆的渗透压、组织液的渗透压以及淋巴的渗透压基本相等,C错误。高原地区缺氧,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增强,产生的乳酸增多,导致血浆的pH有所下降,但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因此血浆的pH不会明显降低,D错误。 1-2 (2018江西赣中南五校第一次联考,3)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①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B.②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剧烈变化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1-2答案 A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都可存在于血浆中,A正确;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正常情况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细胞外液中存在缓冲物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会引起内环境pH发生剧烈变化,C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本文标题:(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6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6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