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
1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乙醇燃烧B.碳酸钙受热分解C.氧化钙溶于水D.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答案】B【解析】分解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2.下列事实中,能说明HCN是弱电解质的是A.HCN易溶于水B.NaCN是强电解质C.NaCN溶液呈碱性D.1molHCN与1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HCN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与电离程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B.NaCN属于盐,是强电解质,但不能证明HCN是弱电解质,故B错误;C.NaCN溶液呈碱性,可说明NaCN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即HCN是弱电解质,故C正确;D.酸碱物质的量相等,则能恰好中和,不能说明电解质的强弱,故D错误;故答案为C。3.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BaSO4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C.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2D.氯水能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答案】C【解析】A错误,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与电解质本身是否是强弱电解质无直接关系,只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离子所带电荷数目多少有关。B错误,电解质强弱与导电能力无直接关系,BaSO4是强电解质。C正确,弱电解质因为溶于水不能完全电离,所以溶液含有水分子和弱电解质分子,而弱电解质一般情况下属于共价化合物。D错误,电解质是针对化合物进行的分类,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4.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NH3·H2ONH4++OH-B.醋酸溶液显酸性:CH3COOH=CH3COO-+H+C.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H2OCO32-+OH-D.FeCl3溶液显酸性:Fe3++3H2O=Fe(OH)3↓+3H+【答案】A【解析】【详解】A.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A正确;B.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故B错误;C.NaHCO3溶液显碱性,水解生成H2CO3,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故C错误;D.水解程度较小,没有沉淀生成,应为Fe3++3H2O=Fe(OH)3+3H+,故D错误;故答案为A。5.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要促进醋酸电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B.降温C.加入NaOH溶液D.加入稀HC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故A正确;B、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抑制醋酸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减小,故B错误;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但氢离3子浓度减小,故C错误;D、加入稀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但抑制醋酸的电离,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了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的相关知识。6.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D.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mL,理论上所求中和热不相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热量不损失是不可能的,A错误;B、该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B正确;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减少热量的散失,C错误;D、中和热指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所释放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没有关系,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中和热的测定7.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时A.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B.中和HCl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多C.中和CH3COOH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多D.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详解】醋酸弱酸,部分电离,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4CH3COOH溶液,醋酸的物质的量更大,所以消耗氢氧化钠更多,故答案为C。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高压有利于氢气与氮气合成氨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C.用V2O5催化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D.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答案】C【解析】【详解】A.合成氨是正反应体积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故A正确;B.氯气和水反应是可逆反应,生成氯离子,食盐水中有大量氯离子,可抑制氯气与水反应,故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故B正确;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D.存在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饱和NaCl溶液中Cl-增大,抑制氯化银的溶解,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更大,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注意研究对象必须为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催化剂的使用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无法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烧热)B.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C.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D.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答案】B【解析】【详解】A.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mo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H2O的状态必须为液态,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明了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正负号、数值、单位,故B正确;C.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H应小于0,故C错误;D.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明物质在反应时的状态,故D错误;故答案为B。5【点睛】考查燃烧热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注意事项可知,需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正负号、数值、单位,燃烧热抓住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中和热抓住生成1mol水,特别注意燃烧与中和反应均为放热反应。10.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B.xyC.x=y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N2O4,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故NO2的体积分数变小。考点:化学平衡点评:化学平衡是历年高考重中之重,考生一定要系统备考此知识点。难度较大。11.某溶液中在25℃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2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O3-、HS-、HPO42-等离子在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B.该溶液的pH可能是2或12C.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片后,一定能生成氢气D.若该溶液的溶质只有一种,它一定是酸或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水的电离受到抑制,该溶液可能为酸或碱或强酸的酸式盐溶液;A.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该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HCO3-、HS-、HPO42-等离子在酸或碱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25℃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2mol/L,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则该溶液pH=2或12,故B正确;C.若为pH=2的HNO3这样的强氧化性酸溶液,加入铝片后,一定不能生成氢气,故C错误;D.该溶液的溶质只有一种,该溶液可能为酸或碱或强酸的酸式盐溶液,如pH=2的NaHSO4溶液,故D错误;6故答案为B。12.已知:N2(g)+3H2(g)2NH3(g)△H=-92.2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N2(g)和3molH2(g)的能量之和高于2molNH3(g)的能量B.形成2molNH3(g)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N2(g)和3molH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C.加入催化剂是为了加大反应速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D.将1molN2(g)和3molH2(g)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92.2kJ的热量【答案】D【解析】【详解】A.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1molN2(g)和3molH2(g)的能量之和高于2molNH3(g)的能量,故A正确;B.反应是放热反应,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依据能量守恒,形成2molNH3(g)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N2(g)和3molH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故B正确;C.加入催化剂是为了加大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故C正确;D.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将1molN2(g)和3molH2(g)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故D错误;故答案为D。13.已知在室温时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少量NH4Cl,由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B.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增大,pH<7,所以溶液显酸性C.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所以c(OH-)降低D.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增大,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答案】A【解析】A、加入NH4Cl,NH4Cl属于强酸弱碱盐,NH4+结合OH-生成NH3·H2O,使溶液显酸性,即c(H+)10-7mol·L-1,故A正确;B、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使水电离,c(H+)增7大,但c(H+)=c(OH-),溶液仍然显中性,故B错误;C、NH3·H2O是弱碱,纯水中加入氨水,抑制水的电离,但c(OH-)增大,故C错误;D、加入硫酸,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c(H+)10-7mol·L-1,故D错误。14.对于2A(g)+B(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减小,该反应正方向为体积减小的方向,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的含量增大;与图象不相符,故A错误;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速率增大的快,与图象不符,故B错误;C.T2时到达平衡所用时间短,则T2>T1,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2时C的含量减小,与图象相符,故C正确;D.升高温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少,所以700K时的转化率比500K时要小,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图象,注意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把握图中速率的关系及点、线、面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A(g)+B(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生成物的含量减小,反应物的含量增加;该反应正方向为体积减小的方向,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增大。
本文标题: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5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