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45分)1.知道了某反应有自发性之后,则()A.可判断出反应的方向B.可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C.可预测反应速率的大小D.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2.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2CrO(黄色)+2H+Cr2O(橙色)+H2O中,溶液颜色介于黄色和橙色之间,今欲使溶液颜色变成黄色,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在溶液中加入()①H+②OH-③K+④H2O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500℃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2存在如下平衡:2NO2(g)N2O4(g)。平衡后,向容器内再充入1mol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平衡常数K增大C.NO2的转化率变小D.容器内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最后比原来还要浅4.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催化剂Δ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0.1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SO2的浓度为0.4mol·L-1,O2的浓度为0.2mol·L-1B.SO2的浓度为0.25mol·L-1C.SO3的浓度为0.4mol·L-1[K]D.SO2、SO3的浓度均为0.15mol·L-15.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和KNO3的混合溶液500mL,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的气体,则原混合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5mol•L﹣1B.0.8mol•L﹣1C.1.0mol•L﹣1D.1.5mol•L﹣16.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电源的负极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2O+2e-===H2+O2-、CO2+2e-===CO+O2-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通电H2+CO+O2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7.氮气是制备含氮化合物的一种重要物质,而含氮化合物的用途广泛,如图表示两个常见固氮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K)与温度的关系:①N2+3H22NH3②N2+O22NO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和②均为放热反应B.升高温度,反应①的反应速率减小C.在常温下,利用反应①固氮和利用反应②固氮反应程度相差很大D.在1000℃时,反应①和反应②体系中N2的浓度一定相等8.相同温度下,分别在起始体积均为1L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g)+3Y2(g)2XY3(g)ΔH=-akJ/mol。实验测得反应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反应条件起始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所用时间/min达平衡过程中的能量变化X2Y2XY3①恒容13010放热0.1akJ②恒压130t放热b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上述反应,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不同B.①中:从开始至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X2)=0.1mol/(L·min)C.②中:X2的平衡转化率小于10%D.b>0.1a9.科学家提出如下光分解法制备氢气:①2Ce4+(aq)+H2O(l)===2Ce3+(aq)+12O2(g)+2H+(aq)ΔH1②Ce3+(aq)+H2O(l)===Ce4+(aq)+12H2(g)+OH-(aq)ΔH2③H2O(l)===H+(aq)+OH-(aq)ΔH3④2H2O(l)===2H2(g)+O2(g)Δ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e4+能够增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B.Ce3+是反应②和反应③的催化剂C.上述反应中,ΔH4=2ΔH1+4ΔH2-4ΔH3D.通常条件下,反应④中生成H2、O2的速率之比为1∶210.我国某知名企业开发了具有多项专利的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其成本较低,对环境无污染,能量密度远远高于其他电池,电池总反应为V2O5+xLiLixV2O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池在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B.锂在放电时做正极,充电时做阳极C.该电池充电时阳极的反应为LixV2O5-xe-===V2O5+xLi+D.V2O5只是锂发生反应的载体,不参与电池反应11.O3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如下:反应①O3O2+[O]ΔH>0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O]+O32O2ΔH<0平衡常数为K2;总反应:2O33O2ΔH<0平衡常数为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K增大B.K=K1+K2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D.压强增大,K2减小12.已知:2CH3OH(g)CH3OCH3(g)+H2O(g)ΔH=-25kJ·mol-1。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L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CH3OHCH3OCH3H2Oc/mol·L-10.081.61.6A.此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容器内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C.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不变D.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降低40kJ13.下列叙述与图象对应符合的是()A.A图中,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N2(g)+3H2(g)2NH3(g)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的NH3,平衡逆向移动B.B图中,P2P1,T1T2C.C图中,该图象表示的方程式为:2A===B+3CD.D图中,对于反应2X(g)+3Y(g)2Z(g)ΔH0,y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14.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CO(g)+2H2(g)CH3OH(g)ΔH1=-90.7kJ·mol-1②2CH3OH(g)CH3OCH3(g)+H2O(g)ΔH2=-23.5kJ·mol-1③CO(g)+H2O(g)CO2(g)+H2(g)ΔH3=-41.2kJ·mol-1A.将和充分反应,反应会放出能量B.反应的C.反应使用催化剂,减少D.反应的15.某镍冶炼车间排放的漂洗废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和,图甲是双膜三室电沉积法回收废水中的的示意图,图乙描述的是实验中阴极液pH值与镍回收率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镍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A.交换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B.浓缩室得到的盐酸时,阴极回收得到镍C.阴极液时,镍的回收率低主要是有较多的生成D.阳极反应式为二问答题16.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步骤1:取8mL0.1mol•L﹣1的KI溶液于试管,滴加0.1mol•L﹣1的FeCl3溶液5~6滴,振荡;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静置;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A,滴加0.1mol•L﹣1的KSCN溶液5~6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3+,来验证是否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猜想一:KI溶液过量,Fe3+完全转化为Fe2+,溶液无Fe3+猜想二:Fe3+大部分转化为Fe2+,使生成Fe(SCN)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信息一: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信息二: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A、B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实验1:在试管A加入少量乙醚,充分振荡,静置实验2:若产生蓝色沉淀则“猜想二”成立17.电化学原理在防止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物质合成等方面应用广泛。(1)图1中,为了减缓海水对钢闸门A的腐蚀,材料B可以选择(填字母序号)。a.碳棒b.锌板c.铜板用电化学原理解释材料B需定期拆换的原因:。(2)图2中,钢闸门C做极。用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进行实验,D为石墨块,则D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测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图1图2(3)镁燃料电池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电源和备用电源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图3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电极为镁合金和铂合金。乙二酸溶液乙二醛溶液浓盐酸直流电源质子交换膜海水海水图3图4①E为该燃料电池的极(填“正”或“负”)。F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②镁燃料电池负极容易发生自腐蚀产生氢气,使负极利用率降低,用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4)乙醛酸(HOOC-CHO)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工业上用“双极室成对电解法”生产乙醛酸,原理如图4所示,该装置中阴、阳两极为惰性电极,两级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与M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N级乙二酸直接反应生成乙醛酸。①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②若有2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了反应,则该装置中生成的乙醛酸为mol。1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研究NOx、SO2等大气污染物的妥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SO2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法处理尾气中的SO2。已知吸收过程中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SO2(g)+NH3·H2O(aq)=NH4HSO3(aq)△H1=akJ·mol-1;②NH3·H2O(aq)+NH4HSO3(aq)=(NH4)2SO3(aq)+H2O(l)△H2=bkJ·mol-1;③2(NH4)2SO3(aq)+O2(g)=2(NH4)2SO4(aq)△H3=ckJ·mol-1。则反应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2H2O(1)的△H=___________kJ·mol-1。(2)燃煤发电厂常利用反应2CaCO3(s)+2SO2(g)+O2(g)=2CaSO4(s)+2CO2(g)△H=-681.8kJ·mol-1对煤进行脱硫处理来减少SO2的排放。对于该反应,在T℃时,借助传感器测得反应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物质的浓度如下:①0~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O2)___________mol·L-1·min-1;当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加入一定量的粉状碳酸钙B.通入一定量的O2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3)NOx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有人利用反应C(s)+2NO(g)N2(g)+CO2(g)△H=-34.0kJ·mol-1,用活性炭对NO进行吸附。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NO气体,保持恒压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1050K前反应中N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髙而增大,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1100K时,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4)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p)。在1050K、1.1×106Pa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a)×体积分数]。(5)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需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净化装置中CO和NO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H=-746.8k·mol-1,生成无毒的N2和CO2。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O),v逆=k逆·c(N2)·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①达到平
本文标题: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6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