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1课时水的组成、净化与保护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水资源6年1考辨一辨►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2.为防止水污染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3.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4.大力开采地下水,供给生产和生活用水。(×)考点2水的净化6年2考二、常用的净水方法净水方法净水过程归纳总结►(1)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蒸馏→吸附→过滤→沉淀。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⑦蒸馏,蒸馏得到的蒸馏水可以看作⑧纯净物。(2)沉淀、过滤和吸附是工业常用的方法,也是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3)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沉淀常加入①明矾,吸附水中悬浮性杂质使其沉降过滤除去②难溶性杂质吸附常利用③活性炭,除去④色素和异味,是⑤物理变化消毒利用氯气、二氧化氯等,是⑥化学变化蒸馏除去任何杂质,净水效果最好三、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四、絮凝剂(明矾)与活性炭净水的比较辨一辨►1.明矾能与水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除去杂质。(×)2.过滤操作可将食盐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3.过滤、吸附、蒸馏、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4.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5.经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能将硬水软化。(×)考点3水的组成6年1考二、氢气的性质与用途想一想►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原因是什么?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氢气,所以,实验开始时有一部分氧气溶于水中;②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能与电极发生反应,从而消耗部分氧气。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的梳理上述属于分解反应的是①③⑧;化合反应的是②⑥⑦;置换反应的是④⑤;复分解反应的是⑨⑩。典型例题运用类型1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例1】[2017·滨州中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C)A.拒绝使用含磷洗衣粉B.提倡绿色出行,尽量少开私家车C.废旧电池随意丢弃D.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解析: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A正确;尽量少开私家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B正确;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水源,C错误;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D正确。注意事项►水的净化过程中,只有消毒过程属于化学变化过程,其余都是物理变化过程。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式。变式训练►1.[2016·长沙中考]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无需节约B.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水体无污染D.矿泉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其他粒子B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少,要节约用水,A项错误;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项正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C项错误;矿泉水中除了含有水分子还含有矿物质,D项错误。【例2】[2017·重庆中考]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类型2水的净化解析:硬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过滤不能除去钙离子和镁离子,因此通过过滤不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A正确;活性炭疏松多孔,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正确;蒸馏可以得到纯水,可以将海水淡化,C正确;常用的净水方法有过滤、吸附,消毒等,电解水不是净化水的方法,D错误。除去不溶性的固体杂质沉淀静置沉淀吸附沉淀:常加入明矾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吸附常利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蒸馏除去任何杂质除去水中细菌消毒利用氯气、二氧化氯等,是化学变化解题方法►几种常用的净水方法注意事项►天然水经过净化后得到的自来水属于混合物,因为净化过程中只是除去了不溶性和部分可溶性杂质,自来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煮沸不是净水方法,是降低水硬度的方法。变式训练►2.[2016·常德中考]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其中分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B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由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图可知,分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过滤池。A.反应沉淀池B.过滤池C.活性炭吸附池D.清水池3.[2017·绥化中考]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人类健康,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2)净水器中小卵石和石英砂起到过滤作用。(3)在常用的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1)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主要起吸附作用;(2)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起过滤作用,除去水中固体杂质;(3)由于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所以净水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实验聚焦突破实验3:电解水实验典例分析【例】[2017·天津中考]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中产生的气体是O2(填化学式)。(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2)水是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A错误;水是直接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错误;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C正确;(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命题挖掘►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气体能被点燃,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综上所述,C错误。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命题解读►节约用水和水污染的来源与防治常结合社会热点(水体污染)进行考查,考查国家节水标志、水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水资源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关于水处理的措施。题型以选择题和理解与应用为主。1.[2015·德州]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5年地球日的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做法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A.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C.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各种化肥、农药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报及废弃塑料C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使汽油充分燃烧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且能够减少有害气体和PM2.5的排放;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粮食产量,但应合理使用而不能滥用,否则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报及废弃塑料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押题预测►1.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且分布不均,A错误;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B正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污染,C正确;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D正确。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2.[2012·德州]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种氧化物C.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命题点2水的净化命题解读►水的净化常结合生活中常见的A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加肥皂水后有较多泡沫的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明矾溶液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种氧化物;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3.[2014·德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都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才是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都是置换反应;电解水时两极生成的气体是“正氧负氢”。D过滤能除去不溶性的固体杂质,故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A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正确;液氯能杀菌,故步骤Ⅲ可杀菌、消毒,C正确;净化后的水仍含有杂质,不是纯净物,D错误。
本文标题:(德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1课时 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9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