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七讲力运动和力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力概念力是①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条件(1)必须有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2)物体间必须有③相互作用(物体可以不接触)单位牛顿(N)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④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⑤运动状态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⑥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⑦作用点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⑧相互的;有力存在时,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考点2弹力定义物体由于发生①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簧测力计构造主要由②弹簧、指针和刻度板组成原理在③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④长使用方法1.测量前观察⑤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2.测量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⑥垂直辨一辨►如果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与某一非零刻度线对齐且无法校零,也可以使用该测力计进行测量.(√)想一想►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4N,如果按照另外两种方法读数,结果会怎么样?a读数方法使测量结果偏小,c读数方法使测量结果偏大.定义由于地球的①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表示普遍性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②重力的作用三要素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③质量成④正比,即G=⑤mg,式中的g=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方向⑥竖直向下,指和物体所处的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⑦重心,物体的重心和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⑧几何中心上辨一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且指向地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是否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考点3重力考点4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①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②静止状态或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说明的问题:力的作用不是维持物体运动,而是④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使物体运动的⑤速度或⑥方向发生改变.3.惯性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⑦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特点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利用拍打衣服上的灰尘、跳远时助跑、紧固锤头等防止汽车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辨一辨►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定律.(×)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且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3.惯性都是有益的.(×)考点5二力平衡定义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在①同一直线上,大小②相等,方向③相反,并且作用在④同一物体上应用1.推断受力情况: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2.判断运动状态:受平衡力的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考点6摩擦力定义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①相对运动的力,这样的力就叫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②相反分类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静摩擦力要发生相对运动但物体还没有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影响因素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③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④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辨一辨►1.摩擦力总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2.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3.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易错提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有时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此时摩擦力是动力;有时跟运动方向相反,此时摩擦力是阻力.想一想►如图,观察圆珠笔用手握住的地方,和其他位置相比,发现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接触面凹凸不平,比较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教材重点图片】重点图片命题点1.力的作用效果如图7.1-1中,用力捏橡皮泥、压和拉弹簧,发现它们都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①形状;图7.1-2(乙)中,磁铁吸引小铁球,使小铁球沿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②运动状态.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图7.1-5(乙)所示,一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发现人向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③相互的.命题点3.重力的方向如图7.3-4所示,建筑工人利用铅垂线来判断墙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④竖直向下的.4.惯性的理解如图8.1-6所示,用力击打棋子,被击打的棋子飞出去,而上面的棋子由于⑤惯性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⑥重力的作用下由原位置下落.重点难点突破类型1惯性对惯性的理解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是否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是力.只能说一个物体“具有惯性”,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受到惯性作用”或“受惯性力”.【例1】2016·安徽中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C.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思路点拨】惯性是物体固有的性质,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跳起时的运动速度,从而提高成绩,但不能增大运动员的惯性.变式运用►1.[2017·福建中考]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B.老虎加速过程惯性增大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是否受力、速度大小无关.类型2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类型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力的作用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力的性质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同一性质的力产生的效果产生的效果互相抵消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能互相抵消力的示意图【例2】[2017·安徽中考]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此时物块的重力产生两方面的作用效果:使物块压紧斜面以及使物块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而可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实际解决问题时,就可以用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来等效替代物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思路点拨】斜面上的重物其重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向下和沿着斜面向下的两个力,由于物体是静止在斜面上,所以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变式运用►2.[2016·扬州中考]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且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二力不平衡;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二力不平衡;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是相互作用力.类型3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的判断(1)确定研究对象;(2)根据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根据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例3】[2017·济宁中考]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A.匀速转弯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不可能向上运动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思路点拨】匀速转弯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但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可能向上运动,例如向上扔出的篮球,只受重力作用,但由于惯性仍然向上运动;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方向一定是相反的,所以三要素不可能都相同;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变式运用►3.[2016·南充中考]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24由图丙的v-t图象可知,在0~2s内,物体速度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由图乙的F-t图象可知在0~2s内,推力F1=2N,此时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此时的摩擦力f静=F=2N;由图丙的v-t图象可知,在4~6s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f=F,由图乙的F-t图象可知,在4~6s内,推力F=4N,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4N,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则在t=3s时,摩擦力为4N.重点实验聚焦实验9: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时每次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的目的: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2.改变水平面上的材料: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3.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影响因素:水平面的粗糙程度.4.转换法的应用: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得越远.5.实验推理:若物体不受阻力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即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6.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后能继续运动的原因:小车具有惯性.【例1】[2017·德阳中考]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甲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3)刘伟从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思路点拨】(1)让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机械能相同,速度相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在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是因为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大;(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发生改变,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命题挖掘►(5)实验中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6)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大小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7)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静止(选填“
本文标题:(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7讲 力 运动和力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4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