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班美术教案中产阶级美术教案(共6个)被网友精心推荐,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第一篇范文:中学美术教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画正面人,表现人物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2、在折折、画画中进行比较,感受娃娃长高了。活动准备:白纸、记号笔、蜡笔等。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教师出示娃娃提问:这个娃娃缺少了什么?(身体、手……)2、变魔术师:让我来把娃娃的身体和手变出来吧!教师展开纸的第二段:身体出来咯!手臂出来咯!教师展开纸的第三段:娃娃的裙子出来咯!娃娃的小手出来咯!二、制作会长高的小人。1、折纸师:将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把纸打开。(提醒:用手指在对折处用力地按一下)2、观察长纸条提问:长纸条变成了几个小方块?(四个)在四个小方块里分别要画上什么呢?--出示完成的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头、身体、裙子、脚)3、画脑袋教师演示折纸,露出第一格和第四格方块提醒:将纸按不同方向来回折。师:在第一个里画上娃娃的脑袋,可以画个小妹妹,也可以画个小弟弟。(提醒:不要画得太小,圆圆的脑袋要把第一格撑满;注意不要画到第四格去。)4、画脚师:在第四格里画娃娃的脚,两条腿要一样长。(提醒:脚长得长长的,把第四格撑满)5、画身体师:请打开长纸条,在第二格和第三格用同样的方法画上身体和裙子/裤子。三、涂色。师:娃娃画好了,现在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蜡笔,来给娃娃涂色吧!提醒:颜色涂均匀,不要涂到线外面。四、作品欣赏。幼儿互相欣赏完成的作品,说说那个娃娃画得好,好在哪里?活动延伸:1、游戏:我们会长高幼儿用作品一起玩我们会长高的游戏。2、选择长度不同的长条纸画人,从矮到高排一排。第二篇范文:中班美术教案活动目标:学习用简单的纹样有规律地装饰花边。活动准备:(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物体和生活日用品上的花边(如:花边围栏上、台布、衣服、围巾等物品上的花边,感知多种图案,花边上纹样排列的规律性)(2)彩色纸剪好的纹样(略)每人2至3种,条形图画纸(长约30厘米),水彩笔每人一盒。(3)范例:花边3条。活动过程:(一)观赏与比较:感知纹样排列的规律。出示范例:3条花边,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的效果与感受。范例一:纹样排列杂乱,没有规律。范例二:纹样排列整齐,有规律。范例三:纹样排列基本有规律。引导语:(1)你发现了什么?(2)第三条花边怎样改一下就既整齐又有规律?为什么?(二)理解与操作:摆各种花边,练习有规律地排列纹样。供给幼儿不同的纹样2至3种,请幼儿摆在长条纸上。引导语:想想看,怎样排列就能有规律,使花男家看起来整齐、有序?(三)实践与创作:学习用简单的花纹来装饰花边。(1)请幼儿欣赏摆好的花边,提问:我们用了些什么纹样?;还可以用什么纹样来装饰?告诉幼儿,我们周围物体及生活日用品上的花边,都是叔叔、阿姨仔细想好了以后做出来的。我们也学叔叔、阿姨的这个本领。(2)请幼儿在条形纸上画花边。提示幼儿注意纹样的排列要有规律。此外,注意有选择地使用颜色搭配,鼓励幼儿动脑筋想,认真地画。(四)欣赏与评价以美丽的花边展览为主题,展示全部作品,让幼儿欣赏谁的这最美,说出为什么。教学反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第三篇范文:中班美术教案后面为你推荐更多中班美术教案!活动目标:1、认识我国的特色服饰——唐装,初步了解唐装的主要特征。2、学习对折后撕纸、卷纸的技巧,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民间艺术活动的乐趣。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活动准备:1、课件2、纸质唐装每组一件,圆纸片、长纸条每组若干,双面胶活动过程:一、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唐装的主要特征。1、出示身穿唐装的图片。师:他们穿的是唐装,你们见过唐装吗?2、出示几种唐装的图片。提问:和我们平时穿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观察唐装图片,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教师在幼儿发现的基础上介绍唐装的图案、扣子和颜色,引出团花和盘扣。3、小结:过年过节或结婚的时候都可以穿唐装,代表吉祥如意、幸福美满。二、观察操作材料,猜测团花、盘扣的制作。1、出示圆纸片和长纸条,分别提问它们可以做什么。2、示范用撕纸制作团花,用卷纸制作盘扣,并装饰唐装。三、小组合作完成唐装的装饰。1、提出要求。(1)利用圆纸片撕出好看的花型,长纸条卷出盘扣。(2)合理分工、小组合作。(3)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学会收拾整理。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四、作品展示,相互欣赏。1、师:你们装饰的唐装真漂亮,新郎新娘肯定很喜欢。2、以送唐装出活动室。教学反思: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第四篇范文:中班美术教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各种线装饰太阳的光芒,并大胆表现太阳的表情。2、通过绘画,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准备音乐,作画工具(记号笔、白纸人手一份),范画一张。活动过程一、律动:手指游戏。运动会场真热闹,前门开,后门开,旁边开,侧门开,所有的门都打开,稍息,立正,齐步走,全体解散。二、谜语导入:1、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呢藏在谜语里,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它是谁?(一个球,圆溜溜。雨天不见晴天有。白天出现,晚上不见。又红又园,照亮地面。)2、师:猜猜它是谁?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吗?3、:太阳是圆圆的,它的周围充满着光芒,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有了太阳就有了光明,太阳对我们人类的好处多的数不胜数。三、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作画。师:我们一起来画画太阳吧?先画什么?教师示范画一个圆(示范作画时,把圆形画在纸的中间),再画什么?(光芒)师:你用什么线来表示它的光芒?(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各种线条进行展示)师:太阳公公,也和我们的小朋友一样,有开心有伤心的时候,请你来画画有表情的太阳吧。四、幼儿作画,交代要求。1、画一个大圆在纸的中间,要画的大一点。2、用各种线条给太阳添画。五、教师讲评。教师拿几张具有代表性的画进行全班性点评。第五篇范文:中班美术教案一、活动目标:1.愿意自己动手制作泡泡,尝试利用泡泡印画来表示春天。2.能控制自己的小肌肉,较好地进行搅、撒、印等动作。3.愿意参与美术活动,喜爱春天,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二、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有玩过用泡泡澡搅拌后产生泡泡的经验;也在各种活动中尝试过印画。2.物质准备:泡泡澡若干、塑料盆(大小比纸张大)、人手一张绘画纸、抹布等三、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活动。教师以扮演泡泡形象导入活动小朋友们好,猜猜我是谁?今天“泡泡”和你们来做游戏,你们开心吗?咦!那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是的,春天到了,你的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呀想不想知道我——泡泡,怎么表现美丽的、五颜六色的春天呀!(二)介绍“泡泡澡”。师:你们什么时候、在哪儿看到过我呀(三)教师操作示范。1介绍“撒”颜料2.介绍印泡泡(四)幼儿操作1.教师交代操作要求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五)春天泡泡展第六篇范文:中班美术教案活动目的:能将树叶贴在小金鱼的尾部体验小金鱼的着急和快乐情绪活动准备:挂图、故事活动流程:出示挂图——寻找金鱼的尾巴——教师示范活动过程:导入部分1、出示挂图2、根据挂图教师创编故事(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有几条小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做游戏,忽然有的小金鱼尾巴不见了,小金鱼很着急,小金鱼说,小朋友们,我没有尾巴就不会游泳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我们帮小金鱼想想办法好吗?寻找金鱼的尾巴1、下位寻找树叶,教师引导幼儿在树叶中识别,找出最像小金鱼尾巴的树叶。2、找到后请幼儿回到位子上去小结:这下好了,小金鱼的尾巴找到了,让我们把尾巴送给小金鱼好吗?教师示范粘贴方法1、把树叶的一面涂上浆糊,贴在小金鱼的尾部,用手轻轻按一下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的延伸:让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中班美术教案(共6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搜索更多其他中班美术教案范文。
本文标题:中班美术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2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