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点击进入Word文稿课时作业学习·理解1.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Fe3+生成的是()A.硫酸B.氯水C.硫酸锌D.氯化铜答案B解析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后,发生反应:Fe+2HCl===FeCl2+H2↑;FeCl2溶液中滴入氯水:2FeCl2+Cl2===2FeCl3。答案解析2.许多富脂糕点的包装盒内都装有一小包黑色的还原性铁粉,长时间放置的糕点,其包装盒内的还原性铁粉往往会变成红棕色(主要成分是Fe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铁粉变成红棕色的过程中铁粉发生了氧化反应B.富脂食品长时间放置易被还原C.Fe2O3是还原产物D.如果在包装盒内放入Fe2(SO4)3,也可起到与铁粉同样的作用答案A答案解析长时间放置的铁粉会变成Fe2O3,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可知铁粉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的Fe2O3是氧化产物,A项正确,C项错误;由题给信息可推知富脂食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项错误;Fe2(SO4)3中铁元素呈最高价态,因此起不到同铁粉一样的还原剂的作用,D项错误。解析3.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a2+、Cl-、SO2-4B.Fe2+、H+、SO2-3、ClO-C.Mg2+、NH+4、Cl-、SO2-4D.K+、Fe3+、NO-3、SCN-答案C解析Ca2+与SO2-4生成微溶的CaSO4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酸性条件下ClO-与Fe2+、SO2-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四种离子互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C正确;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解析4.在下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的是()A.加入足量铁粉后的Fe2(SO4)3溶液B.Fe在Cl2中燃烧所得产物的水溶液C.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绿矾溶液D.加入氯水后的FeSO4溶液答案A答案解析A项,足量铁粉加入Fe2(SO4)3溶液中发生反应Fe+2Fe3+===3Fe2+,溶液中无Fe3+;B项,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C项,绿矾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Fe2+易被氧气氧化为Fe3+;D项,氯水可将Fe2+氧化为Fe3+。解析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B.稀H2SO4溶液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溶液反应:Ba2++SO2-4===BaSO4↓D.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Fe3++Fe===2Fe2+答案A答案解析稀H2SO4与铁粉反应生成的是FeSO4,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还有H+和OH-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2-4===BaSO4↓+2H2O;D项两边电荷不守恒,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解析6.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⑤答案C答案解析①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得到浅绿色溶液,①正确;②Fe3+与SCN-结合成红色的Fe(SCN)3,②正确;③不发生反应,实验方案及现象均错;④检验的是Cl-,与Fe3+的性质无关;⑤Fe3+与OH-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⑤正确。解析7.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约含2g铁,这2g铁在人体内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1)Fe2+Fe3+的转化时,①需要加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剂;若加入少量锌粒,能否实现②的转化___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具有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3)市面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的作用下转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氧化能实现Fe3+→Fe2+要加入还原剂,Zn具有还原性,能实现②的转化(2)还原(3)Fe+2H+===Fe2++H2↑答案解析(1)Fe2+的化合价为+2,Fe3+的化合价为+3,①是Fe的化合价升高,需加化合价容易降低的物质,即氧化剂;②中Fe3+―→Fe2+,要加入弱还原剂如Fe、Cu等,加入少量锌粒也能将Fe3+转化成Fe2+,若Zn过量则进一步把Fe2+还原为Fe。(2)维生素C可使Fe3+变成Fe2+,化合价降低,则维生素C作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3)人体胃酸为盐酸,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解析应用·实践8.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再滴加几滴新制的氯水后,混合溶液变成红色,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B.氧化性:Fe3+Cl2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物质D.Fe2+被氯水氧化成Fe3+答案B答案解析当加入Fe2+后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氯水后混合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CN-,同时也说明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物质,A、C项正确;B项,滴入新制的氯水后发生反应Cl2+2Fe2+===2Fe3++2Cl-,Fe3+与SCN-结合生成红色物质,上述反应也说明了氧化性:Cl2Fe3+,故B项错误。解析9.钢铁生锈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锈蚀过程主要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2Fe(OH)3===Fe2O3+3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锈蚀时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1molFe完全锈蚀的过程中转移3mol电子C.反应①和反应②中氧化剂都是氧气和水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腐蚀答案B答案解析A项,③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Fe在腐蚀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为Fe―→Fe(OH)2―→Fe(OH)3―→Fe2O3,可知1molFe失去3mol电子;C项,①②反应中的氧化剂均为O2;D项,由①②反应中均有H2O参加可知,在潮湿的环境中钢铁易被腐蚀。解析10.已知有下列三个实验:①向KMnO4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A答案解析由实验①可知氧化性:MnO-4>Cl2;由实验②可知氧化性:Cl2>Fe3+;由实验③可知氧化性:Fe3+>I2,A项正确;①~③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Cl2+2I-===I2+2Cl-,C项错误;实验②中Fe2+被氧化为Fe3+,仅证明了Fe2+具有还原性,D项错误。解析11.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甲、乙两组实验。甲组:检验含Fe3+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乙组:检验含Fe2+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下列试剂及加入试剂的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试剂选项甲组乙组A新制氯水、KSCN溶液氢氧化钠溶液B酸性KMnO4溶液KSCN溶液CKOH溶液溴水D溴水酸性KMnO4溶液答案B答案解析甲组,在Fe3+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2+时要排除Fe3+的干扰。所选试剂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能与Fe2+发生有明显现象的反应;二是与Fe3+不反应。酸性KMnO4溶液符合条件:5Fe2++MnO-4+8H+===5Fe3++Mn2++4H2O,现象为紫色变浅(或褪去)。乙组,在Fe2+存在的条件下,用KSCN溶液检验Fe3+,Fe2+无干扰。解析12.铁片投入下列溶液后,铁片质量减小,但无气体产生的是()A.稀盐酸B.Cu(NO3)2溶液C.稀H2SO4D.Fe(NO3)3溶液答案D解析Fe与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铁片质量减轻,但有气体产生;Fe与Cu(NO3)2溶液反应:Fe+Cu(NO3)2===Fe(NO3)2+Cu,铁片质量增加;Fe与稀H2SO4反应:Fe+H2SO4===FeSO4+H2↑,铁片质量减小,但有气体产生;Fe与Fe(NO3)3溶液反应:Fe+2Fe(NO3)3===3Fe(NO3)2,铁片质量减小,且无气体产生。答案解析13.将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固体无剩余。测得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08mol,放出气体0.224L(标准状况下)。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原混合物中n(Fe)∶n(Fe2O3)=2∶1B.向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C.无法计算原混合物的质量D.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答案A答案解析将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盐酸中,由于氧化性:Fe3+H+,所以依次发生的反应为①Fe2O3+6HCl===2FeCl3+3H2O;②2FeCl3+Fe===3FeCl2;③Fe+2HCl===FeCl2+H2↑;解析已知n(H2)=0.224L22.4L·mol-1=0.01mol,设铁的物质的量为x,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y,则由氯元素守恒得2(x+2y)=0.08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得2x=2y+2×0.01mol。解得x=0.02mol,y=0.01mol,故A项正确,C项错误;因为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含Fe2+不含Fe3+,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B、D项错误。解析14.某学生设计了一个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在试管B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1~2min立即加入2mL液体石蜡,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具支试管A中加入稀硫酸和略微过量的铁粉,试分析铁粉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连接好导管,同时打开活塞,当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平稳时,关闭活塞,这时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试管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试管B中生成的氢氧化亚铁遇到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除去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O2,并防止O2再进入溶液(2)确保溶液中不存在Fe3+(3)溶液经导管进入试管B生成的H2使试管A、B内产生了压强差产生白色沉淀(4)4Fe(OH)2+O2+2H2O===4Fe(OH)3答案解析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容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应避免其与氧化性物质接触。解析迁移·创新15.已知:I2遇淀粉溶液变蓝。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组同
本文标题: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3章 第1节 铁的多样性课时作业课件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23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