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习·理解1.以下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乙醇的空间填充模型为B.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C.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D.羟基的电子式为·O······H答案A答案解析A中图形为乙醇的球棍模型,A错误;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B正确;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C正确;羟基的电子式为·O······H,D正确。解析2.下列各种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水和苯B.水和乙醇C.碘和酒精D.乙醇和汽油解析苯和水不互溶,能用分液漏斗分离,A正确;乙醇和水能以任意比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B错误;碘易溶于酒精,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C错误;乙醇和汽油能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D错误。解析答案A答案3.下列有关乙醇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B.由于乙醇能够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C.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答案C答案解析由于乙醇能够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乙醇中的水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应该用先加氧化钙后蒸馏的方法除去乙醇中的水,C错误。解析4.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B.钠块熔化成小球C.钠块沉入乙醇中D.发出“嘶嘶”声答案C答案解析钠的密度大于乙醇,会沉入乙醇中,A错误,C正确;钠和乙醇的反应放热很少,不足以将钠块熔化,B错误;钠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但钠和乙醇的反应缓慢进行,不会发出“嘶嘶”的响声,D错误。解析答案A答案解析羟基个数与被置换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1,三种醇与钠反应放出等量的氢气,则三种醇提供的羟基数相同,因此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3=6∶3∶2。解析6.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所示,由如图得出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B.反应中有“红→黑→红”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C.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D.生成物是乙醛答案A答案解析乙醇被氧化成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A错误;在反应中铜(红色)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铜(黑色),然后氧化铜又被乙醇还原为铜,因此反应中有“红→黑→红”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判断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成物是乙醛,D正确。解析7.在常压下和100℃条件下,把乙醇汽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其混合气体为VL,将其完全燃烧,需消耗相同条件下的氧气的体积是()A.2VLB.2.5VLC.3VLD.无法计算解析1体积乙醇和乙烯均消耗3体积氧气。解析答案C答案应用·实践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C.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D.乙烯与水加成可生成乙醇,可用于制食用白酒答案D答案解析乙醇调制的酒可以饮用,也可以用作厨房调味品,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A正确;常用于医疗消毒的酒精是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B正确;乙醇分子中含—OH,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C正确;乙烯与水加成可生成乙醇,工业上利用乙烯直接水化法制得的乙醇中往往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杂质,不能用于制食用白酒,D错误。解析9.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醇是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B.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乙醇属于烃类物质D.无水硫酸铜常用于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答案C答案解析乙醇是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A正确;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乙醇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类物质,C错误;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乙醇不能,D正确。解析10.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己烯、甲苯、乙醇、四氯化碳四种无色液体,这种试剂是()A.溴水B.盐酸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紫色石蕊试液答案A答案解析加入溴水,己烯、甲苯、乙醇、四氯化碳四种无色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后的现象:溴水褪色、分层后有色层在上层、不反应不分层、分层后有色层在下层,可鉴别,A正确;加入盐酸,都不反应,己烯、甲苯密度都比水小,不能鉴别,B错误;己烯、甲苯、乙醇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不能鉴别,C错误;四种无色液体与紫色石蕊试液都不反应,且己烯、甲苯密度都比水小,不能鉴别,D错误。解析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FeBr3作催化剂,苯和溴水发生反应可生成无色、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溴苯B.将铜丝弯成螺旋状,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做乙醇被氧化为乙醛的实验C.用AgNO3溶液验证三氯甲烷中是否含有氯元素,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D.可以用水鉴别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三种有机物答案B答案解析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苯和溴水不反应,A错误;铜丝加热变黑生成CuO,再与乙醇发生氧化反应,重复几次,完成乙醇被氧化为乙醛的实验,实验合理,B正确;三氯甲烷属于非电解质,不会电离出氯离子,C错误;硝基苯、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密度都比水大,不能鉴别,D错误。解析12.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C答案解析乙醇沸点低,易挥发,故可以被检测,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解析13.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空间填充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与溴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丁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B答案解析由图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甲烷性质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则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B正确;苯与溴水不反应,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解析14.为了探究乙醇和钠反应的原理,做如下实验:甲:向试管中加入3mL乙醇,放入一小块钠,观察现象,并收集、检验产生的气体。乙:向试管中加入3mL乙醚(CH3CH2OCH2CH3),放入一小块钠,无气体产生。回答以下问题:(1)简述检验实验甲中产生的气体的方法及作出判断的依据:_________。(2)从结构上分析,选取乙醚作参照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将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冷烧杯,若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并且杯壁有水滴,则证明该气体是氢气(2)乙醇分子中含有乙基和羟基,乙醚分子中含有乙基(3)乙基上的氢不能与钠发生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答案解析(1)试管中加入乙醇,放入一小块钠,二者会发生反应得到乙醇钠和氢气,氢气的检验方法:将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冷烧杯,若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并且杯壁有水滴,则证明该气体是氢气。(2)乙醇分子中含有乙基和羟基,乙醚分子中含有乙基,故选取乙醚作参照物,说明与钠发生反应的为羟基。(3)乙醇分子中含有乙基和羟基,乙醚分子中含有乙基,向试管中加入3mL乙醚(CH3CH2OCH2CH3),放入一小块钠,不发生反应,故与钠反应的物质中需含有羟基氢,羟基中的氢原子能和金属钠反应得到氢气。解析迁移·创新15.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乙醇被氧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加热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回答下列问题[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Cu2O沉淀]:(1)写出装置b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e处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3)d处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使a中的乙醇平稳汽化成蒸气,可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_。(5)能证明乙醇被氧化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答案(1)2CH3CH2OH+O2――→Cu△2CH3CHO+2H2O(2)制取O2(3)防止f处的水蒸气进入c装置并与无水硫酸铜发生反应而干扰实验结果(4)将试管a放入78℃或稍高于78℃的热水浴中(5)c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晶体,取下试管f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答案解析该实验的原理为2CH3CH2OH+O2――→Cu△2CH3CHO+2H2O。结合实验原理推测题给装置的作用:e装置的作用是制取O2;a装置的作用是将无水乙醇转化为蒸气且与O2充分混合;b处发生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乙醇催化氧化生成的水;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f中的水蒸气与c处的无水CuSO4粉末反应而干扰实验结果;f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乙醛。解析
本文标题: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1课时作业课件 鲁科版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2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