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时空观念1839年签订《南京条约》1840年6月1842年8月1856年10月1860年10月1876年1878年1894年9月1895年4月1900年1901年火烧圆明园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海战签订《马关条约》签订《辛丑条约》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中外对比】中外联系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与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较量,注定了中国的失败,中国开始了屈辱的近代史。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面对面“过”考点虎门销烟(识记)[八上P1~P2]考点1时间、地点:1839年6月3日至25日、广州虎门海滩领导人:林则徐经过:1839年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当众销毁。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成为国际禁毒日(6.26)的起源。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理解)[八上P3~P5]考点21.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发动国:英国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2)重要原因:英国要扭转贸易逆差,保护鸦片走私,打开中国大门;(3)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经过:(1)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2014.23、2012.22](2)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3)1842年8月,英舰侵入到南京江面,清政府向英军求和。结果:清政府战败,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影响:(1)社会性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016.25、2012.22](2)主要矛盾: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成为最主要的矛盾;(3)革命任务:从此,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4)社会经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5)思想方面: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如林则徐、魏源等)2.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危害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015.22、2013.27(1)]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赔款赔款2100万元开创赔款先例,增加人民的负担开放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破坏贸易自主权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商定关税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关税自主权主要内容影响割地《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2015.22]赔款开放口岸商定关税【巧学速记】《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赔二一,广厦福、宁海地,关税协,真可气。火烧圆明园(理解)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识记)[八上P7~P8]考点3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攻入北京,抢劫并焚毁了圆明园。这次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火烧圆明园:焚掠后的圆明园残迹1860年10月初(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西郊圆明园,疯狂抢劫,为掩饰罪行,将圆明园焚毁。火烧圆明园,不仅给中华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2015.4]3.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大肆侵占中国领土。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侵占新疆南部及北部的一些地区,沙俄出兵强占伊犁。经过:(1)1876年,左宗棠分三路进军新疆,制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2014.23](2)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意义:(1)粉碎了英俄企图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统一;(2)设立新疆行省,对巩固西北边防、开发边疆有积极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识记)[2018年是左宗棠收复新疆140周年][八上P12~P13]考点41.甲午中日战争[2014.7、2013.27(3)]时间:1894~1895年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拓展海外市场;(2)外部原因:朝鲜爆发农民起义,给日本以可趁之机;(3)客观原因:中国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经过:(1)1894年7月,丰岛海战,战争爆发;(2)黄海海战:1894年9月,日本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北洋舰队损失惨重,同时也给敌军以重创;甲午中日战争(理解)[八上P13~P15]考点5(3)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在旅顺进行疯狂大屠杀,杀死居民18000人;(4)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2.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危害割地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2016.4、2013.27(3)]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加重人民负担,加剧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通商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外国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设厂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列强开始向中国输出资本(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1)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极大地促进了救亡图存意识的觉醒;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出现“实业救国”热潮;(4)对日本:日本利用巨额赔款发展军事、教育、经济等,很快跻身于帝国主义国家行列。4.邓世昌(识记)主要事迹:1894年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冲撞日舰“吉野号”,壮烈殉国。评价:邓世昌的壮烈牺牲,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光绪帝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考点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识记、运用)[八上P17~P2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识记)时间:1900~1901年原因: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经过:1900年6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由英国人西摩尔率领,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大沽口、天津等地阻击侵略者;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结果:1901年,英、俄、德、美、日等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2012.4]2.《辛丑条约》(运用)项目主要内容危害割地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本息共计9.8亿两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的空前勒索,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毁炮驻兵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项目主要内容危害划使馆界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大本营禁反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最能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最能体现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项目影响割地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15.22]毁炮驻兵划使馆界禁反帝【巧学速记】《辛丑条约》:赔款4.5亿、禁反帝、拆炮台、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异同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比较。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时间1842年1895年1901年签订地点南京日本马关北京内容割地香港岛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款2100万元2亿两白银4.5亿两白银开放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其他协定关税开设工厂禁止反帝、允许驻军、划使馆界拓展提升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特征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外国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进行资本输出的特点赔款最多的条约,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关系(1)三个不平等条约都有赔款内容;(2)有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内容的是《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3)使日本得到赔款的有《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4)使英国获得赔款的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相同点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使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都使中国社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归纳总结】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鸦片战争(又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和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2.近代一系列侵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能得到什么教训?原因:(1)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力抵抗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攻。(2)内因:清政府的腐败,经济、武器装备落后,军官无能,指挥不当等。(3)外因:工业革命后,英国等国综合实力强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具有掠夺性。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要学习科学技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3.近代列强侵华的演变及其特征。时期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主要为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侵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攫取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20世纪20年代初华盛顿会议上,《九国公约》的签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时期特征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妄图独霸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以华制华,攫取在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特权4.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开放的趋势是什么?通商口岸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1)趋势:从数量上看,越来越多;从分布上看,由沿海到内地。(2)影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便利了列强经济侵略;客观上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近代化。【认识启示】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和启示。(1)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或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启示:它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青少年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的启示:从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身上,我们能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学习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衡阳6年真题面对面(2012~2017)命题点1侵略战争1.(2015衡阳4题)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
本文标题:湖南省衡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 列强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98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