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信息安全与信息伦理实验
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信息安全与信息伦理实验邢台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息安全与信息伦理实验实验项目2-信息伦理实例分析授课教师张江霄专业班级18物联网本1学号20211031202学生姓名余沛航系部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21~2021学年度第1学期实验二信息伦理实例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信息伦理学的相关概念。2.了解常见信息伦理相关事件的解决方案。二、实验环境1、Windows7操作系统三、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1、12月12日上午,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在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席卷朋友圈。文中以第一人称为写作手法,探访了几家装有360智能摄像头的店铺,指明这些店铺并未贴有直播告示,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质疑其侵权用户权利。几小时内,该文阅读量达10万+。12月12日下午,360向新浪科技回应称,已关注到该文章,水滴平台强制要求商家在直播区域设置明显直播提示,张贴提示贴纸以提示顾客,对不按要求告知用户的机主,有权强制要求停止直播。12月12日晚间,360官方公众号发表声明文章《一位95后水滴直播PM致92年小姐姐:谢谢你盯着我们看!》文中称,早期360智能摄像机和App是没有水滴直播功能,因为后来陆续有用户反馈建议才开启了直播功能,加在360智能摄像机,默认不开启,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开启。12月13日上午,360创始人周鸿祎个人公众号《老周开讲》发文称被黑公关。12月13日下午,周鸿祎现身媒体座谈会。直指称该事件背后有黑手,他打算拿出几个比特币做悬赏,找出“幕后黑手”。周鸿祎还强调,360智能摄像机的主要功能是安防模式,是否开启直播功能,完全取决于购买的商家自主决定。12月13日晚间,公号作者陈菲菲写文章对周鸿祎言论进行回应。“您在今天下午对媒体说在想得罪了谁,我来告诉您得罪了谁,您得罪了消费者,得罪了普罗大众;您想知道幕后黑手是谁,幕后黑手就是他们”,陈菲菲说,此事中,她从始至终没有收一分钱,也无人指使,也不代表任何人的利益,“我个人和我公司的账目可以接受权威部门的审查”。12月13日晚间,360再次发文《水滴直播遭遇黑公关事件:92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年女生究竟撒了什么谎?》360表示,92年女生编造了两大谣言,谣言一是360智能摄像机只要在工作就是在直播,谣言二是360免费给商家送摄像机,获取直播内容。水滴直播表示,已对黑公关内容及数据进行提取保存,并将对造谣者提起民事诉讼。12月14日起,360将水滴直播平台上所有涉及到有人员流动的公共场所的直播全部下线,仅保留精准扶贫、生态农业等纯公益性直播。12月14日上午,有媒体报道,在不雅视频的画面中,多次出现360智能摄像头Logo。12月15日下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宣布,近日媒体反映网络上大量传播利用某企业网络摄像产品录制的不雅视频等有害信息情况,“扫黄打非”办公室已协调相关部门深入调查。一经查实,将予以严惩,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2月19日上午,人民日报评水滴直播隐私风波:平台应承担审查义务。12月20日上午,360官方宣布主动、永久关闭水滴直播平台。案例分析在商场、商店、公路、学校等公共场所放置摄像头十分常见,这些摄像头一般承担者公共场所的安防作用,拍摄画面由商家、学校保安部门、公安局等单位保存,画面通常不会公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有人在家里等隐私场所安放摄像头,这些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一般是使用者用以保护自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通常也不会公开。2021年12月,360平台被曝出旗下的智能摄像头的拍摄画面被上传至360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旗下的直播平台“水滴直播”上,随后引发了网络上关于公共场所的个人隐私保护的思考。一、公共场所摄像头泄露隐私的成因(一)基于平台层面——平台监管不力,受利益诱惑直播隐私随着直播的发展,直播市场的问题也逐渐浮现。“许多直播平台功能架构、产品界面、直播内容趋于一致,并没有形成差异化的市场格局。”[1]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许多平台违规进行色情直播或其他隐私直播。在“水滴直播事件”中,平台利用人们的窥私欲,擅自上传公共场所甚至是隐私场所的拍摄画面。在“水滴直播事件”中,网友们最关注的一点就是360只能摄像头的拍摄画面是否被实时传送至直播平台。虽然360方面表示,直播模式是默认关闭的,由使用者操作后开启,但是普通人在不知觉下“被直播”的事实却是无法解释的。在利益的驱使下,平台为了获得市场效益,选择让渡社会效益,甚至不惜违法。其次,若真如平台所说,360摄像头的直播模式是默认关闭的,那么则是摄像头使用者的责任。但直播平台除了提供平台作用的同时,还应该承担监管的责任,平台应该对直播内容、场所等进行严格监管,避免淫秽色情直播和隐私场所的直播。“水滴直播事件”直接投射出360对其直播平台监管不力,以及直播平台本身对直播内容监管不力的问题。(二)基于传播者层面——商家缺乏直播伦理与媒介素养商家作为传播者,其在直播过程中的角色就是“主播”,为了获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得点击量和利益,许多主播缺乏媒介素养,无视直播伦理与网络法律法规,直播内容只求吸引眼球,使自身获得更大利益。若事实真如360所说,摄像头的直播模式是由商家启动的,360没有开启直播的权限,那么商家无疑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陈菲菲在公号文章中提道,在被直播的场所中,商家并未做明显标识提醒人们正在直播,无论商家使用摄像头直播的主观原因是利用直播获利,还是仅仅作为安防保障,都造成普通人在无意识中被直播的客观事实,这是商家缺乏直播伦理和媒介素养的体现。(三)基于受众层面——窥私本能的体现与观众审美低俗化“一般而言,人们本身都有窥探隐私、猎奇和期盼交流的心理,网络中不断涌现的封建迷信、打野打猎直播等内容激发了用户的好奇心,也释放了用户的求奇求异、颠覆常规的心理。”[2]网络社会的匿名性为网友满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公开的私欲提供了条件,在匿名的网络社会中,网友通过观看隐私直播等内容来满足自己的窥私欲和猎奇心理。因此为了迎合网友的需求,获得市场效益和知名度,不少主播的直播内容涉及淫秽、色情和隐私内容。而观众的低俗审美使主播获得了效益和知名度,巨大的效益驱使越来越多的主播的直播内容偏向这个趋势。四、实验小结在“水滴直播事件”中,可以将平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供智能摄像头设备的360公司,二是进行直播的水滴直播平台。第一,智能摄像头设备的提供方应该针对购买摄像头的个人和商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家建立不同的资格审查制度,对购买摄像头的个人和商家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摄像头安装在公共卫生间等公共隐私场所,同时对购买和安装摄像头的用户信息进行备案,一旦发现用户利用摄像头侵犯他人隐私,摄像头提供方应该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直至查出“幕后黑手”。第二,“当前网络直播中存在监管力度弱、监管队伍建设有待提高等问题,对网络中不断涌现的失范行为未能实现有效遏制。”在直播中,直播平台是重要一环,直播平台应该主动肩负起“把关人”的责任,对直播场所和直播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严格按照国家针对直播制订的法律法规,对违规内容和主播进行停播、关闭直播间、封锁账号等处罚;同时,完善网友举报机制,及时回应网友的举报,做出相应措施;另外直播平台应该完善实名制,提高主播与一般用户的门槛。
本文标题:信息安全与信息伦理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52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