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课题申报范文:2330-《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1、问题的提出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如何紧跟上时代步伐,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当今教师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在新课程标准中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更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2、课题界定《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英语提供了多种多媒体的手段,多种类型的平台和多方位的空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课堂中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使各种教育技术和手段科学、合理、恰当、简约的为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服务。”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进入小学英语课堂,成为课堂中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主流技术。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21世纪又被称为信息技术时代。国外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大力探索与改革教学方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协同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法、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学习的改革实践等。美国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教学方法从陈旧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多样化,从效仿欧洲而一跃成为世界的样板。在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率先出现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几年的整合研究充分发挥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潜力,推动了整个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突破,推动力美国教育改革,也为其他国家的研究提供力可借鉴的经验。我国政府根据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和我国发展的总体战略,及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从2001年开始用5年-10年,“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和信息技术课的开发,为培养和提高人的信息素质和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4、选题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研究,使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创新成果的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先进的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产生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高。5、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着重在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解决当前学校多媒体教育设备和资源在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推进校本教研向深层次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新课程的改革,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和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真正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1、课题理论依据: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我们确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就是要引领我校教师自觉高效地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办学质量。2、研究目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的主要工具,是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整合的重要元素,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有效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实现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以及现代教育资源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好它的信息展示、师生互动、资源管理、知识建构的平台作用,探索出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般规律,总结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法.3、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主要达到了如下目标:(1)、通过实践方面的研究,发表一些教育技术应用的模式报告,探索出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整合模式,设计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以信息技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实施方案。(2)、通过实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努力发展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智能。(3)、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实验,使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4、研究假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创新成果的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先进的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以教育信息化为依托的课堂教学,其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多样性,教学信息传递的高容量、高效率和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交互性和个别化,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活泼,其智力、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产生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高。6、创新之处(1)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了英语课堂面貌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既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服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平台。(2)巧用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涵盖量大,从视觉到信息量上无不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冲击与震撼,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益。(3)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形式多样,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自发自愿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利用信息技术行资源共享,互动互学利用信息化教学能与学生充分互动,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技术基础。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①、创造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有效整合的外部条件。A、加强对课题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B、努力提高现有硬件设备的利用率,改革硬件设备的管理方式C、加强资源库的建设,努力搜集、购进、整理、改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自制研发的课件教案。②、实施有效措施,健全学校科研、实验机制。A、建立校长挂帅地总课题组,健全课题组学习机制。B、加强校本培训,实现学校师资培训进一步信息化。C、想方设法谋求现代信息技术(校园网络)与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全面整合。D、努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不断反思、探究、寻找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有效对策,创造整合的内、外条件策略。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行动研究法(3)、案例研究法(4)、比较研究法(5)、经验总结法3、技术路线(1)、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学的结合点、有效措施。(2)、研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的教学环境中,从教学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方式等多方面探究信息技术对课程的影响力。(3)、通达探索,树立新的教育技术观念,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使媒体成为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和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身潜能的工具(主要观点)。(4)、找到能合理有效的在恰当的时候,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措施,达到现代信息技术或校园网络与小学英语学科最佳整合。4、实施步骤启动阶段:2016年6月~2017年7月填写《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组建课题小组,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帮助。学习教育理论、召开开题论证会议、拟订课题报告,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可行性调查论证,撰写课题的实施方案,完成研究分析报告。实施阶段:2017年10月~2018年3月(1)、根据各子课题实施计划、方案展开研究、定期召开实验教师会议,开展研讨活动,交流经验,探索规律。、有针对性、递进性地学习专家专题讲座,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育理论水平,以理论为支撑,拓展研究思路。、定期(多次)开展多项有层次性的教研活动,展示阶段性研究效果,提高课题研究的影响力与辐射度。(2)、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各种案例,有针对性撰写研究文章,汇总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推广阶段:2018年3月-2018年5月总结出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英语学科的模式或有效方法,反思、完善实验研究,完成课题的结题。重点进行研究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结题报告的撰写,阶段成果为总结论文。撰写课题实验报告、专家评审、召开结题会。进行研究成果展示,申报科研成果评选并申请课题鉴定。
本文标题:课题申报范文:2330-《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21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