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一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3.★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D)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解析:碳酸钠与硫酸反应可直接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可以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可以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氧化铜与酸反应可生成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氧气与氢气点燃生成水,氧气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锌等金属与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金属铁,铁与硫酸或可溶性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与氯化钡反应可生成氯化亚铁。10.★[2016·杭州中考]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A)A.硫酸钠B.碳酸钠C.盐酸D.氯化钠解析:加入石蕊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一定呈酸性,存在H+,不存在,加入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硫酸根或碳酸根存在,综合2个实验,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所以加入的酸应该是硫酸,那么残留液中一定有大量的硫酸钠。CO2-315.★[2016·唐山二模]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常用的调味品,E、F的俗称分别是熟石灰、纯碱。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1)写出A、B的化学式:A__NaHCO3__,B__NaCl__。(2)在物质的分类中,D属于__氧化物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3)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O===Ca(OH)2__。(4)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解析:由A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结合图中信息确定A是NaHCO3,B是常用的调味品,推得B是NaCl,E、F的俗称分别是熟石灰、纯碱,得出E是Ca(OH)2,F是Na2CO3,由C能生成E,D能生成F推出C是H2O,D是CO2。17.★(5分)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NaOH溶液80g,过滤,得到滤液175.1g。请计算:(1)该反应生成沉淀__4.9__g。(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设100gCuSO4溶液中所含CuSO4的质量为x。CuSO4+2NaOH=====Na2SO4+Cu(OH)2↓16098x4.9g16098=x4.9gx=8g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g100g×100%=8%答: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4.★[2016·南宁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B)A.NaOHNa2CO3H2SO4B.NaClNa2SO4Na2CO3C.NaClBa(NO3)2K2SO4D.CuSO4Na2SO4NaOH解析:A中氢氧化钠、碳酸钠都不能与硫酸共存;B中三种钠盐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可共存;C中硝酸钡与硫酸钾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者不能共存;D中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二者不能共存。6.★[2016·镇江中考]如图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C)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①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②由NaNO3转化为碳酸钠,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钠盐,而硝酸盐和钠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③硝酸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第十一单元专项突破提升训练10.★[2016·衡水二模]某校化学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他们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已知:BaSO4、BaCO3、CaCO3、Mg(OH)2均难溶于水,Ca(OH)2和MgCO3微溶于水,除BaSO4外,它们均能溶于盐酸]。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搅拌,加速溶解__。(2)第⑤步操作的名称是__过滤__。(3)“蒸发结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火柴、玻璃棒、酒精灯、__蒸发皿__。(4)实验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__。(5)滤液中加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除去滤液中的NaOH和Na2CO3__。(6)利用提供的沉淀试剂,再写出一种添加试剂的操作顺序:__③②④⑥__(填序号)。解析:(1)玻璃棒搅拌溶液可以加速溶液对氯化钠的冲刷,使粗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加快;(2)经过⑤步的操作后分出了滤液和沉淀,故该步操作是过滤;(3)在蒸发过程中,还需用到蒸发皿;(4)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碳酸钙沉淀;(5)通过前面的反应除杂后,滤液中的杂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适量盐酸可将其除去;(6)根据物质除杂和净化的原理,还可以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离子,再加入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最后加入适量盐酸除去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故添加试剂的顺序可以是③②④⑥。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搅拌,加速溶解__。(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未用玻璃棒引流__。(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__①⑤②③⑥④__(填操作序号)、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出现较多固体__时,停止加热。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①②③__(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解析:(1)操作③是溶解,溶解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能加速粗盐的溶解。(2)操作⑥是过滤,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将要过滤的混合物引流到漏斗中。(3)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为:称量、溶解、过滤、蒸发,所以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4)蒸发结晶时不能等到全部的溶剂蒸干后再停止加热,应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还有少量水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5)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溶液导致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实际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因素有多方面:从溶质角度考虑是所取的溶质质量偏小,从溶剂角度考虑是所取的溶剂质量偏大。如果提纯得到的精盐不纯含有杂质、称量时砝码端没有放纸片,而被称物质端放纸片都会导致取用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因此①②是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因素;量取水的体积时如果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故③也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会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本文标题:(河北专版)九年级化学 重点题目精讲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1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