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1课时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考点一血液、血管和血型考点二心脏和血液循环考点研读课堂互动考点一血液、血管和血型考点二心脏和血液循环泰安考情1.(2017泰安,7)下面是人体四种生理过程的流程表达式,其中错误的是 (B)A.人在平静时吸气: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入肺B.人体的肺循环路线:右心室→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左心房C.尿素排出体外经历的结构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D.受精卵在人体内生长发育经历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泰安真题胎儿答案B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B错误。2.(2016泰安,9)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A.a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左心室B.与a相比,c管壁厚,弹性大C.a中的血液是静脉血,c中的血液是动脉血D.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答案C从图中血液含氧量的多少、血压的高低,可判断出a是肺动脉,b是肺部毛细血管,c是肺静脉。a肺动脉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A错误;肺静脉与肺动脉相比,管壁薄,弹性小,B错误;a肺动脉中的血液是静脉血,c肺静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C正确;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D错误。3.(2017泰安,18)人在不同状态下,脉搏、血流量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请根据图解分析回答问题: (1)图1表示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某器官的速率。试分析①骨骼肌在运动时血流量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生理意义:血流量增大,为骨骼肌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为骨骼肌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②皮肤在运动时的血流量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生理意义:血流量增大,加快废物排出,调节体温;③冠脉循环在运动时血流量增大,心脏收缩舒张的能力增强,可以为血液循环提供充足的动力。(2)据图1中运动及休息时胃、肠内的血流量变化,你认为应养成怎样的生活或运动习惯?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3)甲、乙、丙三位同学为比较谁的心脏更健康,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分别测量在运动前静坐时的脉搏频率;②分别做如下运动:甲散步,乙慢跑,丙快跑,运动3分钟后停止;③在运动3分钟时、运动停止3分钟时、运动停止6分钟时,分别测量每人的脉搏频率,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图2:运动停止时,甲同学的脉搏频率变化最大。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3人中丙的心脏最健康。他们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丙在静坐时脉搏频率最小;运动时脉搏频率变化小;停止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快(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至少答出两点)。为使实验更严谨,请为上述实验提两点改进建议:让三个人进行相同的运动;重复测量,取平均值。解析(1)①运动时,全身骨骼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流经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大,为骨骼肌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②皮肤的附属物有汗腺,汗腺分泌汗液,汗腺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③运动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提供动力,输送给骨骼肌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2)饭前、饭后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饭前、饭后不宜做剧烈运动。(3)据图2可见:甲的脉搏频率最大,丙在静坐时脉搏频率最小,运动时脉搏频率变化最小,停止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最快,可见丙的心脏最健康。为使实验更严谨,请为上述实验提两点改进建议:让三个人进行相同的运动;重复测量,求平均值。4.(2016泰安,27)火灾发生时,我们身体会作出什么反应?请分析回答:(1)发生火灾时人体会作出一系列反应,如迅速逃跑、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惊恐紧张等,完成上述系列反应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在眼和耳中,感受火焰、燃烧发出的声音等刺激的感受器分别是视网膜和耳蜗,火灾时人体作出的一系列反应,依赖神经(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2)迅速逃跑时通过呼吸作用为肌肉收缩提供大量的能量,这一生理过程主要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完成的。与此相适应,为了获得大量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在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顺序可换)进行交换的速率加快。同时心跳加快、血液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加快,四肢肌肉细胞得到充足的氧,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流入心脏的右心房。(3)人体对外界或内部刺激发生的反应是有规律的。如火灾发生时人会逃离,遇浓烟人会捂鼻低行,人逃离时由于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人体呼吸、心跳相应加快等。这些反应的规律性表现在:人体能调节生命活动,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考点一血液、血管和血型1.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的组成: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①分层现象,如图所示:考点研读血液是由②血浆和③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血常规化验单中,“RBC”表示④红细胞;“WBC”表示⑤白细胞;“Hb”表示⑥血红蛋白;“PLT”表示⑦血小板。(2)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的图像如图:图中A为⑧白细胞,B为⑨血小板,C为⑩红细胞。其中体积最大,有细胞核的是 白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的是 红细胞;形状不规则,较小的是 血小板。(3)血细胞的功能:a.红细胞的功能: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红细胞中有一种红色的含 铁的蛋白质叫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在含氧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会患贫血,应多吃含 蛋白质和 铁质丰富的食物。b.能做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的是 白细胞,它能吞噬病菌,对人体有 防御、保护作用。患急性炎症时 白细胞增多。c.血小板有 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血小板过少,一有伤口便 流血不止,血小板过多血管内易形成 血栓。总之,血液具有 运输、防御和保护等功能。2.血管——血流的管道(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a.选择尾鳍色素 少的活小鱼,便于观察。b.用浸湿的棉絮把小鱼 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是为了维持小鱼 正常呼吸,以便小鱼安静。c.用 低倍显微镜观察。模式图如下: (2)血管的类型及功能:a.动脉把血液从 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特点是: 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一般分布 较深。b.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是 静脉,静脉的特点是: 管壁较薄,弹性较小,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有 防止血液倒流的 静脉瓣。c.毛细血管连通于 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特点是: 管内径很小,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 组织细胞充分进行 物质交换。3.血型与输血在人的ABO血型系统中,血液可分为 O型、A型、B型、AB型四种;输血以 输同型血为原则。考点二心脏和血液循环1.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1)心脏的壁心脏壁主要由 肌肉组织构成,具有 收缩、舒张的功能,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因为: 左心室收缩把血液泵至主动脉并输送至全身各处,距离最远。(2)心脏的瓣膜心脏和血管内有各种瓣膜( 心脏和动脉间的动脉瓣、心房和心室间的房室瓣、四肢静脉内的静脉瓣),保证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只能沿静脉→ 心房→心室→ 动脉的方向流动。(3)心脏的腔及相连的血管注:实线表示动脉血,虚线表示静脉血。▶巧学妙记心脏四腔与相连血管记忆方法房在上,室在下;房连静,室连动;左右不通,上下通。(4)心脏跳动一次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 心率。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75次/分。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途径 注:实线表示动脉血,虚线表示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3.关注心血管健康(1)动脉粥样硬化是 脂类物质堆积使动脉管壁 增厚导致的,是常见的心血管病。(2)要保持心血管健康,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参加锻炼、均衡饮食、禁止吸烟和酗酒、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等。考点一血液、血管和血型课堂互动1.血液成分比较成分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颜色淡黄色、半透明红色白色白色形态特点液体,含大量水数量最多,成熟的无核,呈两面凹陷的圆饼状,含血红蛋白数量少,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个体最小,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输氧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促进止血,加速凝血2.血常规化验单说明下表是我国有关RBC、WBC、Hb、PLT的正常参考值和说明。检查项目正常参考值说明英文缩写中文名称RBC红细胞男:(4.0~5.5)×1012个/升女:(3.5~5.0)×1012个/升人体在运动、饱食和缺氧等情况下红细胞数会暂时增加。贫血时,红细胞数会明显减少WBC白细胞(4.0~10)×109个/升人体在失血、剧痛、烧伤、炎症、患白血病等,以及女子月经、妊娠和分娩时,白细胞数会明显增加;在药物中毒、骨髓造血机能损害等时,白细胞数会明显减少Hb血红蛋白男:120~160克/升女:110~150克/升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会明显减少PLT血小板(100~300)×109个/升血小板数过少,机体会异常出血;血小板数过多,机体易形成血栓等3.三种血管比较血管特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模式图 管壁、弹性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壁较薄,弹性小非常薄,由一层细胞构成管径小大,四肢有静脉瓣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快慢最慢血流方向心脏→身体各处身体各处→心脏最小动脉→最小静脉图示 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4.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1)数量多、分布广,使得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都能进行物质交换。(2)管腔细、管径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使得血细胞所携带的养料和氧气能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3)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使得血细胞所携带的物质很容易透过薄管壁进行物质交换。(4)血流速度慢,使血细胞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物质交换。5.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的变化血液流经后成分发生显著变化的几个毛细血管:(1)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2)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3)肾脏的毛细血管: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尿素等废物少的静脉血。(4)大脑中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6.区分动脉和静脉、动脉血和静脉血名称区分根据注意事项血管动脉血流方向动脉里面不一定流动脉血,静脉里面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血液动脉血血液中含氧量,与营养物质无关静脉血7.多种血型、输血的原则和成分输血(1)血型:人类的血型除了ABO血型外,还有其他血型系统,Rh血型就是常见的人类血型系统之一。(2)输血的原则:在人的ABO血型系统中,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少量输血时O型血可以为其他血型供血;AB型血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血。(3)成分输血:临床上,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而不需要输入全血,这就是成分输血。例1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各社区定期组织老年人进行体检,如图是李大爷的血涂片和血液化验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化验项目测定值正常参考值RBC(红细胞)3.8×1012个/L(4.0~5.5)×1012个/LWBC(白细胞)6.8×109个/L(4.0~10)×109个/LHb(血红蛋白)85g/L120~160g/LPLT(血小板)210×109个/L(100~300)×109个/LA.①是红细胞,呈球状,具有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功能B.②是白细胞,能吞噬进入人体的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③是血小板,有细胞核,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D.根据化验结果判断李大爷可能患贫血,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答案D红细胞
本文标题:(泰安地区)2019年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1课时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6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