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一、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平均速度的测量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2.安装纸带。3.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电源上(电源频率为50𝐇𝐳),电磁打点计时器接V低压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𝐕电源。4.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交变4~6交变220交变一、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平均速度的测量5.取纸带上能够看清的某一点为起始点0,后面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用1,2,3…标出这些计数点,则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𝚫𝒕=𝐬。6.用刻度尺测量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7.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𝚫𝒙。8.利用公式𝒗=计算纸带上各相邻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0.1𝚫𝒙𝚫𝒕例题讲解1.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把墨粉纸套在纸盘轴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B.把打点计时器与4~6V低压交变电源相连C.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然后启动电源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𝒙𝟎,用公式𝒗=𝒙𝟎𝒕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解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交变电源,故B错误;实验时应先启动电源,再拉动纸带,故C错误。BC二、瞬时速度的测量𝒗-𝒕图像1.测瞬时速度的原理纸带上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这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𝚫𝒙内的平均速度表示,即根据𝒗=______,当𝚫𝒕或𝚫𝒙较小时,用这个______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E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𝒗𝑬=。𝚫𝒙𝚫𝒕𝚫𝒙𝚫𝒕平均速度二、瞬时速度的测量𝒗-𝒕图像2.数据处理位置0123456…𝑥/mΔ𝑥/mΔ𝑡/s𝑣/(m·s-1)(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物体运动的𝒗-𝒕图像。(1)根据𝒗=𝚫𝒙𝚫𝒕计算出的速度可以代表在𝚫𝒙这一段位移内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将数据填入表中。例题讲解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1)求出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𝐜𝐦。(2)由实验数据可得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𝐦/𝐬;B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𝐦/𝐬。(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100.140.13例题讲解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1mm的刻度尺,0刻度跟“0”计数点对齐,读出1、3、5三个计数点跟0计数点的距离并填入表格中。距离𝑥1𝑥2𝑥3测量值/𝐜𝐦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𝒗𝟐=______m/s。1.205.4012.000.21例题讲解解析:由题图可知𝒙𝟏=1.20cm,𝒙𝟐=5.40cm,𝒙𝟑=12.00cm.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𝑻=0.02×5s=0.10s𝒗𝟐=𝒗𝟏𝟑𝟐𝑻=(𝟓.𝟒𝟎−𝟏.𝟐𝟎)×𝟏𝟎−𝟐𝟐×𝟎.𝟏𝟎𝒎/𝒔=𝟎.𝟐𝟏𝒎/𝒔三、注意事项1.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位置。2.打点时,应先,待打点计时器打点后,再拉动纸带。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即统一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起始点𝑶之间的距离。5.为减小实验误差,1,2,3,4…不一定是连续的计时点,可以每5个点(中间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此时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𝑻=s。6.计算某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一般地Δx、Δt应取该计数点前、后两个计数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𝒗𝒏=∆𝒙𝒏+∆𝒙n+1𝟐𝑻。接通电源靠近稳定0.1三、注意事项图象法处理数据“三注意”1.建立坐标系时,坐标原点、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都要标注清楚。2.画速度—时间图象时,要用平滑的曲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不能画折线。3.标度的选取要适当,尽量让图象占据坐标系的大部分空间。课堂练习1.(多选)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处,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B.舍去纸带上开头比较密集的点,然后选取计数点C.打点频率为50Hz,若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ABC课堂练习2.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张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要求测出D点的瞬时速度.本实验采用包含D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A.𝒗𝑫=𝑨𝑭∆𝒕𝟏,Δt1=0.10sB.𝒗𝑫=𝑩𝑬∆𝒕𝟐,Δt2=0.06sC.𝒗𝑫=𝑪𝑬∆𝒕𝟑,Δt3=0.10sD.𝒗𝑫=𝑪𝑬∆𝒕𝟒,Δt4=0.04sD课堂练习3.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_________再_________(均选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个点没有标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4课堂练习(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𝒗𝑩𝒗𝑪𝒗𝑫𝒗𝑬𝒗𝑭数值(𝐦·𝐬-𝟏)0.6400.7210.4000.4790.560课堂练习(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图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6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