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4讲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动物的运动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的肌肉上称为骨骼肌。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关节的结构与功能名称结构特点功能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缓冲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围绕着整个关节,其内外都有坚韧的韧带连接两骨;关节囊内壁能分泌滑液关节腔由关节面和关节囊围成,内有滑液滑液能减少骨与骨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4.屈肘和伸肘动作对比(1)肌肉动作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屈肘收缩舒张伸肘舒张收缩提重物收缩收缩自然下垂舒张舒张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5.动物运动的意义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6.动物的运动方式水螅主要固着在水草等物体上蜗牛靠肉质足缓慢爬行蚯蚓靠肌肉缓慢蠕动蝗虫既能够跳跃,也善于飞行家鸽靠翼飞行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类别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形成生来就有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获得途径由遗传物质控制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适应特征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进化阶段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一般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占全部行为的比例越大时间伴随动物一生有暂时性,可以建立或消退行为方式简单复杂行为意义有一定的局限性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2.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1)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123451.(2017·陇南,15)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B)A.蜘蛛织网B.老马识途C.大雁南飞D.孔雀开屏123452.(2016·兰州,15)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B)A.动力B.支点C.控制D.杠杆解析: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123453.(2015·兰州,12)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B.鸟类飞行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细胞的呼吸作用C.哺乳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D.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123454.(2015·陇南,1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B)A.导盲犬引导盲人过马路B.母狗哺育小狗C.八哥模仿人类说话D.黑猩猩骑自行车123455.(2016·兰州,24)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四关节的结构与功能考向考查运动产生的结构基础及产生过程,尤其是关节模式图。考法突破熟知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例1(2017·广西贵港)如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②④三部分B.结构②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C.结构③内有滑液,能使关节更加灵活D.结构⑤能使关节具有牢固性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四思路导航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四方法归纳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四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考向考查运动产生的结构基础,骨、关节和肌肉所起的作用。考法突破理解运动的产生过程。例2下列有关“举哑铃”动作叙述错误的是()A.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B.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C.至少两组骨骼肌参与D.动力来自于骨的活动答案:D解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运动时动力来自于骨骼肌的收缩而不是来自骨的活动,D项错误。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四动物的行为考向利用与动物行为相关的例子,考查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和联系的理解程度。考法突破利用对比的方法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实例进行判断。例3(2017·海南)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卵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社会行为④繁殖行为A.①B.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母鸡孵卵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同时母鸡的孵卵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四例4(2016·益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四(1)图一中,美国红雀给金鱼喂食的行为属于行为;该行为是由其体内的所决定的。(2)图二中,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行为;该行为是动物借助个体的和学习而获得的,动物的这种行为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3)为了探究图三中家蚕总是取食桑叶是不是先天性行为,请你在下面两种获取家蚕的方式中选择一种。A.去养家蚕的人那里取已长大的家蚕B.去养家蚕的人那里取家蚕的受精卵,用刚孵出的家蚕答案:(1)先天性遗传物质(2)学习生活经验(3)B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四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考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考法突破熟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尤其是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四例5(2017·丰都)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A.促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D.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题干中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探究1探究2探究1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探究目的】观察动物通过“尝试与错误”形成一种新的行为的过程。【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有变化吗?(2)作出假设: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短。(3)制订和实施计划。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制作迷宫,设置相关装置。按计划进行探究,记录有关数据。(4)得出结论: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探究1探究2注意事项(1)迷宫隔板高度应高些。(2)迷宫通道宽度要适当。(3)小鼠处于饥饿状态。(4)要离开适当距离进行观察,不要惊吓小鼠。【实验拓展】上述实验还可以结合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及对实验过程中变量的分析,多角度考查与动物行为相关的内容。如:(1)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这种取食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小鼠走迷宫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2)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的生物探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3)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鼠应处于饥饿状态。探究1探究2例1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次数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267秒第二次193秒第三次90秒探究1探究2(1)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的作用。(3)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答案:(1)(2)学习信息(3)高等遗传物质探究1探究2探究2蚂蚁的通讯【探究目的】探究蚂蚁的通讯,设计、修订完善和实施探究方案,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蚂蚁是靠什么进行通讯的呢?(2)作出假设:蚂蚁靠气味进行通讯。(3)制订和实施计划。①利用蚂蚁喜欢的食物,诱捕蚂蚁。②若获取的蚂蚁是用工具从蚁穴里捕获的,需要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探究1探究2③方法和步骤。a.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起来。b.先将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也不放,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一段时间后再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的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c.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上一些有气味的物质,观察蚂蚁的表现。(4)得出结论:蚂蚁靠气味进行通讯。注意事项(1)若蚂蚁中途落水,要马上将其救起,并使落水的蚂蚁退出实验,防止干扰实验的因素出现。(2)实验结束后,将蚂蚁及时放回到自然环境中。探究1探究2例2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探究1探究2(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结论是:。(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行为的动物。(3)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答案:(1)蚂蚁靠气味(动作、声音等都可)传递信息蚂蚁靠气味传递信息(2)社会(3)外骨骼
本文标题:中考生物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14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9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