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基础知识】1.二氧化碳是______色______味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的气体。二氧化碳不能______、不支持______、也不支持______。2.二氧化碳______溶于水。二氧化碳溶于水时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3.水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______;二氧化碳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______;为什么水和二氧化碳一起就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_________________4.写化学式:碳酸__________;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氢氧化钙溶液俗称石灰水,其化学式是_______;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常用于二氧化碳的________。6()下列气体中,通常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是ACO2BO2CH2DCH4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供给呼吸B用作气体肥料C用于灭火D生成碳酸饮料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反应生成碳酸9()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熄灭B.将燃烧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C.向瓶内倒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D.放入一只小动物,观察小动物能否存活10()下列变化中肯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二氧化碳溶于水中B.二氧化碳制成干冰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D.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11()科研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作物时,向温室中施放适量CO2,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率,这是因为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可防治植物虫害B.植物光合作用需要CO2,施放CO2可促进植物生长C.CO2一般不支持燃烧,可避免火灾D.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温度稳中有升12()干冰就是A、没有水的冰块B、纯白的石灰石C、二氧化碳固体D、固态氧13.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正常体积分数是_______。(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3)自然界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_作用。14.为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1)科学家采取分组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O2+6H2==()+4H2O该重要化工原料化学式为;(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①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③更多的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等(3)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双面使用纸张。请你讲讲双面使用纸张与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4)谈谈你还能做些什么?(写一条)。【能力提高】1.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所涉及的化学性质是,涉及的物理性质是。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二氧化碳溶于水中:②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③石灰水在空气中变质:④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⑤将混在氧气中的少量二氧化碳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为红;Ⅱ;Ⅲ纸花不变色;Ⅳ。(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文字叙述)(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请用所学知识,验证汽水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5、右边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1)小虎同学取适量雪碧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将雪碧汽水充分煮沸后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6、从下面3种气体中选择恰当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氢气B、氧气C、二氧化碳⑴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_⑵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_________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_______⑷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⑸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⑹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___7.全球气候反常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下列气体无节制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8.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Ca(OH)2)抹墙,墙壁逐渐变得又白又硬的原因是A石灰浆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碳酸钙B石灰浆中的水分逐渐挥发C石灰浆跟水反应生成碳酸钙D石灰浆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9()二氧化碳能灭火,是由于它A能溶于水,降低温度B比空气重,能隔开可燃物与空气接触C是氧化物,不再与可燃物反应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10()除去氧气中混少量的二氧化碳较好的方法是A、加压后冷却,使CO2液化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通过石灰水D、通过紫色石蕊试液11()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制干冰B制化肥C制纯碱D用来灭火第二课时一氧化碳【基础知识】1.碳的可燃性有两种情况,①氧气充足时发生_______燃烧,生成___________;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②氧气不充足时发生______燃烧,生成________。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氧化碳是一种_____色、____溶于水_____气味的_____体,它能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____,火焰呈__色。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一氧化碳有________性。3.一氧化碳通入加热的氧化铜中,可使_____色的氧化铜变成_____色的铜,并生成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一氧化碳有________性。4.一氧化碳有剧毒,是因为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结合,从而使____________不能很好地与______结合,造成_______________。正常血液为________色,中毒后变为________色。5.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所会产生CO?如何避免CO中毒?6.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异同点。物质颜色气味密度比空气水溶性可燃性还原性与石灰水反应有无毒性COCO27()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的是A.CO和CO2B.CO2和Na2CO3C.C和COD.COCaCO38()一氧化碳可以排水法收集是因为它A.无色无气味B.密度比空气密度小C.难溶于水D.能溶于水【能力提高】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B.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C.夜间有煤气泄露,可立即开灯检查D.久未开启的地窖,不可贸然进入2()下列物质燃烧后只生成CO2的是A碳B一氧化碳C石蜡D氢气3()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是A黄色B蓝色C紫色D淡蓝色4()下列气体中难溶于水的一组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B氢气和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氢气和一氧化碳5()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烧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A一氧化碳B氢气C碳D二氧化碳6()作为燃料的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对煤气的下列叙述中,与一氧化碳性质无关的是A煤气中毒B煤气可燃C煤气有臭味D煤气有还原性7()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A具有还原性B具有可燃性C密度小于空气D与血红蛋白结合8()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CO2比空气重B分子构成不同CCO难溶于水D用途不同9()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正确的操作是A先加热后通气,反应完全后停止通气B通气后加热,反应完毕先停止通气、后撤灯C先通气后加热,反应完毕先撤灯,冷却后再停气D先加热后通气,反应完毕先撤灯,冷却后再停气10()下列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空气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B煤的燃烧C香烟的燃烧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11.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右图装置,试剂甲是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右图装置,试剂乙是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下图是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⑴A处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_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B处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C处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能验证一氧化碳性质并带有一定趣味性的实验,效果明显。过程是:当打开开关a(同时在尖嘴处放一火源),通入适量的一氧化碳后,关闭开关a和b,并撤掉火源。约10分钟后,可观察到A中鱼仍活着,B中蛙死亡,C中深红色的血液变成樱红色。然后打开开关b,同时再在尖嘴处点燃。试回答:⑴A中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⑵B中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⑶C中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⑷在尖嘴导管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山东省武城县四女寺镇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52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