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电子云中的一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电子②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说明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时间内出现的机会多③原子轨道是指原子运行的轨道④s电子的电子云呈球形,p电子的电子云呈哑铃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①电子云中小黑点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1个电子,错误;②小黑点密表示在该核外空间的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大,单位时间内出现的机会多,正确;③原子轨道不是原子运行的轨道,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错误;④s电子云,是球形对称的,在核外半径相同处任一方向上电子出现的几率相同,P轨道电子云图为哑铃型,正确;故正确的有②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对电子云的理解,注意电子云中小黑点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1个电子,也不代表出现次数,小黑点的疏密表示出现机会的多少,密则机会大,疏则机会小。2.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液态HF与液态HBr分别受热变为气体B.氯化铵与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C.氯化钠与氯化氢分别溶解在水中D.碘与干冰分别受热变为气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液态HF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液态HBr分子之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因此二者分别受热变为气体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完全相同,错误;B.氯化铵是离子晶体,受热变为气体破坏的是离子键,而苯是分子晶体,受热变为气体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二者类型不同,错误;C.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溶解破坏的是离子键;氯化氢溶解在水中破坏的是共价键,二者类型不相同,错误;D.碘与干冰都是分子晶体,二者受热变为气体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类型相同,正确。考点:考查物质发生变化破坏的作用力的类型的判断的知识。3.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不包括()A.能量守恒原理B.能量最低原理C.泡利原理D.洪特规则【答案】A【解析】【详解】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为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洪特规则:洪特规则是在等价轨道(相同电子层、电子亚层上的各个轨道)上排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不包括能量守恒原理。故选A。4.下列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排序正确的是()A.Cl2>I2B.CCl4>SiCl4C.NH3>PH3D.C(CH3)4>CH3CH2CH2CH2CH3【答案】C【解析】【详解】A.卤族元素单质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所以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所以沸点Cl2<I2,故A错误;B.CCl4与SiCl4均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形成分子晶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所以沸点CCl4<SiCl4,故B错误;C.组成与分子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中,存在氢键的化合物熔、沸点高,NH3中含有氢键,所以沸点:NH3>PH3,故C正确;D.含有相等碳原子数的烷烃,支链多的熔、沸点低,所以沸点C(CH3)4<CH3CH2CH2CH2CH3,故D错误。故选C。【点睛】对于同类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HF、H2O、NH3等物质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其熔沸点增大。5.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粒子之间的三种作用力。下列晶体①Na2O2、②SiO2、③石墨、④金刚石、⑤NaCl、⑥白磷中,含有以上其中两种作用力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③⑥【答案】B【解析】【分析】大多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键是共价键,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可能为原子晶体,也可能为分子晶体,在分子晶体中还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活泼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之间形成的键大多是离子键,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以此来解答。【详解】①Na2O2中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两种作用力,故①正确;②SiO2是原子晶体,只存在共价键,故②错误;③石墨是层状结构,层内碳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层与层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故③正确;④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只存在共价键,故④错误;⑤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中只存在离子键,故⑤错误;⑥白磷属于分子晶体,白磷分子中磷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⑥正确。其中两种作用力的是①③⑥。故选B。【点睛】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共价键,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中存在共价键、离子晶体中存在离子键。6.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答案】B【解析】【详解】A.在晶体中有阴离子,根据物质呈电中性,有阴离子,那么一定有阳离子中和阴离子的电性,故A正确;B.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电子,所以晶体中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故B错误;C.原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故C错误;D.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故D错误。故选A。7.下列表示钠原子的符号和图示中能反映能级差别和电子自旋状态的是()A.B.C.1s22s22p63s1D.【答案】D【解析】【详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只有电子层,没有电子亚层,不能看出电子自旋状态,故A错误;B.Na中只能知道Na含有11个电子,不能反映能级差别和电子自旋状态,故B错误;C.电子排布式中含有电子层和电子亚层,能看出电子的能级差别,但是不能看出电子自旋状态,故C错误;D.电子排布图中包含了电子层和电子亚层,小方块表示了能级差别,方块中的箭头表示电子自旋状态,故D正确。故选D。8.下列分子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O2B.NH3C.H2O2D.C2H2【答案】D【解析】【详解】A、O2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B、NH3为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C、H2O2为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C2H2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D符合题意。【点睛】判断含极性键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一般从空间构型进行分析,属于对称结构的一般为非极性分子,如直线型(两个不同原子构成化合物、HCN除外)、平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平面正六边形等。9.下列给出的是几种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NaClMgCl2AlCl3SiCl4熔点/℃801714190(5×101kPa)-70沸点/℃1413141218357.57据表中所列数据判断下列叙述与表中相吻合的是()A.AlCl3在加热条件下能升华B.SiCl4是原子晶体C.AlCl3是典型的离子晶体D.NaCl的晶格能比MgCl2小【答案】A【解析】【详解】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lCl3的熔沸点较低,则AlCl3属于分子晶体,加热时能升华,故A正确;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SiCl4的熔沸点较低,属于分子晶体的特征,SiCl4是分子晶体,故B错误;C.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lCl3的熔沸点较低,肯定不属于典型的离子晶体,AlCl3属于分子晶体,故C错误;D.虽然Mg2+比Na+半径小,但是考虑到NaCl堆积比MgCl2密,NaCl熔点更高,因此NaCl晶格能比MgCl2大,故D错误。故选A。10.下列物质性质变化规律不正确的是()A.金属Na、Mg、Al的硬度依次升高B.HI、HBr、HCl、HF的沸点依次降低C.干冰、冰、钠的熔点依次升高D.O、F、H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A.Na、Mg、Al均为金属晶体,其硬度由金属键决定,金属键越强,硬度越大,而金属键又与离子所带电荷和离子半径有关,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故A正确;B.分子晶体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要注意:如果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增大,HF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导致其沸点增大,HI、HBr、HCl、HF的沸点不是依次降低,故B错误;C.钠属于金属晶体,常温下是固态,干冰属于分子晶体,二氧化碳常温时为气态,冰属于分子晶体,水常温下为液态,故Na的熔点高于干冰和冰,而冰又高于干冰,属于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干冰<冰<钠,故C正确;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若电子层数不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O、F、H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D正确。故选B。11.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A.第ⅤB族B.第ⅡB族C.第Ⅷ族D.第ⅡA族【答案】D【解析】【详解】某元素的+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则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最大能层数为4,因此处于第四周期,价电子数为2,因此处于第ⅡA族。故选D。12.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B.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C.双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D.气体单质中一定存在σ键,可能存在π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分子中单键中只含σ键,双键和三键中含π键和σ键,所以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故A正确;B.σ键为球对称,π键为镜面对称,则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故B正确;C.双键、三键中均只含1个σ键,其余为π键,所以双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三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故C正确;D.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共价键,所以稀有气体中没有σ键,所以气体单质中不一定存在σ键,故D错误;故选D。考点:考查共价键的形成及类型。13.美国某国家实验室成功地在高压下将CO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晶体,下列关于CO2的原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素异形体B.在一定条件下,CO2的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C.CO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D.在CO2的原子晶体中,每个C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每个O原子与2个碳原子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所以二氧化碳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二氧化碳原子晶体和二氧化碳分子晶体属于不同物质,所以在一定条件下,CO2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二者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二氧化碳分子晶体和二氧化碳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不同,空间构型不同,所以其物理性质不同,故C错误;D.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分析,把二氧化硅结构中的硅原子替换成碳原子,所以在二氧化碳的原子晶体中,每个C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每个O原子跟两个C原子相结合,故D正确。故选D。14.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立体构型不正确的是()A.PCl3中P原子采用sp3杂化,为三角锥形B.BCl3中B原子采用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C.CS2中C原子采用sp杂化,为直线形D.H2S中S原子采用sp杂化,为直线形【答案】D【解析】【详解】A.PCl3中P原子形成3个δ键,孤对电子数为=1,则为sp3杂化,为三角锥形,故A正确;B.BCl3中B原子形成3个δ键,孤对电子数为=0,则为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故B正确;C.CS2中C原子形成2个δ键,孤对电子数为=0,则为sp杂化,为直线形,故C正确;D.H2S分子中,S原子形成2个δ键,孤对电子数为=2,则为sp3杂化,为V形,故D错误。故选D。【点睛】首先判断中心原子形成的δ键数目,然后判断孤对电子数目,以此判断杂化类型,结合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可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15.硅酸盐与二氧化硅一样,都以硅氧四面体作为基本结构单
本文标题: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42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