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2 苏教版
第一单元测试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jī()身奏dú()tī()透kāi()油fén()香mǎng()撞zǔ()咒xuān()然大波答案:跻牍剔揩焚莽诅轩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1)中国传统艺术在贝聿铭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影象。如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界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查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查这一点啊。(3)看一下那书瘠,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什么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4)空气出奇的明净,在红荤的天空中,匆忙的寒鸦闪闪地飞过,唤起人们抑郁寡欢的思绪。答案:(1)影—印(2)查—察(3)瘠—脊(4)荤—晕3.根据要求默写句子。(5分)(1)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______________。(2)建筑大师贝聿铭与法籍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______________。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______________”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3)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哪。(4)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2)“艺术三宝”“用笔和尺”(3)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4)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5)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4.选择合适的词填进句中空白处。(4分)(1)你一句句关切的话语______________了我的心窝。(2)你不能摸到“爱”,但是你知道人的______________可以灌注到每一个东西中去。(3)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______________的家,使它保存了生命的胚胎。(4)春天的土地是______________的,它使万物萌生。A.温存B.温情C.温馨D.温暖答案:(1)D(2)B(3)C(4)A5.下列对句子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4分)()A.“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就全文而言,这里换用第二人称,仿佛面对面倾诉感情,更显真切、浓烈。B.“这座大厦(香港中国银行)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句话表现了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之心。C.——“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没有蹦出来”是因为“我”见到鲁迅过于激动,话不成句,表现了鲁迅在“我”心中崇高的地位。D.“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这句话赞扬赵普做事沉着果敢,敢于坚持己见的性格。答案:C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B.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C.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答案:C7.小清要求电视台为他播放一首歌,说法最得体的一句是(4分)()A.我的好友小伟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地祝愿他考试成功。您为我播一首歌献给他吧!B.我的好友小伟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地祝愿他考试成功。我想您一定会乐意播放一首歌献给他的。C.我的好友小伟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地祝愿他考试成功。希望您为我播放一首歌献给他,好吗?D.我的好友小伟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地祝愿他考试成功。请您为我播放一首歌献给他,好吗?答案:D8.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是:(4分)_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答案: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二、语段阅读。(43分)(一)阅读《怀鲁迅》(甲)与《悼冰心》(乙),完成9—14题。(12分)(甲)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的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乙)60年前,我是诵读冰心阿姨那本毛边书页的小读者。在蓝天下,碧海上,闪烁的星星下,大船的甲板上,你母亲抱着你,你出了一身大汗,病好了。我为你欣喜,感觉到了自己母亲的爱。我也生过大病,妈妈也这样抱过我。60年来,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我时时想到你那些温馨的语句。听说你病了,在医院里,大家送鲜花,送爱,送关怀给你。可是没有你妈妈来抱你了。于是你倦了,你去找妈妈了,投入她温暖的怀抱。我们失去了你,但是你找到了亲爱的妈妈。在蓝天下,星光下,在碧海上,你在妈妈的怀里。带着我们千千万万的小读者、大读者、老读者的爱。9.《怀鲁迅》的第1、2、3节中的哪些词语表达出郁达夫听到鲁迅逝世消息后的震惊和急切赶去参加葬礼的心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怀鲁迅》中“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一句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悼冰心》中“小读者、大读者、老读者的爱”能否简化为“所有读者的爱”?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联系《悼冰心》全文,你认为“妈妈的怀里”指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甲、乙两文都是名人写的悼念名人的文章,想一想,两篇文章在文体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联系初中阶段读过的鲁迅和冰心的作品,比较《怀鲁迅》《悼冰心》两文的语言风格,说说各自有什么特色以及它们的共同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答案:“晴天的霹雳”写出了震惊,“发出了”、“荟萃”、“跳”、“吞”、“跑”等词语表达了急切的心情。10.答案:在鲁迅灵前,不应仅仅流露出一般人失去亲友的悲伤和痛,更应在他的思想和精神鼓舞下去战斗。11.答案:不能。因用“小”、“大”、“老”,写出了冰心是深受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爱戴的作家,如用“所有读者”不能表达这个意思,,12.答案:有两重含义:一就是指妈妈的怀抱,二指“自然”、“死后达到的天堂”。13.答案:《怀鲁迅》是记叙文,《悼冰心》是散文诗。《怀鲁迅》先叙后议,先记叙惊闻鲁迅逝世赶去参加葬礼的情况,后议鲁迅逝世的影响和后人应如何去做,在叙和议中夹有抒情,表达了对先生的崇敬和哀悼。《悼冰心》用形象、概括、含蓄的笔凋,抒发了对长辈深切的热爱和祝福。14.答案:可联系鲁迅作品《藤野先生》、《“友邦惊诧”论》等,冰心作品《寄小读者》等,《怀鲁迅》语言锐利、深刻,感情强烈,充满哲理。《悼冰心》语言优美、自然,感情真挚,含蓄隽永。两位作者都在模仿被悼念者的文风。(二)阅读语段,完成15—21题。(15分)诺贝尔文学情结①身为炸药发明者的诺贝尔生前酷爱文学,写过抒情诗、短篇小说,甚至还涉足喜剧,他在遗嘱中称:“诺贝尔文学奖应授给曾经创作出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人!”谁也不曾料到,这个1909年在北欧国瑞典设立的文学奖项竟会如此长久而剧烈地纠缠着远在千山万水之外的中国人的心。②事与愿违的是,中国就是没有人得诺贝尔文学奖。自1909年设立到2001年,92年间共颁发93次,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98位作家获此殊荣。但人数最多,文学历史最长的中国无一人获此殊荣。难道中国文学没有理想主义?没有优秀作品?历史上,中国作家曾多次被提名,但由于种种原因....,与该奖失之交臂。③1927年,鲁迅曾被瑞典历史学家斯文·赫定看好,并将被提名,但他婉然谢绝。林语堂在1944、1972、1973、1975年四次被提名。1975年被提名落选后,正值他八十大寿,他说:“我们要讲道理,我们对生命不可要求太多,也不可太少,一定要抱着适可而止的态度。④1968年,老舍先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且入围到最后的投票,在五名候选人中排名第一,成为有史以来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老舍先生已经不在人世,瑞典文学院只好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另外一名东方人:日本的川端康成。老舍先生的逝世使中国又一次错过了诺贝尔的青昧。据说沈从文、巴金继老舍之后也曾被提名,但都没有下文。⑤2000年2月份,国内媒体大炒台湾文学狂人李敖向诺贝尔奖冲击一事,称其小说《北京法源寺》被提名,着实给垂头丧气的中国人注入了一些活力,但马上就有人撰文质疑这一消息的可信性。不论消息可靠与否,反正最终李敖榜上无名。2000年高行健(法籍华人)获奖不仅为诺贝尔奖画上了世纪句号,也使中国作家在20世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希望成为泡影。⑥为什么偏偏中国人不能获奖?为什么瑞典偏偏不发奖给中国人?尤其是高行健2000年跨世纪获奖,简直玄妙到近乎调戏..了。高的作品在中国还远远算不上一流。他的获奖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在描写的混乱、水准的低下上有目共睹。有人为此揭高行健的老底,说无非是得力于评奖委员会的马悦然和台湾的马森的提携..,二马并驾把高行健送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神坛。话到此处,总会激起一股强烈的民族情绪,但诺贝尔文学奖的欧洲中心主义是不可否认的。⑦有许多专家分析认为,语言障碍是中国作家获奖的另一大障碍。在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18位院士中,直至1993平方出现一位汉学家马悦然,他的妻子是四川人。在此之前的历代院士中,没有一个懂汉语。这就是说,中国作家的作品,委员们只能读译本。且不说作品其他方面的艺术水准,单汉语语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2 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08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