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阿特金斯哈尔滨市群力新区招商定位研究、030487048
哈尔滨市群力新区招商定位研究、土地开发策略与招商实施组织建议群力新区东部片区招商定位研究回顾区域角色期望解析区域角色期望解析东北亚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区域及城市区域及城市发展背景与发展诉求发展背景与发展诉求招商主题招商主题确定确定群力新区群力新区发展机会分析发展机会分析哈尔滨城市现状解析哈尔滨城市现状解析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大齐工业走廊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特征产业结构特征就业结构及消费水平就业结构及消费水平城市现状到城市期望的路径探询城市现状到城市期望的路径探询城市商贸功能发展对区域及城市商贸功能发展对区域及城市发展影响典型案例研究城市发展影响典型案例研究哈尔滨商贸功能发展与产业哈尔滨商贸功能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发展路径解析结构升级互动发展路径解析区域角色期望及哈尔滨城市现状城市现状到城市期望的路径探询区域及城市发展背景与发展诉求区域及城市发展背景与发展诉求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区域对哈尔滨的角色期望——东北亚经济圈亚太地区将逐渐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经济重心,而东北亚更是区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产业结构方面的互补性成为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基础。优越的腹心区位、海陆空多元的立体交通枢纽以及国际经贸中心的历史地位,使得哈尔滨在新的国际经济合作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哈尔滨将成为东北亚经济圈对接远东、联系欧洲的重要窗口中国长江以北偏东地区有农工产业生产优势,劳动力充裕,市场广阔,但技术相对落后,资本短缺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自然资源富集,资本短缺,劳动力不足,某些技术相对落后,食品、日用消费品匾乏,蒙古畜牧业发达朝鲜具有广大的劳动力和市场,具备一定工业基础,但技术落后、资本严重不足日、韩具有资本、技术优势,而市场容量不大、资源不足东北亚经济圈各国资源及经济互补性区域对哈尔滨的角色期望——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定位通过开发利用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地,依托现有工业基础、产业优势和科教人才资源,着力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建设多种产业相互协调配套,新体制、高科技、外向型、生态化,结构合理、高速增长的产业高地和经济密集区,成为我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先行区。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汽车工业、航空航天、机电工业、现代医药工业、环保产业、信息产业、绿色食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到2020年,规划开发总面积251平方公里;到2010年,开发建设8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江北、平房、群力、太平空港和香坊5个大新型工业区及研发服务区、物流系统。今明两年启动35平方公里,5个工业新区和物流系统全部启动建设。哈尔滨的产业分工定位哈尔滨在哈大齐工业走廊中,城市综合实力及综合功能昀为突出的城市。哈尔滨不仅在区域产业分工中承担先进技术和服务的领跑者,还将成为从产业协作到城市带形成这样一个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导者。哈尔滨城市现状——城市综合经济实力GDP(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进出口总值(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长春1508.6434.3(1-10月)473.4(1-10月)37.8(1-10月)11.68221.2310.0235.333.2936.563.667沈阳2084.11363.2915.145.9大连21501110.5732235.23北京6814.52827.22902.81255.7天津3663.861516.841190.06533.87青岛2695.51456.6865.91330.22哈尔滨1830.4639788.127.12哈尔滨排名6657东北亚经济圈中国主要城市对比(2005)与东北亚经济圈中国的主要城市相比,各项指标均靠后,哈尔滨综合经济实力排名接近末端。其中,体现对外经济联系的两项重要指标“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昀低,说明哈尔滨城市经济外向水平处于劣势地位。经济的外向度低,对吸引外来投资和刺激本地的消费都有消极的影响02004006008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虽然哈尔滨目前产业结构是“三、二、一”,但由于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有一定虚高度化的成分,因此三次产业构成不尽合理,产业层次较低。哈尔滨城市现状——产业结构特征三产构成长春10.7:47.0:42.3沈阳6.1:43.5:50.4大连8.6:46.2:45.2北京1.4:30.9:67.7天津3:56:41青岛6.5:51.9:41.6哈尔滨16.4:35.3:48.3哈尔滨排名一产比重:1二产比重:6三产比重:3-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GDP增速一产增速二产增速三产增速哈尔滨三次产业增加值历史数据哈尔滨三次产业增速比较与东北亚经济圈其他城市相比,农业的比重过高,居第一位,二产比重居倒数第二位,这与哈尔滨的历史和一个大城市的地位是不符合的。虽然哈尔滨目前产业结构是“三、二、一”,但仍存在结构性问题,层次还是比较低,需要完善和发展。三产有一定虚高度化的成分。从近两年各产业的发展速度来看,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都低于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其发展未能有效拉动经济发展。东北亚经济圈中国主要城市产业结构对比(2005)第一产业,4.80%第二产业,43.31%第三产业,51.89%哈尔滨城市现状——就业结构及消费水平分析0102030405060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长春89008923.961037815637.81146711089894037.3%沈阳75397212.9867212200.488029002大连41.5%北京32.2%天津青岛38.0%哈尔滨689638.9%注: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哈尔滨低层次就业结构反应了产业结构水平,同时导致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不高,也阻碍了高层次消费产业的发展。哈尔滨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构成比例(2004)哈尔滨各行业就业人数构成比例(2004)东北亚经济圈中国主要城市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对比(2005)从就业人口构成来看,虽然目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昀高,但其内部构成仍以传统的第三产业为主。与东北亚经济圈中国主要城市相比,哈尔滨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昀低,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数值较高。表明其城市居民消费能力不高,整体消费结构还处于较低层次水平。哈尔滨城市现状——哈尔滨城市发展问题总结哈尔滨城市发展问题总结城市整体综合经济实力较弱,表现为第一产业规模大,第二产业活力不足,第三产业层次较低。城市经济的外向度低是其主要原因,导致外来投资不足,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支持欠缺。其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确定适合的投资项目,增强城市投资吸引力,提高经济外向度,推动城市整体经济活力的提升如何引入高端的服务业类型,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推进第三产业的持续性增长区域角色期望及哈尔滨城市现状城市现状到城市期望的路径探询区域及城市发展背景与发展诉求区域及城市发展背景与发展诉求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产业结构发展对城市消费水平的促进性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提高整体职工工资水平,进而提高城市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10010203040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消费水平增长率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率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址勘查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2004年全国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根据以上数据回归可得:Ln消费增长率=-1.61-0.74ln一产增长率-1.18ln二产增长率+3.19ln三产增长率。消费增长率与一、二次产业的就业总量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与第三产业就业总量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演进就业结构调整GDP产出水平上升职工平均工资上升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消费支出上升消费结构升级通过各行业平均工资与总体平均工资的比较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绝大多数行业工资水平高于平均工资,而二产和三产大部分行业工资水平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平均工资水平线全国三次产业结构及消费增长变化城市商贸功能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商业资本经济总量贡献外向度增加资本信息技术市场推动服务功能2商贸活动积累的强大商业资本向工业流动国际商贸发展为工业升级带来外来资本、信息、技术工业升级形成的工业产品又进一步促进商贸市场发展3商贸活动积累的强大商业资本向高端服务业流动国际商贸发展为服务业升级带来外来资本、信息、技术服务业高级化发展为商贸功能提供外围配套服务资源型基础经济总量贡献外向度增加工业升级服务业高级化发展商贸功能的加强国际商贸发展资本信息技术商贸功能发展一定的工业基础升级支持1区域及城市一定的工业产品基础形成对外贸易的资源型基础条件,导致商贸活动发生并加强4服务业的高级化发展又进一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商业资本区域背景:——北九州工业区位于日本九州岛北部,是日本南部最重要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福冈及周围的小仓、北九州周围。发展历程:北九州工业区50年代为日本能源工业基地优势产业为煤炭石油钢铁、机械及化工等70年代本国的能源工业受到重创;北九州工业区总产值下降;制造业从业人员减少50%;90年代新兴飞速发展成为国际物流中心产业结构实现升级日本北九州工业区背景制定符合本地的优势和实际需求的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包括结合本地治理公害的经验的环保产业、结合当地的钢铁优势的汽车工业、替换能源产业、生物制药及信息技术等。对外商贸窗口城市的建立。利用福冈市的区位条件,发展商贸流通功能。实施了机场、高速公路、中枢港口等重要工程建设。同时在关税、通关手续、时间等各方面取消了限制加强教育研发功能。先后有北九州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福冈废弃物循环利用中心及英、德的研究所入住“北九州学术科研城”,成为风险投资和孵化新型产业的摇篮。其他措施积极制定各种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企业到北九州投资设厂。同时经济开发老工业基地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观光产业。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对北九州工业区所实施的大刀阔斧的政策使得其再次振兴,而对外商贸窗口城市的建立作为其中之一,与其他政策共同促进了北九州的振兴。城市商贸功能发展促进老工业区产业升级典型案例——福冈及北九州工业区福冈作为北九州工业区中的对外商贸窗口城市,利用其商贸城市的中心、集散功能,在技术、信息和金融服务等方面支持工业区的产业更新。福冈再北九州工业区更新中的角色0.20%10.60%89.2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0%28%15%32%15%运输批发零售房地产服务业其他城市区位福冈市是北九州的中枢城市,与亚洲各国在历史及地理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有乘客数全国第四的福冈机场、拥有两条连结釜山的国际旅客航线的国家“特定重要港湾”-博多港,还有新干线和与高速公路直通的汽车专用道路网等。城市地位:日本排名第4位的商贸城市九州地区的经济中心,西日本的金融中心人口127.7万人
本文标题:阿特金斯哈尔滨市群力新区招商定位研究、03048704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9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