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8课时 解决问题(2)教案 新人教版
1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8课时解决问题(2)课题解决问题(2)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列出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练习。43×11=32×12=22×14=2、出示:小明5分钟写了180个字,他每分钟写多少个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二、探究新知1、教学教材第53页例4。出示情景图。教师谈话引入新授课。根据给你的信息和观察情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说出想法后再引导、订正。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汇报,教师板书。方法一:60÷2=30(人)方法二:3×2=6(组)30÷3=10(人)60÷6=10(人)或60÷2÷3=10(人)或60÷(3×2)=10(人)答:每组有10人。教师提问:第一种方法的60÷2=30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第二种方法的3×2=6解决的是什么2问题?教师要知道例4的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但在这里要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三、巩固练习。1.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2.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收集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教材第55页的第7题,第56页的第9、1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四、课后小结如果我们将上一节课归纳为连乘的运用,那么你能将本节课归纳成什么呢?板书设计解决问题(2)第一种:60÷2=30(人)第二种:3×2=6(组)30÷3=10(人)60÷6=10(人)综合算式:60÷2÷3=10(人)综合算式:60÷(3×2)=10(人)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列式解答。难点是弄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会选择正确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解决连除问题时的一种简便算法是先将后两项进行乘法计算再相除,但是首先需要考虑这种相乘得数是否具有意义,如果没有就需要分别相除。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强调明确条件和问题是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先引导学生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尝试分析条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想好后再尝试解答,接着让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然后汇报展示。学生汇报时重点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对学生不同的回答,只要有道理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总结。教师点评和总结: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8课时 解决问题(2)教案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81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