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NPO的策略管理--非营利事业的策略管理(DOC 36页)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NPO的策略管理--非营利事业的策略管理课程目标︰研究NPO的策略管理模式,并针对此模式提出各步骤之具体做法,并探讨策略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傅笃诚老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管理博士南华大学非营利事业管理研究所所长非营利事业的策略管理南华大学非营利事业管理研究所傅笃诚博士大纲第一章、策略管理理论第一節、策略管理的定位第二節、资源基础理论第三節、竞争定位理论第二章、非营利事业行销策略第一節、非营利事业行销策略的特别考量因素第二節、产品策略第三節、价格策略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第四節、通路策略第五節、促销策略第三章、非营利事业人力资源运用策略第一節、人力资管理概论第二節、职工管理策略第三節、志工管理策略第四節、领导者甄选策略第四章、非营利事业财务管理策略第一節、财务管理的内涵第二節、非营利事业的财务管理第三節、基金管理第四節、公益创投第五章、非营利事业国际进入策略第一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第二節、策略联盟第三節、授权运作第六章、非营利事业发展策略第一節、集团化与去集团化第二節、国际化与本土化第三節、水平整合第四節、垂直整合第五節、多角化经营第一章、策略管理理论第一节、策略在管理学中的定位策略(strategy)一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说法。在军事上,与策略相同的说法是:战略。战略之下为战术(tactics),战术之下为战法(operation)、战技(skill)。所谓〝略〞,通常所指的是较大、较广、较高方面的考量而言。有关战略方面,台湾曾经有这样的思考:民国六零年代时,蒋纬国将军曾经提出我们要:打什么,有什么!意思是说:在台湾建军备战的思考上,要决定我们要打什么样的战争,根据这个想法,去发展、充实我们的军备,并研究我们的战术、战法、战技。但因我国在取得武器方面受到美国的牵制,自己研发又受限于预算、人才及研发能量,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这个〝战略思考〞始终无法实现!因此,后来有人提出:我何不〝有什么,打什么!这是说:与其要靠一些我们获得不到的东西,不如我们将手上的现有武器装备配合我们的经济能力,自己发展一套保卫台湾的战术、战法。〝打什么,有什么!〞的思考,不可否认的,具有积极的意义,通常是一种高姿态(highprofile)的作为,也叫做是顺风车(windywagon)的策略,是在一个资源较优渥的环境下才能实现的作为,台湾即使现在经济已成长到相当程度也无法达到。相对的,〝有什么,打什么!〞就比较务实一些。想象六零年代的台湾,我们刚过完艰苦的岁月,经济正在起飞的阶段,一窃的人力、物力都要投入台湾的建设方面,以累积更多的资本,在从事经济的发展,社会实在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发展军备。因此,凡事节约,有时也难免因陋就简,凑合着点,能维持过去就好!所以,以当时的时机(timing),〝有什么,打什么!〞确实是较妥当的战略思考。因此,此方式的作为又称低姿态(lowprofile)的作为,或是〝落水狗〞(underdog)的策略。台湾的经济发展策略思考上,也有这两方面的争辩。在〝打什么,有什么!〞方面,有人主张发展策略应积极的往世界顶尖的方面去追求。就像现在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可预见的是将来会是使人类重大改变的研究,目前不管政府部门或一些研究单位,均言必如何做基因改造,俨然已经走在世界顶级研究的尖端,就像广告用语一样:台湾与世界同步发行!说着说着,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也觉得很伟大!——典型的阿Q精神胜利法。以往典型的高姿态发展策略还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largeScaleIntegrated-Circuit,VLSI)投资一百亿;高速对撞器(Supercollator)投资一百亿;华同大货车,投资五十亿;人造卫星XXX亿。这些当年振振有词的说,如何的有利于台湾经济发展的重大投资案,于今何在?反而是一些不起眼的工业如:雨伞、脚踏车、鞋子、成衣、手动工具等等,成为创造台湾经济奇迹的功臣。接着在发展信息工业方面,如照以往的思维,必定先发展计算机的心脏CPU。还好,当年负责推动的李国鼎先生与果芸将军等先进,屏除老大的心态,从计算机的接口设备:键盘、显示器、磁盘片与磁盘驱动器等切入,使得我国计算机的接口设备在世界市场上拿下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许多项世界第一,开创我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阶段。由这些成功与失败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有什么,打什么〞的策略在我国是比较恰当的。另一方面,持〝有什么,打什么!〞看法与作法的人,比较会务实的分析社会的现况,检讨自我的一切条件,然后找到一个切入点,由此发起攻击,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这种务实的作法成功的机会居多,比较不会不自量力的硬干。策略管理是管理理论三大学派中,程序学派的理论基础。其主要的诉求是:企业要创造其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本身将其拥有的资源与企业经营能力发挥到极致,这才可以与同业竞争。竞争优势的创造又有两派不同的看法:一为竞争定位(competitivepositioning)的确认;另一为资源基础(resource-based)的寻求。个人或组织、机构要采取行动之前,首先要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这是所谓〝知己〞的功夫。知道自己在整个大环境的位置以后,才能找到出发点,否则,自己的位置没弄清楚,要往那里去?有何能力到甚么地方?都是空谈。弄清楚自己的定位以后,还要检讨自己有什么能力或资源?或与其它竞争对象相比,自己与对手间有什么是相对的有利于己方的,在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去发挥,便较有成功的机会。事实上,当面对竞争的环境时,不是什么都要讲求绝对的优势:在市场上居领先的地位或拥有绝对丰富的资源。在竞争状态时,胜败往往取决于各方在资源运用上差距的大小,也就是将有限的资源做最佳使用者往往可以得到最后的胜利。第二节、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简单的说就是:有什么,打什么!(打仗用)所有管理理论都是在有限资源的假定下运作,如果我们面对的资源无限,实在没有道理自己绑手绑脚的费脑筋的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就是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才显得管理才能的重要。一个社会拥有什么资源?就经济学上的生产要素来分析,资源包括:人力、土地、资本与企业才能四种。人力包括数量与品质;土地包含矿产与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天然资源;资本含资金与技术;企业才能含经营技术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所谈的是社会中是否具有足够的人力去从事某种工作。记得有一次跟一位越南来的研究生谈起,越南目前最想要的工业是什么?(时间点是在2000年8月)他回答说:向台湾的新竹科学园区的IC半导体工业。我笑着问他:越南有多少大学设有这方面相关的科系?他回答说:很少,几乎没有!越南这个国家被法国殖民过,因此讨厌法国人,不学法语。越战完,讨厌美国人,大学不教英文。中共惩越战争后,讨厌中国,大学没有中文系。一个落后的国家不学世界通行的两大语文:法文与英文,不学周边最大最强国家的语文,把自己孤立起来,一旦发觉这样做不对,开始学习改革开放,在百废待举中,一下子就要跳上世界科技的尖端,是有点不切实际。因此,就越南目前的现况,他是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发展高科技产品的。第三節、竞争定位理论竞争定位理论和〝打什么,有什么〞的理念相近。通常一个资源相当缺乏的社会或个人,面对一个环境,想要有所突破求发展时,需要订定一个目标,把自己现况与之间的距离弄清楚,然后努力往那个目标位置前进。目标的订定要符合五原则:明确(specific)、可测(measurable)、可达成(attainable)、相关(relative)、可追踪(traceable)。也就是所谓的:SMART五原则。明确就是要是可以量化,有一定的评量标准,不能是概括的含意。例如:我们要小孩子要用功读书。如何才是用功?小孩子是不是整天拿着一本书,或坐在书桌上就是用功?这是不明确的一个目标。如果我们改说:希望他下次考试进步五名,这个目标就相当明确了。明确的量化以后便可以测度,接着要看目标是否有达成的可能,订定一个不可能达成的目标等于没订。目标也要和追求者的专长有关,如果和追求者的专长无关,他还必须另外学习达成该目标的技能,虽终究可能达成,但费时甚久,更增加达成的不确定性。最后,目标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达成,这段时间内是否有些阶段可以检测目标的达成度,这就是可追踪的标准。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竞争定位还有一个观念必须强调的,就是在制订竞争策略时,别不自量力,将自己的定位定得太高,或者不切实际,否者只能在那边打高空,是无法有效提升竞争力的。第二章、非营利事业行销策略第一節、营利事业行销策略的特别考量因素管理学发展到今天,有关行销的课题,都必须加入策略的考量。因此,〝策略行销〞这个名词便取代传统的〝行销学〞,广为大家所使用。所谓策略行销(strategicmarketing),即在一般行销课题的4P(或5P、6P、7P)中,加入以资源为基础(resource-based)或考虑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等因素,第二節、产品策略产品规划(productplanning)又可称为产品策略规划(productstrategicplanning),主要是在产品的定位(positioning)上。一般营利事业在产品规划上主要在思考:生产何种产品?此产品要卖给谁?在非营利事业上则要思考:我们能提供什么服务?要对谁服务?换句话说,即我们能做什么样的善事?对谁做?在司徒达贤教授所著非营利事业经营管理书上的〝CORPS〞模式中,即C—客户,S—服务,此两因素的思考范围。转介的价值与资源平衡使用除了生产概念的有形产品与无形的服务外,非营利事业提供类似服务的另一种转介的功能。他将资源从边际效用较小者身上转移到可以产生较高边际效用者身上,这种作法实际是在增加社会价值,这种功能也某种程度的解决了社会只注重生产与消费而忽略的分配问题。两百年来我们在社会的经济行为探索过程中,虽然企图去解决生产、消费与分配的经济学上三大问题,但研究的结果却只注重生产与消费,分配的问题就交给〝上帝〞——一只看不见的手(aninvisiblehand),或称:价格机能去解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因为分配的问题没能解决,就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造成所谓〝市场失灵〞。社会上个人富有得越来越富有,贫穷的就很难跳出所谓〝贫穷的恶性循环〞(viciouscircleofpoverty)。因社会资本过渡集中的结果,企业组织强者也愈来愈强,形成寡占甚至独占的市场型态,最后是少数企业体掌握整个社会的经济命脉,影响整体国民的生计。政府看到市场失灵所造成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只好出手干预经济的运作,自由经济(freeeconomy)的滥觞也转入所谓公平经济(faireconomy)的诉求,一些贸易的作为也由自由贸易(freetrade)转向公平贸易(fairtrade)的范畴。什么叫做公平?经济学上有三种说法:各取等份(toeachequal
本文标题:NPO的策略管理--非营利事业的策略管理(DOC 36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5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