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4战略理论与战略分析
授课:许宪国战略理论与战略分析从一个案例看组织发展•案例:甲是一事业部总经理,该事业部总经理对应的是下面各个项目的总经理,甲向上汇报给集团副总裁乙;•问题:现在甲下面的一个项目总经理是由乙担任,试问,如果你是甲,你将如何开展工作?乙甲乙丙丁寓言故事寓言故事伯乐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两匹千里马放到驴圈里。其中一匹积极的想:我既然遭此不幸,为了生存,我必须同化成驴性。所以,它每天学驴叫,吃驴食,便被群驴认可为朋友而幸存下来。另一匹千里马高傲的想:我是千里马,怎能同驴一样?宁可饿死也不吃驴食物,群驴看到它与自己不一样便群起而踢之,几天就被驴踢死在驴圈里。战略管理军队从事战争,企业从事竞争,两者虽然本质不同,但都存在一个“争”字。1965年,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战略的著作《企业战略》,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起点。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了企业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在充分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什么是战略管理什么是战略管理企业战略实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谋划或方案”;而战略管理则是对企业的“谋划或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控制。战略管理即相当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而言,可以做到“忙得有意义,忙到点子上”,防止无意中进入“工作太忙而没时间思考”或者“思考太多而没时间工作”的自我成长陷阱。战略管理被誉为是商业企业运作的“圣经”,战略管理课程是MBA和MPA,即工商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的核心课程,也是大部分现代管理者培训项目中的“保留节目”。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80年代后开始进入了低潮阶段,90年代以后再次受到普遍重视。1.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P28)请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技术创新国际竞争顾客需求员工素质自我发展意识组织扁平化、弹性化2.“核心竞争力”?(P30)请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企业现有资源水平企业内部的技术能力企业的管理能力3.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能力理论?(P30)请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核心竞争力基于资源的战略观基于能力的战略观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与其说市场竞争是一种基于产品之上的竞争,还不如说是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4.“动态能力”的战略观;(P31)5.怎样营造“核心能力”?(P31)6.战略联盟竞争形式出现的原因?(P31-32)请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战略思维模式及其比较组织发展战略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自身有效的资源,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下去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这样,资源、竞争和顾客三者就构成了组织发展战略的思维出发点。因此,则形成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战略思维,即以资源为本的战略思维、以竞争为本的战略思维和以顾客为本的战略思维。请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以资源为本的战略思维?(P32)企业已经具有哪些优势资源企业如何才能拥有优势资源企业怎样创造核心竞争力与资源相对应的战略课题请解决以下几个问题2.以竞争为本的战略思维?(P33)与竞争相对应的战略课题如何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如何培育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如何在市场中寻找新增长点请解决以下几个问题3.以顾客为本的竞争思维?(P33)与顾客相对应的战略课题如何开发顾客满意的产品如何实现并超越顾客满意如何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请解决以下几个问题4.三种战略思维的比较(P34)以资源为本的战略思维以竞争为本的战略思维以顾客为本的战略思维战略思考方向由内而外行业内的竞争由外而内战略重点企业独特资源竞争对手顾客需求战略归宿充分利用企业独特资源战胜竞争对手顾客满意度高评价指标企业资产行业吸引力顾客价值四个环节: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控制。战略管理过程的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循环反复、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战略管理的过程组织发展的战略分析【问题】为什么要对环境进行分析?答:环境,舞台也。环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背景,环境是企业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限制条件,企业最重要的是适应环境,顺应环境变化。环境分析战略分析是指对影响企业现在和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这是战略管理的第一步。进行战略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找到企业发展的外部机遇和威胁、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贯彻扬长避短、提高竞争优势的思路。通过研究外部环境,公司确定:它们可能会选择做什么;通过研究内部环境,公司确定:它们能做什么。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的具体内容(PEST分析)政治&法律(Political)①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因素;②法律体系、法规及法律环境。经济环境(Economical)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率、财政与货币政策、能源和运输成本;消费倾向与可支配收入、失业率、通货膨胀与紧缩、利率、汇率等。社会&自然(Social)①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与习俗、消费习惯、就业情况等;②人口、土地、资源、气候、生态、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创新机制、科技投入、技术总体水平、技术开发应用速度及寿命周期、企业竞争对手的研发投入,社会技术人才的素质水平和待遇成本。1.外部环境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宏观环境)【案例:哈默的生财之道】19世纪中期,美国一些地方的居民开始寻求以法律手段制裁酒徒。这种呼声渐渐得到了全国范围的呼应,特别是以维护传统家庭为己任的妇女。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8号修正案,也就是《全国禁酒令》,规定自次年起正式生效。美国大组织家哈默1931年从苏联到美国时,正是富克兰林•罗斯福竞选总统的时候。哈默研究了当时美国的国内形势,分析结果认定罗斯福会掌握美国政权,而罗斯福曾经在竞选纲领中提过要废除《全国禁酒令》。【案例:哈默的生财之道】当哈默的酒桶从生产线上滚滚而出的时候,正好是罗斯福出掌总统大权和废除禁酒令的时候,人们对啤酒和威士忌酒的需求急剧上升,各酒厂生产量也随之直线上升。哈默的酒桶成为抢手货,获得了可观的盈利。哈默认为,一旦罗斯福新政得势,1920年公布的禁酒令就会废除,为了解决全国对啤酒和威士忌的需求,那时市场将需求空前数量的酒桶。哈默在苏联住了多年,十分清楚苏联人有制作酒桶用的白橡木可供出口。于是,他毅然决定向苏联订购木板,并在纽约码头附近设立一间临时性的酒桶加工厂,后来又在新泽西州建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哈默酒桶厂。(2)外部环境分析(微观环境)微观环境分析即是对行业/产业及竞争环境分析的分析。主要是分析行业竞争结构的五种因素的变化,分析出产业的盈利性和产业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确认企业所面临的直接竞争机会与威胁。采用的工具是: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新进入者威胁现有同行间竞争替代品威胁供应商谈判能力客户砍价能力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分析内容及目的:从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中,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从竞争优势的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及其难以模仿和取代性来判断其核心竞争力,从核心竞争力与行业特点的匹配判断企业是否需要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进入相关行业。分析方法:主要是根据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确定哪些资源和能力才能增加价值。2.内部环境分析(企业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分析)1、企业资源能力2、生产能力3、营销能力4、研发能力3.内外环境结合分析:SWOT分析来源于内部和外部分析的结果通常和SWOT分析法结合在一起。一般而言,一个组织应该选择如下战略:1)利用组织优势和外部机会;2)化解和克服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即是: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避免威胁。内外环境结合分析:SWOT分析【SWOT分析的步骤】第一步:罗列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胁;第二步: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组合,形成SO、ST、WO、WT策略;第三步:对SO、ST、WO、WT策略进行甄别和选择,制定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战略与策略。附表:SWOT业务策略矩阵优势(S)劣势(W)机会(O)SO战略:增长型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创建最佳业务状态)WO战略:扭转型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机不可失)威胁(T)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果断迎战)WT战略:防御型战略(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休养生息)•请对学校门口的“冬瓜超市”进行战略分析
本文标题:4战略理论与战略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8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