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解及答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1、enzymeimmunoassay(EIA)酶免疫分析技术,是以酶标记的抗体(抗原)作为主要试剂,将酶高效催化反应的专一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标记检测技术。2、colloidalgoldimmunoassay胶体金免疫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或显色剂,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标记免疫测定技术。3、immunoblottest(IBT)免疫印迹试验,是一种将高分辨率凝胶电泳和免疫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4、precipitationreaction沉淀反应,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可见的沉淀现象。5、agglutinationreaction凝集反应,指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的颗粒性载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6、immunogen免疫原,指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7、adjuvant(immunoadjuvant)佐剂(免疫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的物质。8、hapten半抗原,指仅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多糖、多肽、类脂和核酸等物质。9、monoclonalantibody(McAb)单克隆抗体,设法将单个B细胞分离出来加以增殖形成一个克隆群落,该B细胞克隆产生出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10、Polyclonalantibody(PcAb)多克隆抗体,亦称免疫血清,用抗原以不同途径免疫动物,从动物血清中获取抗体,该类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由于免疫动物的抗原往往具有多种抗原表位,可激活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抗原多种表位的混合抗体,因而抗血清也称为多克隆抗体。11、tumorantigen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新出现的或异常表达的抗原物质。12、tumormarker肿瘤标志物(TM),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13、MHC(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是引起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主要靶抗原。14、HLA(humanleucocyteantigen)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不同个体间进行器官或组织细胞移植时发生排斥反应的主要成分,这种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抗原又称移植抗原,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15、transplantationrejection移植排斥反应,是针对移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或受者机体损害的过程。16、GVHR(graftversushostreaction)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由移植物中同种异型反应性淋巴细胞识别宿主同种异型组织抗原而发生的一种排斥反应。17、cytokine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总称。18、CAM(celladhesionmolecules)细胞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和黏附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的总称。19、chemokine趋化因子,指一类结构具有较大同源性,分子质量为8~12kD的小分子蛋白,对白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20、immunoglobulin(Ig)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21、monoclonalprotein(MP)M蛋白,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22、complement(C)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有酶活性的蛋白质。23、immunity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24、immunesystem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25、immunoproliferativedisease免疫增殖性疾病,指免疫器官、免疫组织或免疫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一组疾病。26、immunodeficiencydisease(IDD)免疫缺陷病,指由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或免疫应答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陷或不全所致的临床综合征。27、autoimmunedisease(AID)自身免疫性疾病,指由于自身免疫引起自身组织器官损伤而出现的疾病。28、antinuclearantibody(ANA)抗核抗体,是一组将自身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总称。29、autoantibody自身抗体,指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30、immuneorgan免疫器官,指实现免疫功能的器官或组织。分为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和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31、fluorescence荧光,荧光物质在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使原来处于基态的电子跃迁到激发态,当其恢复至基态时,激发态的电子以发射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这种发射光称为荧光。32、hypersensitivitydisease超敏反应性疾病,指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应答,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器官损伤,表现出一组临床表现各异的疾病。33、fluoroimmunoassay荧光免疫技术,指将抗原抗体反应与荧光技术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免疫标记技术。34、colloidalgold胶体金,指金盐被还原成金原子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35、fluorescenceenzymeimmunoassay(FEIA)荧光免疫测定,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根据酶(常用ALP)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催化荧光底物产生荧光,测定体液多种物质的含量的一种免疫技术。【答题】1、放射标记物的制备方法与鉴定的指标。1)制备①标记方法:氯胺T法(直接标记法—蛋白质、肽类;间接标记法—甾体激素、药物分子)②纯化方法:凝胶层析法2)鉴定指标放射化学纯度、比放射活性、免疫活性。2、荧光酶免疫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类型。①原理:②方法类型a.双抗体夹心法:荧光强度与待测抗原含量成正比b.双抗原夹心法:荧光强度与待测抗体含量成正比c.固相抗原竞争法:荧光强度与待测抗原含量成反比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及特点。1)原理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的发光物质在碱性介质中氧化时产生激发态的中间体,中间体回基态时产生辐射,多余的能量为发射光子,产生发光现象,再对光信号进行接收转化,可得检测物浓度。2)特点酶标抗原/抗体抗体/抗原酶标抗原抗体复合物荧光底物荧光产物激发光荧光测定强度激发光荧光产物荧光荧光底物Ab-Ag-Ab*待测抗原(Ag)/标准品过量固相抗体Ab过量酶标记抗体(Ab*)Ab-Ag测定荧光强度过量固相抗原(Ag)待检抗体(Ab)荧光底物Ag-Ab-Ag*激发光荧光产物荧光酶标抗原(Ag*)Ab-Ag测定荧光强度荧光底物Ab*-Ag激发光荧光产物荧光测定荧光强度待检非标记抗原(Ag)/标准品定量酶标抗体(Ab*)固相抗原(Ag)Ab*-AgAb*-Ag温育洗涤后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②线性范围宽;③标记物稳定,试剂有效期长;④自动化程度高,检测菜单齐全。4、T细胞功能检测的主要方法。1)体内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①特异性抗原皮肤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②PHA皮肤试验2)体外试验①T细胞增殖试验:形态学法、放射性核素法(3H-TdR掺入法)、MTT比色法。免疫方法:含量②T细胞分泌功能测定细胞生物化学方法:生物活性分子生物化学方法:基因表达水平③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形态学法、51Cr释放法、细胞增殖评价法。5、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及结果解释。1)原理利用补体的溶细胞作用进行各种物理状态的抗原抗体测定。5种成分,三个系统。反应系统:已知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抗体(或抗原);补体系统;指示系统:SRBC与相应溶血素,试验时常将其预先结合,成为致敏绵羊红细胞。2)结果解释补体结合试验阴性:出现溶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缺乏,或两者不对应。补体结合试验阳性:不出现溶血,反应系统中存在待测的相应抗原(或抗体)。6、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的原理。用抗原致敏的颗粒载体及相应的抗体作为诊断试剂,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与致敏抗原相同的抗原。先将待测抗原标本与相应抗体作用,然后再加入致敏的载体,若出现凝集现象,则说明标本中不存在相同抗原,抗体试剂未被结合,仍可与载体上的抗原起作用。若存在相同抗原,抗体与之结合,凝集反应被抑制。7、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1)免疫动物的种属及品系是否合格,可考虑改变种属或品系,或扩大免疫动物的数量。2)抗原质量是否良好,可改用其它厂家的产品或改用同一厂家的其他批号,也可考虑改变抗原分子的部分结构,或改进提取方法。3)制备的免疫原是否符合要求,可从偶联剂、载体、抗原或载体的比例、反应时间等多方面去考虑,并加以改进。4)所用的佐剂是否合适,乳化是否完全,可改用其它佐剂,或加强乳化。5)免疫的方法、剂量,加强免疫的间隔时间和次数,免疫途径是否合适。6)动物的饲养是否得当,如营养(饲料、饮水)、环境卫生(通风、采光、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动物的健康情况是否良好等。8、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学特点。1)血中和尿中出现大量M蛋白;2)血清中正常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3)骨髓中不成熟浆细胞比例显著升高;4)原发性溶骨损害或广泛性骨质疏松。9、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1)以HIV抗体检测为主初筛试验:ELISA法(3、4代)、乳胶凝集法、免疫金层析法。确认试验:免疫印迹试验、免疫荧光试验2)HIV抗原检测:ELISA法查核心抗原p243)CD4+T细胞计数10、抗EN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1)抗Sm抗体:是SLE的血清标志抗体。2)抗RNP抗体:高滴度的~是诊断MCTD(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重要血清学依据。3)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是SS(干燥综合征)最常见的自身抗体。4)抗Scl-70抗体:几乎仅在PSS(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检出。5)抗Jo-1抗体:最常见于PM(多发性肌炎)。6)抗着丝点抗体:与局限性系统性硬化症相关。11、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测。1)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①皮肤试验:I型超敏反应皮内试验;挑刺试验。②血清总IgE检测: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免疫法、ELISA法。③特异性IgE(sIgE)检测: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免疫印迹法。2)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①Rh抗体检测:盐水凝集法、酶介质法。②抗球蛋白检测:Coombs试验(直接、间接)。3)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复合物检测4)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皮肤试验:结核菌素皮试、斑贴试验。
本文标题: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解及答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70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