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2班管理统计学复习题20211030
2021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2班管理统计学复习题20211030一、单选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10题20分)1.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统计数据类型是(4)。①定类数据②定序数据③定距数据④定比数据2.对调查到的250个数据编制次数分布表,组数最合适的为(3)组。①7②8③9④103.调查到的一组数据分别是10、11、11、11、12、13,中位数为(2)。①10②11③12④134.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1)来比较。①标准差系数②平均差③极差④均方差5.极差R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max(Xi)最小值min(Xi)的关系是(1)。①R=max(X)+min(Xi)②R=max(X)—min(Xi)③R=max(X)xmin(Xi)④R=max(X)十min(Xi)6.数据分布的形状测度中偏态系数的数值越接近0,表示分布的偏斜度(2)。①不变②越小③越大④没关系7.事件C为事件A和事件B都发生。记为(2)。①C=AUB②C=AnB③C=A-B④C=A€B总体方差未知,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建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公式中t分布的自由度为(4)。①0②1③n④n-1时间序列的观测值受季节影响,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是(2)。①长期趋势②季节变动③循环变动④不规则变动10.(2)也叫系统聚类分析,是聚类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①类间距离分析②层次聚类分析③重心聚类分析④方差分析1.可以进行加、减,不能进行乘、除的统计数据类型是(3)。①定类数据②定序数据③定距数据④定比数据2.抽样调查是(4)。①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出个别或少数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②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③在调查总体中抽取全部重点单位进行调查④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10、11、11、11、12、13,众数为(2)。③12④134.四分位差等于(1)。①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④上四分位数十下四分位数5.数据分布的形状测度中偏态系数的数值一般在(4)之间。①0和1②-1和+1③-2和+2④-3和+36.事件C为事件A发生或事件B发生。记为(1)。①C=AUB②C=AnB③C=A-B④C=A€B7•如果事件A和事件B发生的概率有如下的(1)关系,则称这两个事件相互独立。①卩(AAB)=P(A)xP(B)②P(AAB)=P(A)-P(B)③P(AAB)=P(A)+P(B)④P(AAB)=P(A)—P(B)8.总体方差未知,在小样本的情况下,采用(2)分布来建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公式。3.调查到的一组数据分别是①10②11②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③上四分位数x下四分位数①正态分布②t分布③F分布④卡方分布9.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SST因素水平间离差平方和SSA因素水平内离差平方和SSE的关系是(2)。①SST=SSA-SSE②SST=SSA+SSE④SST=SSA-SSE⑤SST=SSE-SSA10.时间序列的观测值在长期过程中逐渐向上或向下移动的一种趋势或状态是(1)。①长期趋势②季节变动③循环变动④不规则变动二、多选题(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3分,全部答对得3分,有答错的、漏答的或不答的不得分;共5题15分)1.可以进行加、减运算的统计数据类型有:(3)(4)()()()。①定类数据②定序数据③定距数据④定比数据2.参数点估计的方法包括(1)(2)(3)(4)(5)。①钜估计法②极大似然估计法③顺序统计量法④最小二乘法⑤贝叶斯法3.非参数检验包含的主要方法有(1)(2)(4)(5)()。①乂(卡方)检验②威尔柯克逊秩和检验③F检验④游程检验⑤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检验4.对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步骤包括()(2)(3)(4)(5)。①变量的选择。②提出假设。③计算检验的统计量。④确定显著水平。⑤作出决策。5.在时间序列平滑与预测中,可以用(1)(2)()()()来对时间序列进行平滑以描述序列的趋势。①移动平均法②指数平滑法③循环波动分析法④分类数法⑤加权法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的特点有(1)(2)(5)()()。①随机性②群体性③经济性④质量性⑤数量性2.下面属于定距数据的有:(2)(5)()()()。①收入②海拔高度③市场份额④销售额⑤温度3.参数点估计的评价准则有(2)(4)(5)()()。①随机性②无偏性③顺序性④有效性⑤一致性4.在时间序列平滑与预测中,移动平均法根据预测时使用的各元素的权重不同,可以分为(1)(2)()()()。①简单移动平均法②加权移动平均法③循环波动分析法④指数平滑法⑤加权法5.做聚类分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2)(3)(4)(5)。①变量的选择。②数据的标准化。③亲疏程度度量方法和聚类方法的选择。④分类数的确定。⑤结果的意义。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10空15分)1.对定性数据整理的频数分布表包含的内容有分类的(频数)和(频率)。2•原假设H不为真,但是由于样本的随机性使样本统计量落入了接受域,由此作出不能拒绝原假设的判断。这类错误称为(第二类错误),也称为(取伪错误)。3.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通常将来自因素水平内的方差称为(误差)或(随机方差)。4•列联表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进行交叉分类的频数分布表,它包含有(观测值)频数和(期望值)频数。5.相关系数是对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度量,对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度量称为(简单相关系数)。1.统计学将构成研究对象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总体),而将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2.数据分布在对称分布的情况下,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众数是(重合)的;在偏态分布的情况下,它们是(不相等)的。3•原假设H为真,但是由于样本的随机性使样本统计量落入了拒绝域,由此作出拒绝原假设的判断。这类错误称为(第一类错误),也称为(弃真错误)。4•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方差来源分为两种,分别来自(因素水平间)和(因素水平内)。5.X2(卡方)检验通常被用在与(比例有关)的检验和与(比例之间的差别有关)的检验。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题18分)答:1、选择组数,实际分组时可参考公式:K=1—ig22、确定各组的宽度。其公式为:组宽度=(最大值-最小值)/区间数3、根据确定好的组宽度,计算出组界,即上限和下限4、计算组中值,可根据以下公式:组中值=(该组下限值-该组上限值)/25、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2.简述假设检验的步骤。P133答:1、根据问题要求提出原假设H)和备选假设H2、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及相应的抽样分布3、选取显著性水平a,确定原假设H的接受域和拒绝域4、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5、作出统计决策3.简述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和取值的含义。P202答:r的取值范围是卜1,1]1、|r|=1时,两变量为完全相关,其中r=1时,为完全正相关,r=-1时,为完全负相关2、r=0,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3、-14、05、|r|越趋于1表示关系越密切,|r|越趋于0表示关系越不密切1.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测度指标和离散指标各有哪里?P47/P59答:1、对集中趋势的度量有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之分。数值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位置平均数包含:中位数;众数;分位数2、离散指标可分为极差、四分位差、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标准差系数。2.简述参数区间估计的步骤。P112答:1、确定置信水平(1-a)2、根据置信水平(1-a),查标准正态分布表确定其Za值3、实际抽样,并计算样本的均值和抽样误差二4、确定置信区间:■二Z-'i-■3•简述用简单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的具体步骤。P249答:1、用各年的数据计算出各个季度的平均数2、计算出全部数据的所有年份各季度的平均数3、将第一步所得结果除以第二步所得结果,就得到季节指数五、计算题(3题共32分)1.甲企业有职工470人,按10%比例抽样调查出47人的月工资资料如下:2•对10000只某种产品进行耐用性能测试,根据以往的资料,耐用时间标准差为51.91小时,若采用重复抽样方法,在68.27%的置信水平(置信度为1)下,平均耐用时数的误差范围不超过9小时。问至少要抽取多少只产品来测试?(10分)3•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入,y代表销售额)n=9刀x=546刀y=260刀x=3462刀xy=16918计算:(12分)(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2)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3)若2021年人均收入为140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1•某企业集团下设立甲、乙两个公司,每个公司各有200个生产和经营单位,两个公司的日耗能量如下表:要求:(12分)(1)分别列表计算两个公司平均日耗能量、标准差。(2)分析哪个公司的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强,并解释原因。1、解:⑴甲公司平均日耗能量及标准差计算如下表:——'xf8400亠…X甲--=42(吨标准煤)、f200⑵乙公司平均日耗能量及标准差计算如下表:一xf8400X乙--=42(吨标准煤)甲='xIf200心吨标准煤)(X_X)f厚00/41〜6.40(吨标准煤)乙F'乙]'f'、200答:甲乙两公司平均日耗能量均为42吨标准煤。但两公司日耗能量的离散程度不同,甲公司离散程度大,因此,甲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比乙公司差,乙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强。5.在4000件成品中按重复方法抽取200件进行检查,结果有废品8件。试以95.45%的置信水平(置信度为2)估计这批成品废品量的范围。(10分)要求:(10分)(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1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2021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2班管理统计学复习题2021103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20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