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电信运营项目的后评价
《移动通信》2002年第6期1电信运营项目的后评价廖彩玲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项目后评价的定义和意义,并结合目前我国电信行业实际状况和电信运营项目的特点,以GSM网络工程为例,提出了电信运营项目后评价实施设想及其难点和建议,对电信运营商或相关电信咨询单位开展项目后评价,以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质量考核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1前言所谓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后评价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我国的投资项目后评价始于80年代中后期,除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家银行贷款项目普遍开展了后评价外,目前项目后评价开展得比较好的有农林、能源、交通、卫生等行业。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加入WTO后通信行业包括电信运营业逐步开放,现有的电信运营企业将面临急剧加大的竞争压力。为了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优化工程建设和运营流程,从而提高投资效益和企业竞争力,开展对建设项目的后评价便开始摆上了电信运营企业的议事日程。根据行业特点,电信运营项目后评价是指对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在投入运营后,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广泛收集、调查有关网络运行指标数据、顾客满意信息、投资运营财务数据和项目实施过程的各种变化和成因,对该项目的总体结果、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地、综合地分析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做出后评价报告;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由于电信运营项目自身的特点,使其后评价存在着特有的难点,兼之目前国内各电信运营企业基本都没有这方面的实际经验,因此还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不断总结完善。下面笔者就以GSM网络建设项目为例,谈谈电信运营项目后评价实施设想及其难点和建议。2评价对象GSM某期工程,现已投入运营3年,建设规模为在全省新增80万门容量,除了建设交换、基站及传输、电源、机房配套等主网部分,还包括互连互通、计费、客服、营业网及智能业务平台等部分。3评价目标对本期GSM工程的网络设计目标完成情况、建设方案合理可行性和项目实施管理进行评估,就网络的投资结构、运营成本和投资效益进行分析,以指导今后移动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并为今后项目后评价工作积累经验,同时作为设计质量考评的一个重要依据。4评价内容《移动通信》2002年第6期2⑴市场需求、定位评价市场需求和定位分析不仅是项目建设规模及经济分析的基础,而且还是技术方案选择的依据之一,因为对于不同的市场定位可以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满足。由于电信运营业目前尚处在从过去的计划经济加垄断行业向市场经济加开放行业转型的时期,导致电信运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中普遍缺乏对竞争对手状况和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和比较,缺乏对项目市场定位和市场策略的分析,从而影响到项目经济分析的合理准确性。随着电信运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项目市场需求、定位及市场策略的分析和评估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本项目这方面的评估主要根据运营后各类用户的发展统计分析,如不同时间段后付费、预付费用户数量及用户ARPU值分类,以及用户对推出的新业务的使用情况和反映,新业务推出的时机和规模是否满足市场需求等等,与可行性分析中的市场需求和定位预测及市场策略进行比较,并根据目前市场发展实际情况,对将来业务发展作出预测调整。通过评估,不仅可以对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市场分析有效性作出判断,作为相关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参考,而且为本项目的投资效益评估和多方案选择评估打下了基础。同时,评估结果亦可作为企业调整相关市场策略的依据。⑵设计目标及建设方案评价通过对本期工程完成后全省覆盖情况(如有效面积覆盖率、人口覆盖率等)、话务吸收效果、通信质量的实际考评,以及本期工程完成后各年度网络运行的话务和质量统计分析及用户投诉类别统计分析,与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建设方案、设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对本项目设计思路、话务模型、网络建设方案作出总体评价,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仅要对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或实现程度如何进行评价,还应该注重多方案的比较选择评价,即通过实践检验,对本项目所选择的是否为是昀优方案,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或设计中的预测是否吻合,抑或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等进行分析评价。对于原设计方案发生重大变更的部分,应重点进行分析并对变更方案作出评估。⑶投资结构及运营成本评价主要通过对本项目投资结构的分析,结合投入运营后运营成本的分析和网络利用率的分析,对建设投资及运营成本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合理性进行评估。建议可参照项目中各子系统的功能进行投资结构分析,如将本项目分为主体工程、新业务、计费与客服、营业网(可进一步细分为自建、代理等)、互连互通等,其中主体工程可细分为交换、基站(可进一步细分为宏蜂窝、微蜂窝、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等)、传输(可进一步分为光缆传输、微波传输、电路租赁等)、电源、机房配套设施。根据各部分所占投资比重及其对运营成本的影响,结合多方案选择和项目实施中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对投资或运营成本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可作进一步分析,提出方案选择原则或参考指标(如对覆盖方式和传输方式的选择原则或建议,对自建营业网和发展代理点等营业网解决方案之间平衡选择的参考原则等),为今后项目的决策和企业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⑷投资效益评价利用本项目投入运营后的财务数据,通过对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和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即内部收益率)、获利指数等财务指标的计算或预测,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预测,并与项目可行性分析预测结果加以比较分析,为今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运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⑸项目管理评价通过对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相关文件、资料的审阅,对项目在进度计划、质量控制、成本控制、风险监控、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范围及变更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反馈到相关管理部门,以改进完善原有项目管理规范和流程,这对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重要意义。5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移动通信》2002年第6期3⑴数据处理方法及模型的建立由于通信网络的建设、运营具有滚动性,即无法清晰地区分现有的哪部分用户、收入是属于本期工程的,加上影响市场发展的因素很多,不能把本期工程投入后企业在用户、市场占有率、收入、利率等方面的变化简单地与本期工程联系挂钩,而目相当多电信运营企业尚未建立数据仓库及较为完善的运营数据分析决策系统,因此,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或能否建立合适的数据处理模型成为一个重点和难点。⑵市场发展和财务数据预测由于通信网络项目的生产期较长,因此,在进行项目后评价时必须根据目前业务发展和技术更新的实际情况,对未来若干年的市场发展和财务数据进行修正预测,包括:①根据目前行业技术发展状况,包括是否开始出现替代技术或重大技术升级,调整评价对象的生产期,并相应调整设备折旧期等相关数据。②按照投入运营后市场发展和业务收入实际情况及其发展趋势,预测评价对象寿命期内剩余时间的市场发展和财务数据,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本项目的市场和财务数据及经济评价。由于行业发展和市场预测的复杂性,决定了上述工作成为项目后评价的一大难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在项目生命期结束后进行后评价,那样就无法对正在不断扩容发展的网络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也就失去了进行项目后评价的意义。⑶可行性研究欠完善由于目前国内电信运营行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设计普遍存在轻市场重方案,轻效益重技术的倾向,在市场发展和经济效益分析方面普遍较弱,很难达到指导实际生产运营的深度,因此,也难以为后评价提供科学的参照。此外,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项目为了达到获得批复及融资的目的,在做可行性研究时就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数据取定欠科学合理性,这样的可研或设计根本不能作为项目后评价的依据。6几点建议⑴完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本是项目后评价的重要依据,根据目前国内实际情况,由于电信运营行业设计单位普遍在网络技术方面实力较强,而在市场需求、定位分析方面能力不足;在经济效益分析方面大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但基本沿用原邮电部颁发的邮电通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取定,比较适合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评价,需要根据目前行业向开放和市场经济转型的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根据上述实际情况,建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在市场需求、定位、策略分析方面交由市场调研公司完成,设计单位只负责将其主要数据、方法、结论列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网络建设方案,可充分发挥设计单位的优势由其完成;对经济效益分析,可由设计单位在建设单位财务部门的协助下,根据企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方法和重要参数取值作出调整后完成。对于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由于其重点是对可行性研究中所推荐或选择的建设方案进行细化,提出具体可操作方案,因此,一般可由设计单位独立完成。⑵建立项目后评价管理规范和体系。通过建立项目后评价管理规范和体系,一方面可以保证项目后评价所需数据的及时采集、归档,以确保数据的完整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项目后评价结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到企业相关职能部门,以便及时调整相关决策,积极有效地发挥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建立数据处理系统,不断完善数据处理方法和模型。结合企业数据仓库及分析决策系统的建设,建立项目后评价所需要的数据处理系统,不断修正完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模型,提高数据尤其是市场发展和财务数据预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项目后评价的有效性提供更好的保障。《移动通信》2002年第6期4
本文标题:电信运营项目的后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396 .html